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玺盖章,盟约已成。
昭示着大安国与北狄历朝历代的战争,在今日彻底落下帷幕。
大安国数代君王都想着攻破北狄,还边境安宁;北狄几代王族都幻想着攻破关门,入主中原,取而代之。
双方交战已久,互相派过细作,在战场上也真刀真枪地拼杀过,从始至终,有输有赢,可在此刻却将一切终止。
是北狄俯首称臣,也是大安国边境重回安宁。
战争止歇,休养生息,对两国而言,就是最大的安稳。
永安帝看着签好的国书,顿时哈哈大笑,心情一片舒畅,他当朝吩咐道:
“为了庆祝大安与北狄签订盟约,三日后,在倾安殿设宴,款待北狄王和诸位使臣,顺便为北狄的诸位朋友践行。”
设宴,是为庆祝,也是为践行。
毕竟盟约签订了,那么万俟思进他们这些人,再过不久就要离开了。
“多谢大安国皇帝陛下。”万俟思进起身,朝着永安帝拱手行礼,态度很是恭敬。
既然签了国书,选择俯首称臣,那就要有俯首称臣的态度。
“平身。”永安帝抬手,大国气度尽显。
很快,关于三日后倾安殿设宴的命令就传了出去,皇后听闻之后,也尽快开始准备起来。
她必须要将这场宴席筹办的尽善尽美,绝对不能失了大安国的威严。
皇后娘娘在筹备宴席的时候,顺便抽时间召见了后宫的妃嫔,请她们协助筹办宴会,毕竟人多力量大,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也能做到查缺补漏。
不过,对于举办宴会的形式,皇后有些拿不定主意,便问众人:
“陛下要本宫筹办宴会,是为了招待北狄使臣,尤其是北狄王,所以这宴会绝对不能太过简单,也不能落于俗套。”
“你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能让这宴会充满新意的同时,又能彰显我大安国的国力和气势?总不能让北狄觉得我大安国小家子气。”
郑贵妃与刘淑妃对视一眼,纷纷摇了摇头。
她们两人都曾有过主办宴会的经验,但基本上也是照本宣科,遵循之前的旧例,按流程办事,顶多在一些小细节处,有些微的创新。
倒是曹嫔,见其他娘娘都没话说,顿时有些跃跃欲试。
“曹嫔,你若是有什么好主意,只管说便是,本宫又不是什么古板的人,会酌情考虑你的建议。”皇后说道。
曹嫔沉吟片刻,开口道:
“那嫔妾就大着胆子说了,不知娘娘有没有听说过,火锅烤肉自助?”
火锅和烤肉,皇后都不陌生,自助这个词,她也曾听过,所谓“天助自助者”,自助顾名思义,就是帮助自己的意思。
可这跟火锅、烤肉有何关系?
皇后疑惑:
“你仔细说说。”
曹嫔看着诸位娘娘,将自己的想法娓娓道来:
“诸位娘娘都知道,每次宫里举办宫宴,这菜品都是提前定好的,前菜多少道、正菜多少道,甜品、汤品之类的,都有定数。”
“也正因为这些定数,所以御膳房那边为了不耽误宴席,都要提前把菜备好。”
“为了上菜快,很多菜品都是做好了放在那里,等催上菜的时候放锅里蒸热,便即刻端上来,这样难免失去了新鲜的味道。有的菜品不能二次蒸煮,便只能等着它放凉,咱们吃到嘴里,就是冷的,口感不好。”
“诸位娘娘扪心自问,每次参加宫宴,有哪次是吃饱过的?不都是每道菜意思两口,等宴席散了回到各自宫里,再让小厨房做吃的加餐?”
伴随着曹嫔的话,众人纷纷点头。
确实如此,宫宴就是图个热闹,真要论吃,实际上都吃不好。
“那你说的自助,能解决这个问题?”皇后开口问着。
曹嫔点点头,非常自信地说道:
“当然能!”
“所谓自助,就是自己想吃什么,就自己去拿,自己帮助自己,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就叫自助。”
“咱们可以把鸡鸭鱼、猪牛羊这些肉菜提前准备好,都用刀片成薄片,摆在盘子里,放在桌上,谁想吃就去拿一盘,然后下到煮沸了的火锅里,只需烫几息时间,熟了就能立刻吃。”
“同理,那些蔬菜也可以用同样的办法。”
“如此一来,既新鲜,又能趁热乎。试想一下,那蔬菜都是下午洗了切好的,晚上咱们就能吃上;那鸡鸭鱼猪牛羊,也是下午杀的,晚上咱们就能吃进嘴里。”
“这不比那热了又热的,或者冷嗖嗖的菜好吃?”
“烤肉也是同理,所有新鲜的食材,都能临时烧烤,撒上一些调料,又别有一番滋味。”
“嫔妾观察过,宫宴上的桌子,都是长桌,一个桌上两个席位,可同时入座两人,这样就正好,在上面摆一个火锅,一个烤炉,客人想吃火锅就吃火锅,想吃烤肉就吃烤肉,身边都配有宫女太监帮忙煮菜、烧烤,也能让客人尽情饮酒畅谈,岂不美哉?”
“再者说,嫔妾听闻北狄苦寒,火锅和烤肉都是热气的食物,吃了浑身暖洋洋的,保管让他们大开眼界!”
曹嫔讲的非常详细,甚至连火锅什么样子、烤肉炉子什么样,她都描述出来了,就好像她的脑海中早已有成型的东西。
更好像是,她曾经见过千遍万遍。
不管是皇后也好,还是郑贵妃和刘淑妃也罢,都惊讶于她的这些奇思妙想,没有人知道,她曾经生活的那个时代,这些东西早已经普及。
“善!大善!”皇后听着曹嫔的描述,顿时一拍桌子,“你有此等想法,为何不早献出来?若是早知有自助,咱们也不用年年宫宴都受罪了!你把你说的那什么鸳鸯锅、烧烤架之类的,给本宫画个图纸,本宫即刻让人去打造。”
“好嘞!”曹嫔立刻应下,当场就开始画图纸。
其他妃嫔在她身边围着看,看着图纸慢慢成型,脑海中也能想象出实物的样子。
郑贵妃不由得感慨道:
“听说你在跟仁嘉公主做生意,你有这样的奇思妙想,也怪不得能被仁嘉公主看中,若是一般的东西,她怕是不会愿意投入,毕竟沈家可是昔日的江南首富,家大业大。”
事实也的确如此。
奶茶是这个时代不曾出现过的东西,还有那些容易复刻的甜品小吃,对这个时代而言,都是非常新奇的。
沈氏纵然是首富,但沈忆舒名下的产业,也只是这个时代会出现的东西,所以她才会对曹嫔的奶茶店感兴趣。
作为一个合格的商人,一样新事物有没有潜力,沈忆舒一眼就知道。
曹嫔三两下把图纸画完,交给了皇后。
而皇后效率也高,当即让素枝姑姑拿着图纸去找宫中的制造司,距离宫宴还有三日,让制造司打一批这样的锅子和架子出来,时间足够了。
至于那些新鲜的鸡鸭鱼猪牛羊,和新鲜的蔬菜瓜果,自然有御膳房的采买负责。
如此想来,这次宫宴的筹备,竟比以往要更加简单。
永安帝也知道了皇后她们的动静,等他了解了火锅烤肉自助是什么东西之后,他顿时也来了兴趣,毕竟还是头一次见到这样的宴席。
事实上,曹嫔有些心虚。
毕竟在现代社会,那些顶级豪门、大户人家宴客,就算弄自助,也多是西餐,没有听到有人穿着昂贵的西装和礼服,吃火锅烤肉的。
这看起来非常不优雅,而且身上还会沾染味道。
但大安国没见识过这所谓的自助,而且这次宫宴招待的是北狄人,北狄人在草原上,经常席天慕地,往那儿一坐,点个火堆,就能现场烤羊腿,那可比吃火锅烤肉更不讲究。
因此,曹嫔才敢把这自助搬出来。
与此同时,宫外的沈忆舒也接到了宫宴的邀请,让她三日后去倾安殿赴宴。
出宫传话的是凤栖宫的折枝姑姑,皇后专门派她出来跟沈忆舒说这件事,于是折枝姑姑转告皇后的原话:
“娘娘说了,镇北王能攻破北狄,多亏公主在北境帮忙,不仅帮北境将士解了毒,还帮着端了北狄的细作组织,甚至将自己人安插进北狄内部。”
“北狄能乖乖投降,俯首称臣,公主功不可没,所以这次的宫宴,公主一定要参加,这也是属于公主的荣耀。”
沈忆舒闻言,笑着应承下来:
“多谢皇后娘娘抬举,我一定按时到。”
折枝姑姑离开后,沈忆舒便开始为三日后的宫宴做准备,起码衣服首饰是需要备齐的,她不可能穿着旧衣服去赴宴。
再者说,这段时间她在宫外为众人解蛊,每天忙的脚不沾地,很久没有好好休息过了,如今她脸色有些苍白,若是不好好养精蓄锐,怕是都撑不过一场宫宴。
她可不想让北狄人看笑话,所以趁着这两天时间补一补。
与此同时,刚刚经过混乱的京城,也在逐渐恢复平静——
西山书院的学子都解蛊了,身体好一些的,都回到了书院,书院也正常开课了,不过课程没有以前紧密,属于让学子们半上课、半休养状态。
萧可儿用了沈忆舒给的药粉之后,身上和脸上的红斑也消失了,这些天一直在外面帮忙,不用戴面纱,也不怕吓到路人了。
顾家姐妹俩也回到书院,继续修补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