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之后,陈淑娜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动着,不顾一切地投入到项目建设中。她不舍昼夜,不辞辛劳,每一个环节都亲力亲为,确保项目能够顺利推进。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项目终于迎来了达产的时刻。当陈淑娜手中握着王晗的项目公司股权证书时,她的心情却异常沉重。
陈淑娜经过反复掂量,她还是决定让贾勇将股权证书转交给王晗。贾勇知道师父陈淑娜这么安排,是因为她对王晗的病心怀愧疚。
师父陈淑娜跟贾勇说,他代表师父去见王晗,就是代师父受过。这里面的事情师父虽然并未明言,但贾勇猜也能猜出来七七八八。
当得知王晗离世的消息后,贾勇立刻拨通了小五的电话。他想安慰一下小五,同时也表达一下自己对王晗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电话那头,小五的声音有些哽咽,显然还沉浸在失去哥哥的悲痛之中。
贾勇轻声说道:“五哥,节哀顺变。王师傅曾经教过我业务,我本应该去送送他的。只可惜,我明天就要飞巴西了,实在是抽不开身。真的很抱歉啊。”
小五强忍着悲痛,回答道:“我知道你忙,我这边还要料理我哥的后事,也没办法去机场送你了。你在外面好好干吧,将来要是混出了名堂,可别忘了拉哥哥一把啊。”
贾勇被小五的一句话说得好悬没掉下眼泪来。他连忙支应道:“五哥,你放心吧,我一定会努力的。你也多保重身体。少喝点儿酒啊。”
贾勇静静地坐在机窗前,眼神空洞地望着窗外的景色,然而他的内心却像被一股汹涌的波涛冲击着,久久无法平静下来。
回想起过去,贾勇曾经为是否要去巴西常驻而犹豫不决,那时候他完全是从自己的职业生涯角度来权衡利弊的。
然而,小五的一番话却如同一根刺,刺痛了贾勇的心,让他猛然清醒起来,他觉得自己的想法狭隘了。
小五的年龄比贾勇大多了,而且他还是王晗的弟弟。但与公司里那些专职司机不同的是,小五从来不会在贾勇面前摆架子。
尽管王晗在的时候,常常会责骂小五,但贾勇知道,王晗在心底里其实是非常疼爱这个弟弟的。
王晗和于建学之间的矛盾虽然由来已久,但导火索是因为小五来到华艺国贸公司开车,抢走了于建学弟弟的工作。
这让贾勇不禁感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如此复杂,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外聘司机岗位,竟然能引发了王晗和于建学两个人在广西工作期间如此多的纠葛和冲突。
没有了哥哥护持的小五,就像失去了依靠的孩子一样,感到十分无助和迷茫。然而,他居然记得王晗那次吃饭时当着康乐的面说过,将来有一天贾勇能帮衬他。他真的信了王晗,将自己生活的希望寄托在了工作才三年、即将出国常驻的年轻外贸员贾勇身上。
对于贾勇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压力和责任。他意识到,小五对他的信任不仅仅是对他个人能力的认可,更是一种沉甸甸的托付。
听了小五的话,贾勇觉到,他此次前往巴西,不仅是为了自己的职业发展,也是为了不辜负像小五这样的朋友的期望。
在华艺国贸公司,盼望贾勇这一批大学生外贸员在海外分公司发展好,带动华艺国贸公司成功转型跨国综合商社的人,还是大有人在的。
他们像小五一样,还要依靠在华艺国贸公司的一份工资生活。公司效益好,他们的生活就好过一些。贾勇要为小五和他们撑起一片天空。
贾勇想到了季总的跨国综合商社计划。除了张志强外,季总亲自招聘培养的八个大学生外贸员,如今算上贾勇,已经有五个外贸员被派驻到海外各地。
华艺国贸公司作为一家从行业管理公司转型的新外贸公司,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缺资本金、缺客户资源、缺产品基地、缺有经验的外贸员,这使得公司的发展道路异常艰难。
然而,季总并没有被这些问题所吓倒,她坚定地推动着跨国综合商社计划,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
季总对贾勇这些大学生外贸员寄予了厚望。她不仅希望他们能够开展驻在国与国内的贸易,更希望他们能够勇敢地尝试两头在外的国际贸易,开创华艺国贸公司的新格局。
季总相信,这种创新和进取的精神,会为华艺国贸公司的未来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贾勇的思绪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他想起了自己的师父陈淑娜。三年来,她就像一位耐心的导师,手把手地教导贾勇,给了他许多宝贵的锻炼机会。
在陈淑娜的悉心指导下,贾勇逐渐成长为这批外贸员中业务能力最强的一位。他学会了如何与客户沟通、如何处理各种复杂的业务问题,如何独立设计新的业务思路。
当贾勇面临出国接受锻炼的机会时,他心中充满顾虑。陈淑娜看出了他的担忧,于是耐心地劝说他勇敢地迈出这一步。
师父陈淑娜告诉贾勇,只有经历过海外工作的锻炼,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能力,开拓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为了让贾勇能够安心地出国,陈淑娜不仅为他介绍了巴西客户,还将巴西客户叶先生留给她的佣金,作为备付金私下里安排给了贾勇,以备不时之需。
师父陈淑娜以补发奖金的名义,给了贾勇六万股广西铅锌矿项目公司的原始股份,帮贾勇解除了后顾之忧。这对贾勇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支持。
贾勇的脑海中还浮现出了与他一起工作的其他大学生外贸员们。王鹏在俄罗斯的农庄上开拖拉机;周欢在斯洛伐克带着施工队做装修;邵燕在太平洋的小岛上,一边做旅游生意一边做转口贸易;田雯雯则在美国,一边读书一边做存货监管。相比之下,贾勇觉得自己的工作环境似乎要比他们好一些。
想到这里,贾勇心中又涌起一股感激之情。他深知自己能够走出国门,去巴西工作,离不开师父陈淑娜和季总的悉心培养和无私帮助。他为自己能够有这样的好师父、好领导而感到庆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