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这么多竹牌子做完后,章侍郎才拉着这几百副的麻将牌赶来了漠北小镇。听说章侍郎在赶路的时候,是非常的关心工部李大人的行程的。
一旦听到李大人有可能跑到自己前面的时候,他就快马加鞭的追赶上,然后连夜赶路,超过李大人。
乐阳州停留的时候,还偷偷派了章华,天天守在乐阳州的城门口,打探工部侍郎李大人的行踪,就怕李大人超过他,先抵达漠北小镇。
对于这样的领导,花蕾是真心佩服的。难怪别人能从无权无势,毫无倚仗的寒门崛起,还没正式上岗呢,先把所有事情都已经打算好了。
对比于自己在路上过的每一天,花蕾有些汗颜,当时的自己除了吃饭,休息,玩纸牌外,官署的事情是根本没打算。
还为了售卖吃食赚到的三瓜两枣沾沾自喜,自以为是。唉,难怪别人能当侍郎,这眼界,这能力,自己真的还要好好学几年,都学不完啊。
这样的员工,盛武帝是肯定喜欢的。看来三叔裴靖轩的左侍郎位置也会面临严峻挑战啊。
自己感受了司农局的,比较自由化的做事方式。也经历过了司林局,比较压抑性的领导。
现在遇到像章侍郎这样,能干又比较人性化的领导,花蕾觉得接下来的事情应该不会难做。
等地窝子村所有的事情都安排的差不多的时候,太阳已经快落山了。章侍郎又带着人回了县衙的临时办公署。
让人在县衙门口的告示栏里,贴了个招募告示,说招募人员帮忙做供应给开荒人员的餐食。
漠北本地的百姓也可以,跟着世家大族来漠北的下人也可以,而且男女不限。如果是世家大族的下人应征的话,会发半价的月银。
第二天上午辰时三刻开始报名,并且还在告示上写了,只要来报名帮忙做饭开荒什么的,还会给主家记功。
如果报名的下人们自带炊具,铁锅,陶罐,蒸笼什么的,他也会第一时间在奏折里写明,主家的仁善。
还会把下人们第一时间就来应征报名的主家名字,写到奏折里,送回上京城,呈到圣上面前。
花蕾看到告示后,已经预估到了第二天的工作量。
果不其然,第二天,花蕾辰时三刻到达临时官署的时候,临时官署外已经排了长长的队伍。
丫头婆子们一排,男仆一排。而且还带着不少的铁锅陶罐等炊具。
章侍郎亲自坐在一边,让花蕾等人帮忙登记记录,自己等这些下人办理好了所有的报名手续后,他又亲自递给下人们一个便签,让这些下人带给他们的主家。
便笺上,他表达了对那个主家的感谢感激感恩,衷心感谢主家支持户部的工作,他一定会如实向圣上上禀。
说你家是第一批就来支持朝廷工作的,而且这一支持就支持到了年底,还有可能年后还会支持下去云云。
而这个便笺,花蕾也偷瞄到了一些,其实所有的便签内容都是一样的,是章侍郎的幕僚章华熬了一夜,连夜挑灯赶写的。
就是主家名字这里原来是空白的,章侍郎亲自填写了一个名字而已。其实这些主家让下人们来报名的时候,可没说就一直帮下去了。
很多人都是想做个十天半月以后,最多做个一个月,有个名声名气就可以了。可是,拿着章侍郎亲自让下人们带过来的便签,就有点骑虎难下了。
难道还说我们只做个十天半月?而且,还有像容瑾这样记录所有事情的记录官,还有不知道哪个角落有眼睛看着呢。
所以,这些世家大族的主母们不得不让丫头婆子们先坚持着做下去再说,自己不方便的地方,也只能自己克服。
花蕾看到章侍郎的这一招,再次的大开眼界,要知道,现在漠北小镇上用人可是非常紧张的。
每个部门恨不得人手越多越好。而且普通百姓的工价也在隐隐绰绰的上涨。就像裴靖阳,前面趁着官员还没安排百姓做事时,就拉走了一批百姓。
去自家的砖窑坊木材坊做事去了,而且工价也比朝廷的标准高了那么一丢丢,朝廷八百文一个月,裴靖阳给了八百五十文一个月。
所以很多漠北小镇本地的百姓,都是看哪个东家出银子多,就去哪家打工的。所以,小镇上,现在用工很紧张。
而章侍郎这一招,却招揽到了一大批半价劳动力。现在基本上的世家大族都到了,毕竟只有两三天时间,就到了朝廷规定的最后期限了。
到下午报名结束的时候,章侍郎不仅把做餐食的人全部招满了,还有很多多出来的人,退回去?不要?
怎么可能呢,不做馒头不做饭,可以去开荒种地啊,我不怕你来,就怕你不来。你来了,我就把你架起来,让你走不了。
于是,做伙食的人有了,开荒的队伍又多了几百人。
等到半路上,因感染风寒,耽搁了时间的工部李大人,赶到漠北的时候,章侍郎已经把所有的好事都占着了,气的李大人头痛的毛病更加的严重了。
花蕾目睹了整件事情的过程,是真的为章侍郎这一系列的操作拍案叫绝。难怪,前面裴靖阳说起这个章侍郎的时候,也夸赞对方很优秀。
说章侍郎可是他那一届的状元郎,如此看来,确实是有一些真本事在身上的。
户部的事情就这样顺利又紧凑的开始了,现在是九月中旬,整理好田地,正好是麦子下种的时间,差不多赶得上农时。
户部开荒的第一批田地就在地窝子村的东面,中间是一条宽两丈五左右的夯实的土路。
漠北小镇原来就是紧靠着边境线建立的,出了北城门几里路,原来就是类似草原的地方。
以前就是小宛族偷袭漠北小镇的必经之路。经过这么久的时间,现在是长了一大片的荒草。
要想开荒翻地,就先要把这些荒草全部清理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