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深秋的清晨,佟华琼的织坊开业了。
织坊开业对于佟华琼来说属于双喜临门,第一喜是陈素芬平安健康生下闺女。
一大早织坊门口放起了鞭炮声。
本以为柳县令带着老娘韩氏和儿子柳宴宏来捧场已经够排场了,没想到知府姚大人竟然也来了。
本来让柳县令剪彩的剪刀交给了姚知府。
没办法啊,就算不交给姚知府,柳县令的手在上峰面前哆嗦个不停剪刀拿不稳。
所以这剪彩非姚知府莫属。
陆老爷子带着陆昭昭亲自来捧场,陆家的好亲家黄员外自然也来了。
平川县和燕关镇的商户们纷纷送来了贺礼。
钱老板带着几个相熟的商户站在一旁,何超从桃花甜品调到了织坊,他带着跑销售的伙计站在佟华琼身后。
谷白霜和谷大暑以及刘月娥从平川县回来庆祝。
连衡若和汤姨娘不仅送了贺仪,一大早坐着马车也到了。
佟华琼看到姚知府瞥向连衡若的脸红了红。
她就纳闷为何姚知府那么大的官,要来参加她的织坊开业典礼。
整个宁城每天开业的商业活动不少,一些商户的规模比她的更大,生意范围更广,姚知府不见得都去吧,偏偏来清河湾给一个乡村织坊剪彩。
看到姚知府时不时的扫向连衡若,而连衡若站在谷桃花身边强作镇定和陆昭昭互相做自我介绍,佟华琼太阳穴跳了跳,她已经当过一次红娘了,看来又要当第二场。
佟华琼不知道的是,姚知府来清河湾之前特意去了一趟平川县,将上回买珍珠欠下的银子还给了连衡若。
俩人也没有想到会在佟华琼的织坊门口再次相遇。
这年头,乡村经济基本都是靠种地,就算有一些商业经济行为,也集中在磨豆腐、榨香油等小本生意,形成不了规模。织坊在村民心里算是清河湾首个成规模的商业经济。
其实在佟华琼心里她的养猪场也算,但在清河湾人心里谁家不养几头猪,因此将佟华琼的养猪场排除在外。
织坊开业,热闹程度堪比佟华琼被封为乡君和谷惊蛰中案首。
毕竟大家伙认为织坊不仅仅是佟华琼赚钱的大杀器,还和他们的赚钱息息相关。
以前他们不敢种棉花,怕砸手里,现在佟华琼的织坊专供棉布,他们可以放心大胆种棉花了,以后棉花就卖给佟华琼的织坊。
其次,织坊需要弹棉的纺纱的织布的,虽然现在的女工齐备了,但架不住生意红火后会新增织机,说不定以后自家也会有人去织坊做工赚银子。
退一步说,不种棉花当不成织工,佟华琼的织坊越做越大,以后那不得惠及乡邻。
别的不说,就说村里的私塾不就是在佟华琼的赞助下建立起来的。
因此围观的村民都与有荣焉,真心替佟华琼感到开心。
织坊前围满了人,不仅有本村的村民,还有外村的村民。
那些被录用的织坊姑娘媳妇们,站在织坊的前头擦拳磨掌。
谁能想到,她们以后也能和男人一样赚钱了。
看着人群里或羡慕或嫉妒的目光,她们不自觉高昂起额头。
而她们的家人,站在人群里同样一脸骄傲的望着她们。
甚至有一位老太太盯着织机前的一位圆圆脸姑娘抹起了眼睛,她的孙女从小没了爹娘,及笄后说了一门亲,还没有过门男的便得痨病没了。
族里的叔伯兄弟嫌她不祥骂她克父母克丈夫,就要将她远远的发卖出去。
说是价格都谈妥了,她以为孙女保不住了,却迎来峰回路转。
这姑娘有一把子力气,弹一手好棉花。
佟华琼的织坊招人,她就偷摸跑来应征了,上百斤的棉花在她手里轻轻松松上了弹棉机,她一下子应上织坊的弹棉工。
这期间族里人使坏过,派人来给佟华琼说她命硬克人。佟华琼两手一摊说那可太好了,织坊要的就是命硬的人,并且让人去家里说姑娘已经是织坊的弹棉工了,谁若是敢打她主意,她就要报官。
别人报官也许会以家族内部的事情来和稀泥,她现在可是乡君,她亲自报官官府要给几分面子。
现在族里的人再也不敢提卖她的事了。
老太太眼红红的看向佟华琼,她真想越过众人去拉着佟华琼的手感谢一番。
但也知道今天大喜的日子,县令和知府都在,容不得她放肆,于是擦了擦眼角露出笑容。
佟华琼自然不清楚弹棉女工祖母的心路历程,此时的她正站在姚知府身旁,随着姚知府一剪刀剪断了绸带,佟华琼请柳县令揭开了匾额上的红绸布。
红绸布缓缓落下,匾额上出现“佟家织坊”的字样。
“佟家织坊。”
恰逢私塾沐休,私塾里念书的孩子们挤在人群里凑热闹,看到匾额上的字大声念了出来。
“没看错吧?不是谷家织坊?”谷家族长不识字,一脸不可思议的问道。
自从谷瑞年的腿变瘸,谷家族长便致力于修复和佟华琼的关系,迎着佟华琼的冷脸也要在佟华琼跟前刷存在感。
织坊开业知府和县令双双都到,他更是一大早就来到织坊,就为了找一个距离俩父母官距离近的站位。
听到孩子读“佟家织坊”,他潜意识就觉得是念错了。
“没有错。”
“对,就是佟家织坊。”
好几个在私塾念书的孩子指着匾额大声念。
谷家族长心里十分不得劲,佟华琼这是反了天了,她一个谷家媳妇竟然挂名佟家织坊,也太不像话了。
“大暑娘虽然是寡妇,那也是我们谷家的媳妇,叫佟家织坊不合适。”族长嘟囔道。
这话是说给周围人听的,他不敢大声,怕前头的佟华琼听到又要在心里记上他一笔。
这仇就彻底成为死扣,解不开了。
“族长,你管那么多干啥?我婆婆姓佟她开的织坊不叫佟家织坊叫啥?就算叫谷家织坊,您老又不能分一杯羹。”刘月娥早在族长开口询问时就看透了族长的想法。
刘月娥冷笑,她要是有本事可以独立开铺子,她恨不得叫刘家铺子月娥铺子。
族长气的要暴走。
不像话,太不像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