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人玉此时已在记忆之中勾勒那幅星图,可是他如何也记不得此事,可沈乐确实是从那座玉碑之前消失的。
可眼下考核之地已被青色小印收取,他再无法从其中探寻到沈乐所说真假,于是有些郁闷。
不过沈乐既然自由穿梭于那些玉碑,再结合他之所言,想来不似作假。没想到他竟然发现此中奥秘,才得以此手段成为药宗有史以来第二位以传送之法登临山顶之人。
故而各脉长老才这般为之动容,因为能看出其中奥秘必然是天才无疑。
闻人玉从未注意到过其中缺失的一座玉碑,之前他只在意上山最短的道路,也正是因此,他没有注意到沈乐与众人不同的发现。
与闻人玉一般,罩子之内的老者们也陷入了沉思,仿佛是对第二关考核的星图认真思索。
经过众人沉思许久,有人终于发出叹息之声,此人正是闻人玉一旁的老者。
“原来,那方考核之地当真缺失了一座玉碑,只可惜此刻已无法重现那番布置,否则我等定当亲自下场,一探究竟,验证一二。”
言罢,他脸上浮现出一抹深深的遗憾。周围众人闻言,皆是面露讶异之色,纷纷将目光转向沈乐,赞叹道:“众人皆是一心攀援高峰,未曾留意到这玉碑竟会少了一座,唯独你这小家伙心思细腻,观察入微。”
沈乐轻轻颔首,面容依旧波澜不惊,仿佛周遭的变动皆与他无关。
场上几位老者相继露出讶异之色,显然,他们经过一番思量后,已确认了玉碑确实少了一座的事实。随后,他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转向沈乐,眼神中夹杂着几分异样。
沈乐对此浑不在意,淡然开口:“正因有此发现,我才反复徘徊于先前的几座玉碑之间。虽初时稍费了些时辰,却也让我得知了上山的捷径。而当我意识到玉碑缺失了一座时,心中不禁生出好奇,这才费尽心思探寻起来。”
“另外一座玉碑被隐藏在山腹之中,也许只有那座玉碑才能寻到,我不知道这是机缘巧合还是误打误撞,但幸好在最后关头通过考核。”
沈乐很平静的这么说,虽然这些话让这些老者疑惑又震惊,可第一百零八座碑在他的脑海之中,他并不担心他们以此验证。
荣姓老前辈嘴角勾起一抹和煦的笑意,随即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几分威严与慈和:“既如此,诸位务必守口如瓶,莫要将方才所议之事泄露半分,毕竟此事干系重大,关乎宗门。”
闻言,在场众人皆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心中明镜似的,清楚个中曲折。只是此事尚未水落石出,此刻深究不过是徒增烦恼罢了。
荣老前辈轻挥衣袖,那层神秘的青光罩便悄然消散,一行人的身影再次显现于众人眼前。
周遭的人群面露好奇之色,纷纷揣测方才究竟发生了何许变故,却无人肯透露半点风声。
唯有闻人玉的目光,始终不离沈乐左右,那眼神中蕴含的深意,似乎昭示着这一切皆与沈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荣姓老者看着一行人笑道:“今日便到此了,你们这些老家伙先行散了吧。”
众人听闻此言,纷纷交换了一个眼神,彼此间流露出困惑与期待交织的神色。
牧梅的目光温柔地落在了沈乐身上,嘴角勾勒出一抹和煦的微笑,缓缓启齿:“小友且先好好休息,待到明日考核结束,你再细细思量自己的选择。我们中峰向来人才济济,门下弟子在历次门内试炼中屡拔头筹,风光无限。若你愿投身我中峰,我等必倾尽所能,悉心栽培,定不使你明珠暗投,才华埋没。”
言罢,牧梅全然不顾周围众人的反应,轻轻一挥衣袖,带着熊千流,两人步伐从容地朝着灵台之下缓步而去。
沈乐的面容波澜不惊,静静地注视着周遭的一切变化,随后,郎浮生一行人轮番上阵,言辞间流露的意图与牧梅如出一辙,皆是满满的拉拢之意。他们所承诺的种种好处,确实让沈乐心中泛起了一丝涟漪,只可惜,这份福泽于他而言,犹如镜花水月,可望而不可即。
待到众人纷纷离去,荣姓老者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几分慈祥与鼓励:“小友,你今日在此关展现出的风采着实令人瞩目。今夜便在首位安然休憩,养精蓄锐,待到明日第三关的鱼跃准试开启,再以最佳状态迎接挑战。”
闻言,沈乐连忙恭敬地行了一礼,面露感激之情。
随后,他转身迈向了那些同样闯过此关的应试者们所在的广场。步伐间显得格外坚定从容。
见沈乐步履坚定地迈向人群,闻人玉眉宇间不禁轻轻蹙起一抹忧色。
这一幕,恰好落入了一旁荣姓老者的眼中,他轻叹一声,语重心长地道:“修行之道,浩渺无边,各人自有各人的缘法与际遇。勿需太过挂怀一时之荣辱得失,免得心生芥蒂,反成了修行路上的绊脚石,于你修行不利。”
闻人玉闻此良言,犹如当头棒喝,心神猛然一震,额头上瞬间沁出了细密的汗珠。
过了片刻,他才从这突如其来的顿悟中回过神来,连忙侧身向荣姓老者深深施了一礼,眼中满是感激之色。
荣姓老者呵呵一笑说道:“行了,切莫要执着于此就好,定要知道天外有天的道理。之前因为甲叁的小家伙耽搁了许久,你去宣告相关事宜吧。”
闻言闻人玉点头相应,朝着众人所在的山顶广场而去,在众人的瞩目之下,他走到广场之前,幽幽开口说道:“恭喜诸位登山复试通关,此关通过四百二十一人,你等今夜便在广场之上好生歇息,待明日第三关鱼跃准试开启,再行应试。”
言罢,他轻轻一扬手,广场之上,原本空旷无物,瞬间显现多个蒲团并列有序,宛如第一关广场那般,众人对此等奇景,早已是习以为常,心无波澜。
闻人玉语毕,身形一转,再不赘言于众人,唯独目光在沈乐身上稍作停留,未置一词,旋即迈步向那位老者行去。
沈乐独立广场之前,随着闻人玉的背影渐行渐远,他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众人瞩目的中心。他轻轻叹了口气,心中无奈泛起涟漪,这般成为焦点的时刻,实则非他所愿。
此刻,一阵清脆爽朗的笑声忽地划破周遭的宁静,悠悠传来,“恭喜小友,过得此关。”
沈乐闻言,不由自主地转过身去,只见司从秦与宁春正并肩迈步而来,似乎急于近前一叙。
待二人行至近前,沈乐微微欠身行礼,语带感激:“多谢前辈挂念。”
司从秦笑眯眯地望着沈乐,眼中满是赞赏之意:“先前我等还担忧你难以跨越此难关,心中着实为你捏了把汗。没想到,你竟有如此惊人的表现,真真是让人刮目相看,大开眼界啊。”
沈乐面色淡淡,漾出一抹温煦的微笑,轻声道:“我本已自认无缘此关,未曾想,命运似乎对我颇为眷顾,竟让我侥幸通过了这一考验。”
正当司从秦欲再启唇言时,场中忽生变故,四道矫健身影倏忽间闪至沈乐周遭,仿佛夜色中悄然绽放的幽莲,将他团团围住。
其中一位,嗓音沉稳有力,缓缓道出:“奉考备长老之命,甲叁未涉第三关试炼之前,任何人等,不得擅自近其身侧。”
闻此一语,沈乐心中暗自苦笑,料想这四人便是四脉相争的原因,沈乐瞧见如此,一股莫名的无奈油然而生。
司从秦与宁春闻言,眼神交汇,一抹淡然的笑意在唇边漾开。
他们转而温和地望向沈乐,司从秦轻启朱唇,言道:“小友,既已至此,愿你在接下来的考核中得胜,心随所愿。”
沈乐闻言,连忙躬身行礼,语态诚挚:“多谢二位前辈的吉言与厚爱。”
司从秦与宁春二人随后缓缓踱步至甲字区域原先所在之处,留下沈乐一人,环顾周遭四位同伴,眼中难掩一丝无奈与感慨。
沈乐没有多说什么,随之盘膝而坐,静待明日鱼跃准试。
场间之人议论纷纷,见到沈乐安坐,他们也跟着坐下,不过小声议论并未停止。
入夜时分,药宗之上,一座大殿之内灯火通明。
殿前人影憧憧,其间有言语之声传出。
“师弟,那小家伙当真如此了得?你竟然要将此物送出,这东西可是我们这一脉老祖传下来的宝贝啊。”
一个苍老的声音就此说起,仿佛带着无尽的沧桑之意,但声音确实浑厚。
“虽然还没进行过资质测试,不知他天资如何,不过他竟然能用几百年前那位老祖的法子通关,想必较之,不会太差。况且他性子沉稳心细,我觉得此子成就不可限量,要是入到我们门下,定然将我们这一脉壮大。”
闻听此言,另一名老者回道:“听你这么一说,倒是可以争取一番,明日待他过得第三关,便听从你的建议与其他三脉争上一争。”
“要是这东西都无法将那小子收下,只怪此子与我们没有缘分,今日郎浮生竟然拿出一千五百年药龄的宝药出来,我等都眼馋万分,还好那小子不为所动,不然今日此子便被侍灵一脉的带走了,差点坏事。”
“竟有这事!侍灵一脉的那些老古董,平素里一个个吝啬至极,犹如铁公鸡般一毛不拔,此番竟舍得如此大方,委实令人瞠目结舌,出乎意料。”
“他们这番举动,倒是害得我们白白担忧了一场。还好那小子不为所动,否则还真要生出许多波折来。如今各脉已然约定,待到明日第三关过后,再行争夺那小子归属。只是不知到时候,这小家伙又会做出何种选择,着实让人捉摸不透。”
“如此说来,我们拿出这东西也不为过,此事便交由师弟上心了,明日静待师弟你的好消息。”
“好,我定当竭尽全力,务必将那人招入门下。”
与此同时,药宗各脉同样经历此等场景,这些人正是那十来名参与沈乐争夺的老者回道宗内之后,便就此商议。
仿佛对沈乐志在必得的情形,要是被沈乐瞧见,他又是苦笑不得。
化疾一脉所在,星光沉浮,一片夜色通明,倒是没见着有灯火点亮,显得有些清冷。
月华如练,淡淡星辉洒落,将夜色染得通明,却不见人间灯火阑珊,唯余一抹清冷萦绕林间。
在这幽静而深邃的夜幕之下,万籁俱寂之时,忽有一抹身影在林间灵活穿梭,宛如夜行者,于树梢与树根间轻盈跃动。
伴随着这敏捷身影的,是空中划破夜风的嗖嗖声响,尖锐而急促。
树木间,不时传来枝条不堪重负的咔嚓断裂声,紧接着,是一阵年轻嗓音的惊呼,带着几分恐慌与无助,在静夜中显得格外刺耳。
随即,那破空之声愈发密集,仿佛无数暗夜中的利箭,追逐着林间那道仓皇的身影。
四周的树木仿佛也感受到了这股紧迫,断裂之声此起彼伏,更添了几分危机四伏之感。
这一幕,宛如一场无声的追逐戏码,在这不被灯火打扰的夜色舞台上悄然上演,紧张而又扣人心弦。
随后传来少年的怒骂声道:“木尧青,你每次从后山回来都要折腾我一番,你是不是有病啊!”
他一边说话,一边不断闪躲那些破风之声传来的箭矢,可那些箭矢仿佛是长了眼一般,他往哪躲,便跟着他到哪,显得十分犀利。
一边敏捷地在狭窄的空间内辗转腾挪,每一次闪避都精确到了极致,仿佛身体与意识已融为一体。
然而,那些箭矢却仿佛被无形的力量所牵引,无论他如何巧妙地变换方位,箭矢总能如影随形,紧贴着他的衣袂掠过,带起一阵阵令人心悸的寒风。
“胆敢只唤我名不称师姐,才几日不见便这么没规矩了,接下来便让你涨涨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