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蓁蓁和傅知易对视了一眼,笑了。
豆包看着自己亲爹娘这个笑容,不知道怎么的,后背凉飕飕的。
眨了眨眼睛,他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就算今天他们是大人,可明天就又是小孩子了。
今天若是太过得意忘形,惹毛了爹娘,明日只怕要吃一顿苦头。
十分识时务的豆包拉了一把汤圆,才开口:“我们办成了一件大事。”
“哦?什么大事?”傅知易饶有兴致的问。
豆包和汤圆还有橙子,这才吱吱喳喳的炫耀起来。
原来三小只吃了长寿寺的槐花包子和素菌汤后,念念不忘。
他们依稀记得,在南越的时候,娘亲若是吃到什么好吃的,会想法子把菜谱弄到手。
所以依葫芦画瓢,也想得到这两样食谱。
他们虽然不知道路蓁蓁是怎么将食谱弄到的,但是平日里看多了傅知易和路蓁蓁办事的样子。
三兄妹就颠颠的跑到了厨房,问到谁是大厨后,当场就掏出一把金叶子,说要买下食谱。
把长寿寺里的大厨和尚吓了一跳。
再看三兄妹穿着打扮都非富即贵,加上大厨知道,这槐花包子和素菌汤,若不是寺里来了贵人,是不会让他们准备这两道素斋的。
都猜度这三兄妹就是今日来寺里的贵人家眷。
哪里敢收。
只摇头拒绝,不仅如此,还怕这是三位小贵人在厨房受了伤或者熏着了,那他们可承担不起。
因此看似客气,实则毫不留情的将三兄妹给请了出来,然后把院子门都给关上了。
三兄妹铩羽而归。
从他们出生起,除了在爹娘手里,还没吃过这种瘪。
一时三个孩子还真有些受不了。
不过好在后来三人想出一计来。
既然嫌弃他们是小孩子,那就让大人去办。
学着往日里傅知易吩咐下人办事的口气,让护卫小头领替他们去了后厨,要重金买食谱。
大厨见了那护卫小头领,自然不敢说不字,加上这两道菜的食谱算不着什么秘密,不过是取其一个鲜字罢了,因此很爽快的给了。
自然也是得了厚赏不提。
三小只自然不知道,那赏赐的一把金叶子,买了这两道不算秘密的食谱,着实是亏大了。
还自觉不用爹娘帮忙,自己也能想法子把事情给办成了,颇为骄傲呢。
傅知易抚额叹气。
路蓁蓁哭笑不得。
不过不管怎么说,三个孩子,没找他们,把事情给办成了,对他们来说已经很难得了。
因此不管这里头有多少疏漏,路蓁蓁就先夸。
夸他们有想法,会动脑筋,也会借势。
反正就是一顿猛夸,夸得三小只的头仰得高高的,人都快要飘起来了。
回到那院子,几乎都是飘着下车的,那脚就没踏到实处。
用过了晚饭,路蓁蓁搂着橙子,开始听傅知易给两个儿子上课。
分析三兄妹的疏漏之处,如何做才最妥当。
路蓁蓁偶尔补充两句。
豆包三兄妹听得很认真,很明显是听进去了。
到了最后,橙子叹了一口气:“做大人好累,还是做小孩子好。”
豆包和汤圆也连连点头,做大人一点都不好玩。
“今天我们当了一天大人,看似下头人都听我们的,其实我们发现了,他们还是在看爹爹和娘亲的脸色行事。”
“你们都是在陪我们玩呢,我们今天能使唤动下头那些人,还是因为爹爹和娘亲的缘故。我们今天就像娘亲那个狐假虎威的故事里的狐狸,爹爹和娘亲才是大老虎。”
不过豆包和汤圆并不丧气:“不过没关系,等我们再长大一些了,成大人了,爹爹和娘亲你们老了,以后这些人就都要听我们的了。”
然后两兄弟对视一眼,看向了傅知易和路蓁蓁,十分期待的问:“爹爹,娘亲,你们什么时候老啊?能不能快点老?”
傅知易顿时捏起了拳头。
路蓁蓁毫不犹豫的起身,将橙子抱这就往外头走,走到门口不忘记丢下一句:“爹娘什么时候老不知道,但是你们屁股现在要遭殃了,爹娘是知道的。”
还顺便示意丁香把门从外头关上。
然后母女俩站在廊下,听里头传来阵阵鬼哭狼嚎声。
路蓁蓁憋了一天,此刻听着两个逆子的哭嚎声,终于神清气爽了一些。
数日后。
京城。
老皇帝的案前,又摆上了熟悉的密折匣子。
老皇帝的手虽然有些发抖,但是不耽误他熟练的打开了密折匣子。
就看到里头一封折子,上面放着两张叠好的护身符?
狐疑的拿起了折子,是傅知易的字,写着初见长寿寺住持,所见所闻,以及十分识趣的长寿寺的孝敬。
旁边是长寿寺孝敬的那个匣子。
匣子封着火漆,一打开,里头是一叠厚厚的银票,面值不等,略微数了数,居然有五万之数。
再看密折最下面,傅知易写着对长寿寺的看法和建议。
大意就是长寿寺历经千年不倒,势力在甘宁盘踞已久,不过目前看,长寿寺还是十分低调,不敢跟朝廷作对的,透露出来的意思,是长寿寺甚至还想向朝廷靠拢。
匣子和那个承诺,就是长寿寺的投名状。
若皇帝愿意接了这个投名状,倒是可以利用长寿寺的影响力,归化西戎牧民。
毕竟长寿寺的名声,在西北西戎接壤大顺朝一带,那可是信徒颇多。
据说每年都有西戎那边的牧民,甚至一些贵族,改头换面,偷偷来长寿寺祈福。
影响力跟西戎草原深处的长生天差不多。
将来利用好了,可是用处颇大。
最后还写了,那两张护身符,乃是长寿寺的住持了尘大师所画,供在佛前一年,多位高僧加持开光过的。
特请来,献给老皇帝和皇后两人,遥祝两人平安顺遂的。
老皇帝难得心情不错,看着两张护身符,挑了一张,让人给皇后送去。
等人走了,房间里只剩下老皇帝和太监首领两个人。
拍拍手,就有暗卫出现,半跪在地上,一五一十的汇报,傅知易和路蓁蓁一家五口人,从离开京城,到宁县路上发生的一切。
包括了去长寿寺点长明灯,求平安符一事。
老皇帝倒是不知道,原来傅知易和路蓁蓁居然还在长寿寺给自己和皇后,还有太子和太子妃,四公主她们都点了长明灯。
而且还为大顺朝也点了长明灯。
这些事情,明明可以在自己面前讨好邀赏的。
偏偏夫妻俩居然只字未提。
若不是有暗卫禀告,只怕无人知道。
饶是老皇帝这般心硬如铁的老登,摆摆手示意暗卫下去后,才故作挑剔的道:“两张平安符,也值得这样巴巴地用装密折的匣子送来,倒是学会公器私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