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淑娜对段云峰的想法表示支持。她认为将节能灯出口业务作为巴西分公司的一般贸易开展起来,不仅可以拓展华艺国贸公司本部的出口业务范围,还有望给巴西分公司带来营业利润。
于是,在艾乌勒访问结束后,段云峰并没有选择返回北京,而是独自一人前往广东考察节能灯供应商。
段云峰对陈淑娜没有安排贾勇陪同艾乌勒访问感到有些疑惑。在去广东之前,从来没有做过出口业务、没有考察过工厂生产能力、没有独立进行过商务会谈的段云峰,对自己一个人考察供应商心里没底。他忍不住询问陈淑娜,能不能把贾勇从北京调来,跟他一起去考察节能灯供应商。
正因为吃空饷和丢汇票两件事上贾勇不配合的态度,准备让他冷静冷静的陈淑娜,思考片刻后,决定还是让段云峰自己去考察。
段云峰虽然心中有些不理解,但他明白陈淑娜有自己的考虑。他看陈淑娜态度坚决,也就不好再说什么。只好一个人去考察节能灯供应商。
在巴西使馆签证处,贾勇静静地听着段云峰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他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好奇。
在过去的每一次见面中,段云峰总是板着脸,一副严肃而冷漠的样子,仿佛别人都欠他钱似的。
然而,此时此刻的段云峰却完全展现出了另一面——一个极其健谈且充满激情的四川人。
段云峰说话如连珠炮,一旦打开话匣子,就像被插上了电源一样,不拔电源根本停不下来。
他想到哪儿讲到哪儿,随心所欲,无拘无束,从工作经历讲到个人生活,甚至还分享了一些家庭趣事。贾勇不禁被他的热情所感染,开始认真倾听起来。
当段云峰讲到在巴西建设轻型卡车合资组装厂的计划时,他的眼睛里闪烁着激动的光芒,声音也因为兴奋而略微颤抖。
他详细描述了他考虑的整个项目的建设过程,包括技术细节、关键生产步骤和可能遇到的企业文化融合方面的困难。
贾勇可以感受到段云峰对这个项目做了细致入微的研究,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以及他内心深处那份渴望成功的冲动。
贾勇想,只有他这种性格的人,才能在四十多岁保持这样的热情。也只有他这样的外贸业务门外汉,敢于仅仅凭着自己认识一个巴西议员,四处兜售他的轻卡组装厂项目。
与段云峰的激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贾勇的冷静,无论段云峰如何激情澎湃,他都能保持镇定自若。
贾勇并不是质疑段云峰对轻卡组装厂项目的分析。像贾勇这样亲眼目睹过趾高气扬的兰天磊是如何从众望所归的大外贸员,落魄到被公司追债、清算除名的人,已经不可能对巴西分公司的前景像段云峰那么乐观了。
贾勇回忆起俄罗斯分公司刚成立时的情景,那时公司大量往俄罗斯发运皮夹克,大家都以为兰天磊在俄罗斯找到了一个大买家。
有人曾经仔细算过,如果公司在每一件皮夹克上仅仅赚取十元钱,那也会是一笔可观的营业收入。然而,俄罗斯分公司的实际情况却远非如此。
兰天磊在俄罗斯根本没有固定的客户群体。在国内,华艺国贸公司以真金白银采购了大量的皮夹克,都被堆积在俄罗斯的仓库里。
为了能够在同质化竞争激烈的俄罗斯市场上,与其他中国商人一较高下,兰天磊不得不采取低于成本价的折扣销售策略。
通过这种方式,虽然销售回笼了一部分资金,但其中只有一小部分被汇回了国内。兰天磊为了能够继续从国内获得货物供应,他隐瞒了亏损销售的实际情况。
从公司的账目上来看,俄罗斯分公司已经结算回货款的那部分销售似乎是有利润的,只是销售的进度相对较慢,可能是由于季节性因素导致了货物的滞销。
但实际上,俄罗斯分公司的库存数量已经非常少了,大部分货物被兰天磊以低价销售出去了,而这些销售所得的货款却都掌握在兰天磊自己手中。夏慧捷受陈淑娜委派,去俄罗斯追的就是这笔钱的去向。
俄罗斯分公司成立的时候,贾勇还没有入职华艺国贸公司。他入职后见到的是已经陷入困、被陈淑娜逼着结算货款的兰天磊。
贾勇很好奇,俄罗斯分公司刚成立的时候,兰天磊会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是否也像今天的段云峰一样,意气风发,对未来充满信心呢?
虽然贾勇与兰天磊接触的时间并不长,但兰天磊那飞扬跋扈的劲头却给他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仿佛在公司里,所有人都应该理所当然地为他服务一般。这种态度,让贾勇对兰天磊的印象大打折扣。
坐在贾勇身边的段云峰与兰天磊截然不同。至少,他没有像兰天磊那样,张口闭口地攀扯各种关系。
兰天磊并非北京本地人,却总是摆出一副八旗子弟的派头,喜欢用被熏黄的两根手指夹着香烟,一边悠然自得地吞云吐雾,一边滔滔不绝地讲述他的各种高层社会关系。
兰天磊的话自然不是说给贾勇听的,他真正的听众是陈淑娜。然而,陈淑娜听他说话时,却始终面无表情,让人难以捉摸她内心的真实想法。
贾勇对兰天磊所讲述的那些社会关系并不了解,自然也不清楚兰天磊攀扯的那些关系在陈淑娜心里有没有份量。
不过,其中有一个人贾勇倒是认识,那就是华艺集团总经理王一腾。
每当兰天磊和陈淑娜争论得不可开交时,他总会在关键时刻提及王一腾,一副武林高手点到为止的样子,势沉力大又不留痕迹。
有一次,兰天磊在与陈淑娜的谈僵了。兰天磊无可奈何地给陈淑娜打了一个比方。
兰天磊说自己就如同康熙年间的江南织造大臣一样,为了迎接皇帝的驾临,不惜将自己的全部家底都投入其中。
兰天磊说的这番话,贾勇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但当时兰天磊脸上那苦笑的表情,至今仍深深地印刻在贾勇的脑海里,让他难以忘怀。
此后,每当想起出国常驻的事,贾勇的脑海里首先浮现的就是兰天磊当时的表情。出国常驻的艰难就这样留在了贾勇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