“啊,你是王保的儿子?”
叶坤又惊又喜,笑道:“怪不得,看见你小子,觉得格外亲切,原来是故人之子!”
王保朱大春,都是当年平野县的衙役。
侯七的手下。
叶坤攻打西屏山的时候,王保和朱大春都在。
后来黄天道大乱,叶坤趁机夺取东巴郡,进占益州和汉中,王保朱大春,都一直跟随着。
这俩人能力一般,但是忠心耿耿。
后来,叶坤平定天下,王保病死,朱大春在西羌平叛受伤而死。
对于两家的后人,叶坤也曾经下旨,给予关照,能提拔的,尽量提拔。
没想到,王保之子,现在只是西屏山的小小镇长。
王小宝跪了下来,笑道:“皇上,我们大汉国取消跪拜礼了,但是,您是长辈,请受我一拜。”
叶坤笑道:“我和你父亲,如兄弟手足一般,这一拜,我能受得起,就不跟你客气了。”
王小宝磕了三个头,这才恭恭敬敬站起。
叶坤看着王小宝,问道:“我记得,你们弟兄三个。你是老几?”
“回皇上,我是老大。”
王小宝点头:“我还有两个弟弟,一个是东巴郡的郡守,一个在重庆,担任郡尉。我留在西屏山,照顾老母亲。”
“你母亲,身体还好吗?今年多大年纪了?”
“母亲已经六十五岁了,身体还好,还能种菜养鸡。”
“很好啊,你们也都很孝顺。”
叶坤对身边的太监说道:“取一百两黄金,送给王母,让她买点好吃的。我这次行程安排紧张,就不去看望她了。”
王保的妻子,叶坤不熟,没必要去看望。
给点钱,算是照顾到了。
王小宝很是感动,抱拳感谢。
叶坤又问道:“小宝,你在这里做镇长,有没有觉得委屈啊?”
“皇上,都是为国效力,哪有什么委屈的?”
“不委屈就好。”
叶坤一笑:“走吧,陪我去看看西屏山。”
王小宝陪着叶坤,一边做介绍。
西屏山的农业不行,但是手工业很发达,尤其是这里的铁器加工,质量很好,有口皆碑。
那也是当年,叶坤的第一个工业基地,在西屏山。
第一台建议车床,也是西屏山诞生的。
当年的西屏山,还是铁匠木匠培训地基,也是第一个兵工厂。
正因为如此,西屏山的打铁手艺,才能冠绝天下,铁器行销大江上下。
现在的西屏山,有打铁铺子一百八十多家,从业人员上千。
除了铁器之外,西屏山的木器加工厂,还有几十个,生产水车、风车、犁耙,还有各种家具。
叶坤听了汇报,笑道:“西屏山铁器和木器,应该打造成一个商标,将品牌做大。形成品牌效应,生意会更加好做。”
王小宝点头:“皇上的建议,自然很好。可是最近两年,西屏山的产业,有了转型的迹象。这里的铁器和木器加工,固然很好。但是前来旅游的,做生意的人,也越来越多。
南方山区的山货、药材,都在这里集散。北方的商品,也在这里销售。我寻思着,能不能继续扩大规模,形成一个南方大市场,扩大交易量。”
叶坤摇摇头:“这里没有水运条件,做商品集散地,也未必合适。开发旅游,倒是可以试试。”
开发旅游,也是占了叶坤的光。
龙兴之地嘛,皇帝起家的地方。
国人对于帝王,有一种天生的崇拜,有条件的,都想来看看。
王小宝点头,又带着叶坤去看大峡谷。
西屏山的大峡谷,东西走向,十里路长,原本无水。
叶坤当年,为了打造西屏山根据地,引来上游河水,将一条大峡谷直接灌满了。
还在大峡谷上,修建了临时大桥。
现在的大峡谷,已经大变样了。
峡谷里灌满了清澈的河水,从西到东,一共修建了五座大桥。
两座石拱桥,两座飞虹桥,还有一座铁索桥。
“浪费了。”
叶坤看过大桥,摇头道:“这么个小地方,修建了五座大桥,实在浪费。”
王小宝说道:“这是叶青阳大人,当年修路的时候,顺手修建的。叶大人说,这是皇上起家的地方,要多做建设,方便皇上故地重游。”
叶坤摇头:“这里有一座大桥,就够用了。要知道,我们还有很多偏远山区,交通条件很差的。为了方便我故地重游,就要大兴土木,实在是增添了我的罪责。”
看见这些大桥,叶坤很是扫兴。
故地重游,结果却看见了这些不合实际的形象工程,是一种讽刺啊。
于是,叶坤也没心思再游览西屏山了,挥手道:“走吧,我们去平野县看看。”
王小宝也知道叶坤心情不爽,不敢说话,只能默默地跟着。
叶坤摆手道:“小宝就不用跟着我了,留在西屏山干活吧。”
下了西屏山,叶坤头也不回,上车前往平野县。
黄昏时分,来到了县城。
老百姓们得知叶坤前来,都在南门外恭候。
看见叶坤的车驾,老百姓立刻欢呼起来:“皇上回来了,皇上万岁!”
叶坤也激动,抱拳感谢:“谢谢父老乡亲们,我回来看望大家了!”
一路上,人山人海。
王大海等人在前方维持秩序,好不容易,才护着叶坤进城,来到平野县的驿馆。
因为这里是皇帝故居,旅游名城,所以平野县的驿馆,非常豪华。
占地四十亩,分为四个建筑群。
为了迎接叶坤,驿馆已经全部清空了,并且打扫了好几遍。
叶坤来到驿馆,松了一口气,笑道:“平野县的父老乡亲,太热情了。大家说说,我该怎么感谢一下。”
姜有容笑道:“还能怎么感谢?无非是发钱。”
刘月娟笑道:“发钱也行,可是很难照顾到每一个人啊。”
谢宝蟾说道:“皇上,不如搞个千寿宴吧。把平野县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全部请过来,喝杯酒,聊聊天,再给他们一些银子。
这样的话,最热闹,父老乡亲们,也会感恩戴德,称颂皇上。”
“千寿宴?这个主意不错啊。”
叶坤大笑,询问平野县令朱成榜:“你看这个主意,行不行?”
朱成榜,就是当年朱大春的儿子,也算是叶坤的侄子辈了。
朱成榜沉吟道:“这个主意当然好,可是,我需要几天时间的准备,还有宴会的规格,需要皇上确定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