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浩第一次做药膳。
其实做汤好喝对有些人来说挺容易的,感觉就像是炼丹,会者不难,难者不会。
会的人,就是把需要的东西,丢进锅里,然后成了。
不会的人,算着克重,算着时间,算着火候,小心翼翼,丢进锅里,糊了。
卢教授看小冯手拿把掐,轻松的样子,觉得他是高手。
他和冯浩在厨房的时候,卢教授就比较好奇八卦的问了冯浩跟他干爸去给大佬看病的事情。
当然不是打听大佬的病情身体情况。
大佬的身体跟咱们这些升斗小民其实扯不上关系,就算知道了也没啥用。
他好奇的是其他点。
就像是读者听故事一样,我们就是纯好奇,纯想涨点脑子,或者涨点姿势。
这冯浩其实憋了一路了。
跟舍友他也很想说的,但是宿舍四个人,人多而不秘,这说出来等于全部公开。
跟大小姐说的话,有些话其实不好说,比如自己的好奇,紧张,等情绪,毕竟男孩子在女生面前还是有点要面子的。
而卢教授一直给他感觉就是很温和,捧哏都很厉害,谁跟他聊天都舒服,而且卢教授不会说别人的事情,从来不说,我朋友xxx什么时候xxx,没有这种句式,哪怕他认识焦老,也很少提。
冯浩对卢教授还有一种对师长的信任成分。
他很敞开心扉的道:“第一次去,太绕了,感觉像是有阵法一样,走好几圈,但是位置应该就是跟前,没有走远,很神秘……”
卢教授附和:“估计是有特殊的安保措施,所以你感觉时间长。”
“进到屋子里空气感觉恒温恒湿,甚至有一种脑子比较清新的感觉,好像自己比平时更聪明了,有种修仙大能的洞府,更有灵气的感觉。”
这个卢教授有听过:“嚯,我猜是什么新风系统吧,我听说外国赌场里有这么整,里面的新风系统还加氧,让人进去,脑子更活跃。”
冯浩跟卢教授竖起大拇指,卢教授一说就能说到东西。
老少两人在厨房瞎聊一块吐槽,老卢还搭把手。
而外头阳光房,太阳落山,天渐渐黑,房里的灯光也亮起来。
杨处接替了泡茶任务。
他泡茶一般,只是会泡,比较有耐心。
还是一边泡茶还能一边跟焦老聊天。
其实焦老退休后,愿意找老卢,也是寂寞了。
人好像一退休,孩子回来就把他当老人,担心他这里不好,那里不好了,一种照顾病人和小孩的心态。
其实他退休前一刻还是在工作的。
但是这个心态完全变了。
少年的心理问题,老年的心理问题,其实都有问题。
但是今天跟这个小家伙聊天,焦老感觉自己像是回到岗位一般,像是下属还在认真跟自己请教工作,自己说的,对方认真记录,在乎,像是有机会都会去执行一般。
越聊还越对胃口了。
他升起一股子惜才的心。
当然也跟他退休了心态变了有关,他如果还在岗位,对人考察的角度又不一样,可能更严格,或者更求全。
但是现在退了,心里会更柔和一些,看小辈也不会那么严苛了。
不过这个孩子的家教应该也是官员家庭。
其实差别还挺明显的。
官吏区别挺大。
吏更追求执行,做事,没有宏观的观念,把自己一亩三分地弄好就行。
但是能被称为官,视线就不能如此短小,还要放远看,也不会执着想着这个岗位,福利会更多多少,如何捞油水,而是会更加统筹的想,这个岗位自己能为人做什么,自己能得到什么进步,下一步怎么走。
眼前这个小伙子虽然年纪小,才大四,二十出头,但是观念已经超越了吏员,他很有想法,也不会毫无边际,上学学习,做事,听他说的,都很认真,一桩一桩,不是假大空的。
焦老喜欢冯浩,觉得这是个有意思的小伙子,亲切,好玩,像是自家晚辈一般。
现在看了晚辈带来的朋友,也很靠谱,完全不同的气质。
当然中间也有聊到冯浩。
杨处多精明的一个人啊,他从不在背后说人坏话,他在背后都是夸人,比如这人贪玩,他会在背后说这人聪明脑子灵活,比如说这人做事慢吞吞,他会在背后说这人沉稳,沉得住气,慢吞吞,可不沉得住气么,别人都急死了,他还慢悠悠的。
他在焦老面前夸冯浩夸的超级真诚。
“浩子是我们宿舍老幺,年纪最小,但是他为人至诚,和我们宿舍每个人的关系都相处非常好,我们宿舍的老大哥肖哥家里条件比较一般,浩子待他其实更好一些,他心软,心善,他每天学习很认真,很自律,虽然画画获奖,茶艺获奖,抖音也粉丝很多,但是他每天还是坚持学习,自习室,图书馆,每天还坚持跑步,他生活简单,至诚至善,跟他一块,我们都很安心,也不自觉会被鼓励到……”
焦老点头,难怪他特别喜欢冯浩,这个孩子就是特别至诚。
而且一个人的朋友是什么样,其实就是这个人是什么样的写照。
冯浩这个朋友也很靠谱上进务实努力聪明。
一老一少聊的也开心。
杨处真诚还熟悉一点官场之道,让焦老同时感受到少年的活力和官场不成熟的下属那种相处的感觉,微爽。
冯浩和卢教授在里面准备鱼。
清蒸鱼材料准备好了,不着急蒸,等煲的羊汤时间差不多再蒸。
阿姨先弄其他菜。
饭前,卢教授又把焦老拉着去他的地下室参观了一遍小收藏。
其实就是饭前先散散步,腾空一下胃,一会吃的香一点。
不是古玩,可能少部分是,大多数是彭导拍戏收集的东西,有一个屋子,这个小区的地下室很高,有人做了跃层,拆成两层,但是卢教授家没有拆,高的空间,人会舒服一点,这个地下室有两头采光,不太闷。
彭导收集的东西就很多,大约是各种拍戏道具,可能有些还是经典镜头的东西,很有历史感,卢教授每次都把彭导拿回来的每样东西,认真的做一个解释说明,哪部剧的道具,哪个情节,具体是做什么的,什么朝代的,进来看的时候,一点都不乱,有点像是参观博物馆那种感觉。
有这样一个老公,你捡根芦苇回来,他都给你写一篇论文,摆起来,能不喜欢吗?(冯浩:卢教授不愧是软饭圣祖,这个软饭吃的太全面了。)
这参观一遍,简直等于熟悉了一遍我国的影视剧历史了。
这一参观来回走,步数搞了差不多两千步了,卢教授就安排可以准备去吃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