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您应该快些派军队回援本土,如果丢失了九州岛和四国岛,那样的结果实在让人难以接受,也将会成为帝国军人的最大耻辱。
属下愿率领京都师团回国,去把那支孤军深入的人民军消灭掉。”
藤野大佐一脸急切的劝解,他的眼神中满是军人的果敢。
“八嘎!你这是在质疑本将军的命令吗?”
德川大和大声怒斥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威严,给人一种择人而噬的凶狠。
藤野见大将军震怒,当即就把身体绷得笔直,脸上满是敬畏之色,回应道:
“属下忠诚于大日本帝国,忠诚于将军阁下,并没有冒犯您的意思,还请见谅!”
“呦西,本将军相信你的忠诚,可如今人民军正在倾尽所有,在湖广、南直隶、江西、福建、浙江展开冬季攻势。
我们只有彻底粉碎人民军的反攻,才能利用战争的间隙,从本就兵力紧张的前线抽调出军队,否则就很有可能顾此失彼。”
德川大和解释道,他试图让藤野大佐理解他的战略意图。
“但本土告急,还请大将军能暂时放弃在华的部分利益,稳定本土安全后,再与人民军一较高低。”
“藤野大佐,你是不是很担心自己在九州岛上家人?”
德川大和一脸关切的问道,眼神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
“属下与属下的家人,都以能为帝国战死而感到荣耀。”藤野一脸肃穆的回答道。
德川大和闻言,十分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说道:
“如果帝国的军人都能像藤野君一样,那大东亚共荣必将成功创建,使大日本帝国成为这个世界的主宰者。
所以我们都不要在意一时的得失,而要把重心始终放在资源掠夺上,给京东工业区运去源源不断的物资,为帝国军队提供更多的武器。”
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贪婪的笑容,就仿佛看到了大日本帝国,如愿称霸世界一般。
德川大和说完后,环顾大本营内的一众军官,见他们的脸上还都带着些许忧愁,就继续说道:
“据情报显示,突袭朝鲜半岛的人民军只有五万人,根本不可能占领整个日本国。
本将军会从上海工业区内,抽调一个旅团和一个辅兵师团回援本土,但最快也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所以我才会决定放弃九州岛和四国岛,以此迟滞人民军的进攻速度。
帝国军人家眷,本将军会命令山本武清派人保护,全部迁徙到京都工业区内生活。”
“大将军睿智,属下永远都是您最忠诚的仆人。”
藤野大佐见德川大和在分析了本土战事后,最终同意派兵回援,还许诺会保护他们的家人,当即就毫不吝惜的献上了他的忠心。
德川大和见身边的军官们,脸上的忧愁都消散后,又大声狂吼道:
“马超正倾尽所有,向帝国军队展开冬季攻势,就连朱媺娖那个柔弱的女人,都已经亲自上阵搏命。
这就说明华夏的战争资源正在枯竭,很难再持续进行这场大规模战争,而他们的中亚国和南越国,正在与二十多万欧洲联军对峙,没有能力回援马超。
而大日本帝国,如今也已经在战争中倾尽了所有,此战只能胜不能败,胜则一统世界;败则亡国灭种。
还请诸位能精诚团结,粉碎人民军发动的大反攻,早日迫使马超和朱媺娖与帝国展开谈判,又或者是早日杀死他们。”
他的声音在大本营内回荡,充满了蛊惑人心的力量,以及一种时不可待的紧迫感。
“嗨!”“嗨!”
军官们纷纷立正回应道,他们的声音亢奋而又响亮,仿佛充满了无尽的斗志。
在德川大和的强力干预下,倭寇大本营达成了统一意见,决定继续将重心放在华夏大地上。
后续战事的发展,正如德川大和所预测的那样,东西两个战区的人民军全线溃退,根本就不是倭寇主力军团的对手。
战场上人民军节节败退,很多参战部队,因为看不到任何战胜倭寇的希望,都已经失去了继续战斗下去的勇气,
此时,德川大和对征服华夏充满了信心,认为他只要敢于倾尽所有,对溃败的人民军展开大规模反攻。
在占领湖广、南直隶、江西、浙江、福建全境后,华夏民族的反抗精神将彻底崩溃。
朱媺娖与马超这两位时空穿越者,也将会乖乖的拜倒在自己的脚下,为大日本帝国统治全世界,贡献出他们的所有才华。
可随着九州岛和四国岛,先后被人民军东征军团占领后,竟然发生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以及人民军不计后果的“焦土策略”。
高杰在倭国土地上展开了疯狂的报复,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使原本繁华的城池和乡村化为废墟。
原本葱葱郁郁的山川大地,被人民军烧成了一片焦土,包括人在内的一切资源,都成为了人民军口中的军粮。
德川大和虽然是一名,来自于三百年后的狂热军国主义分子,但他并不是一个没有人性的战争机器。
他同样有人类的七情六欲,甚至还有些远超任何人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
面对本土遭遇到如此惨状,他再也无法保持镇定,心中的愤怒和震惊都达到了顶点。
他急忙停止对人民军的穷追猛打,全面收缩防线,调离在江西境内作战的主力师团回援本土。
他心中深知,本土的安全才是重中之重,若本土化为了一片焦土,那自己在华夏的一切利益,都将随着打日本军队的没落而化为乌有。
就在马超安排好后事,调动人民军仅存的最后战争资源,积极备战的时候,由浙江和江西南下的倭寇军队却停止了进攻。
福建海域的倭寇海军舰队,也突然之间销声匿迹,一夜之间便不知所踪。
整个战场陷入了一片诡异的寂静,就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让马超和他的战友们都绷紧了神经。
不断催促各路溃败军队重新集结,加紧完成战斗前的动员工作,随时准备迎接倭寇军队的致命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