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看着文帝变黑的脸和发抖的手,就知道大事不好,边关之上肯定出了大事,不会又是除了去年武威同样的事情吧!
然而等他们看到杨阁老的神态时,神态又是微微一愣,这是什么情况?
杨阁老平复了一下心情,转身对百官道:“北方战事已起,狼国举30万铁骑犯边,攻打北边重镇大同,大同统帅尉迟将军请求朝廷支援。”
“哗!”
人群立即就是一阵大乱,30万铁骑,那就不是犯边那么简单,在边关打草谷多是三五万人马,哪里有集结如此多的兵马,这是要进犯中原的节奏啊!
不仅是勋贵们的脸色难看,那些平时眼高于顶、夸夸其谈的文官脸色也变了!他们也知道北方草原上骑兵的彪悍,这些草原上的骑兵身材彪悍,来去如风,平时三五万兵马都难以对付,更何况是30万骑兵!
不过,还是有人站出来质疑,兵部尚书杨元宝出列道:“臣以为尉迟公是一派胡言,虚报军情,套取好处,北方狼国三年前才只有不到五万兵马,怎么数年不到就有30万兵马,他尉迟公不是把刚吃奶的小崽子也算进来了吧!”
兵部尚书如此一说,文官们立即觉得有理,这些年边关大将那个不是以敌军犯边为由,向朝廷要兵粮要钱,不过这次尉迟公可是闹笑话了!
于是立即就有文官出列,户部侍郎洪有聚道: “这尉迟公想钱是想疯了吧,还30万,我一个子都没有!”
大殿之上文官们立即就发出了一片斥责和嘲讽之声!
勋贵们脸色更加难看了,他们家中多有在边关带兵的大将,这些文官竟然如此肆无忌惮地斥责和嘲讽一个在外作战的伯爷,简直就是把这些勋贵踩在地上摩擦!
你们骂一般的将士为“丘八”也就算了,一个伯爷也如此对待,士可忍孰不可忍!
镇国伯尉迟光出列,突然撕开自己的衣服,露出了背部和胸膛,只见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伤疤,其中有一条大约有一尺来长犹如蜈蚣,看的朝臣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镇国伯尉迟光愤然道:“启奏陛下,我镇国公三代英烈,忠心报国,从太祖始共为国战死一十二人,从未做过欺君妄为之事,尔等如此辱我兄帝,天理何在,请陛下明鉴!”
定国公自从进入大殿以来没有开口,此时立即站了出来,用内力怒喝道:“陛下,镇国公满门英烈,侮辱镇国公府就是侮辱我等武勋,我等岂能容忍,请陛下降旨,严惩户部侍郎洪有聚!”
后面所有勋贵全部出列,齐声道:“请陛下降旨,严惩户部侍郎洪有聚!”
这些勋贵都是武将出身,声音洪亮,大殿之上的灰尘纷纷下落!
洪有聚刚才叫的有多欢,现在就有多恐慌,这些杀胚要是真要动手,他恐怕不死也得重伤!
别看平时这些文官多么看不起这些武勋,但他们看到武勋发怒,一个个吓得心惊胆跳,脸色苍白,哪里还敢多言,纷纷看向了杨阁老等大学士!
兵部尚书杨元宝站出来打圆场道:“洪侍郎此言却又不妥,理当受罚、然兵部半年来未得到任何狼国药进犯边关、入侵中原的信息,怎么可能聚合30万大军入侵,确实有夸大之嫌!”
定国公赵辰厉声道:“杨天宝,你闭嘴,你作为兵部尚书,竟然没有调查就质疑边关大将八百里加急的急报,如果边关真的有事,狼国进犯中原,你就是千古罪人,你可敢负责?”
“你可敢负责?”勋贵纷纷喝问!
镇国伯尉迟光用力拍了拍胸膛道:“我镇国公府敢以全府身家性命担保,惹我兄弟欺君撒谎,诛我九族!尔等可敢?”
户部侍郎洪有聚一听脸色顿时变得惨白,兵部尚书杨天宝也呐呐地不敢说话!
这些文官十年苦读鱼跃龙门,过上了上册的好日子,家中万贯家财,哪里敢以身家性命打赌!
大殿之内一片寂静,镇国伯尉迟光那全身的伤痕十分惊人,他们虽然看不起武将,但这为国杀敌的功绩他们难以反驳,没有人再敢出头说话,生怕惹火上身!
杨阁老看了看户部侍郎洪有聚和兵部尚书杨元宝,心底把两个人骂死了,忍不住想要上前踢这两人两脚!
问题的关键是要打压镇国公府吗?现在的关键是推三皇子上位,这两人可是坏了自己的好事!
杨阁老看了看这两人,然后向文帝道:“陛下,户部侍郎洪大人侮辱功臣,出言不逊,确实不妥,当官降一级,罚俸一年,不知当否?”
众人一听杨阁老如此判罚,也算是很重了,这些年骂一骂这些丘八,都当成了一种乐趣,哪里还会收到惩罚,不知道杨阁老怎么会如此?
文帝看着露出满身伤疤的镇国伯,虽然觉得其人甚是粗鲁,但也认为户部侍郎所说不妥,毕竟这些武将都是为了李家的江山。
文帝点点头道:“善,理当如此,当给镇国伯道歉才是!”
户部侍郎一听虽然痛心,但脸色明显放松下来,他连忙站出来道:“微臣遵旨!”
户部侍郎转身当面给镇国伯道歉,此事这才告一段落!
这时,杨阁老出列道:“陛下,北方狼国狼子野心,统帅30万大军进犯边关,形势危急。按照祖制,当设立东宫,为国立储!”
此言一出,大殿之内鸦雀无声,等他们反应过来,顿时都忍不住惊叹一声!
高,这就是高手,高手,高高手!
官员们这才反应过来,为什么杨阁老要责罚户部侍郎洪有聚,这等场合胡乱说话,差一点就坏了大事!
今天朝会的目的是推三皇子上位,刚才10票对10票的局面,让此事陷入了僵局。如今狼国入侵,形势危急,正是借势立储的大好机会,以杨阁老的政治智慧哪能错过!
其他四位大学士对视了一眼,都不由得点点头,这是政治正确,大势所趋,反对已经没有意义,四人纷纷出列道:“臣附议!”
其他堂官也带领属下出列,“臣附议!
“臣附议!””
牛天机、韩师道看向了定国公赵辰,不由得摇了摇头,此事已经不可扭转,赵辰也只能站出来道:“臣附议!”
“臣附议!”
----
“既然已经确定立储,请陛下下旨延推太子!”杨阁老沉声道。
文帝微微点头,“请阁老组织延推太子!”
“微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