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奇转过身,拍了拍阎应元的肩膀,语气坚定:“阎将军,你守山海关多年,对清军的战术了如指掌。此次我们回兵渤海,目的并非强攻天津,而是切断清军的退路,逼迫他们分兵救援。只要我们能迅速占领唐山,清军的防线便会不攻自破。”
阎应元眼中闪过一丝明悟,随即拱手道:“将军高见!末将愿率先锋部队,率先登陆唐山,为大军开路!”
李奇点了点头,目光中透出一丝赞许:“好!阎将军勇猛果敢,但阎将军还是先回山海关,待唐山战事一起,将军正好可以从清军背后一击。“
此时郑大胜抱拳拱手说道:”末将愿为先锋,为大军抢占唐山。“
李奇大喜,说道:”将军在关外与清军多有正面交手,正是先锋的不二人选。不过,清军在唐山也有重兵把守,你需小心行事,切不可轻敌。”
郑大胜郑重地点头:“末将明白!”
就在此时,一名斥候匆匆跑来,抱拳施礼,气喘吁吁地禀报道:“将军,清军从关内进攻山海关的军队已经撤退,正往唐山方向集结!”
李奇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冷意:“果然如此。清军不愿腹背受敌,匆忙撤退,正是我们的机会。” 他转身对阎应元说道:“阎将军,你即刻赶回山海关指挥山海关的大军,给那清军背后捅一下,不让清军那么从容的撤军。“
阎应元抱拳领命,随即转身大步离去,背影在夕阳下拉得修长而坚定。
”郑大胜,你即刻带领先锋部队,务必在清军集结之前占领要地!”李奇道。
“是,末将去也”郑大胜大步往营帐外走去。
李奇望着阎应元和郑大胜先后远去的背影,心中暗自思量。
此次作战,乃重要的战略决战,不容有失。
他深知,清军虽然在大沽口严防死守,但兵力分散是他们的致命弱点。
唐山作为连接山海关与天津的关键节点,一旦拿下,就能切断清军的补给线与退路,让他们首尾不能相顾。
“将军,我军后续部队何时登陆?” 身旁的胡有财轻声问道。
李奇回过神来,沉声道:“待阎郑大胜先锋部队在唐山站稳脚跟,发出信号,我军主力即刻登陆。记住,此次行动务必迅速、隐秘,打清军一个措手不及。”
“末将明白!” 胡有财领命而去,着手安排后续登陆事宜。
在清军这边,皇太后孝庄从后侧的帘幕中款步走出。
她身着华服,仪态端庄,眼神却透着几分果决。
“都莫要再吵了。” 孝庄的声音不高,却让大殿瞬间安静了下来,“如今局势危急,摄政王也是为了皇上与大清的安危着想。但就此退缩,确实不妥,传出去必遭天下人耻笑。我愿带着福临暂时出关回避,一来可暂保皇上安全,二来也能稳住军心民心,让诸位大臣无后顾之忧,安心在此抗敌。只是这关内的诸多事宜,还望各位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孝庄这一番话,让众人都面露惊愕之色。多尔衮更是眼眶微湿,上前一步,单膝跪地:“太后深明大义,臣…… 臣定当拼尽全力,护我大清周全。”
众大臣见太后如此表态,也纷纷跪地,齐声道:“愿遵太后懿旨,与敌死战!” 一时间,朝堂之上的气氛从混乱纷争变得悲壮决绝,众人皆知,一场生死大战即将拉开帷幕。
多尔衮与大臣们决定暂不撤退,坚守大沽口防线,同时急令从山海关撤回的军队在唐山集结,加强防御。
“传我命令,让多铎率八旗铁骑火速赶往唐山,务必守住阵地,不能让明军得逞!” 多尔衮面色冷峻,大声下令道。
“嗻!” 传令兵匆匆而去,将多尔衮的命令传达到各处。
多铎接到命令后,不敢有丝毫耽搁,率领着精锐的八旗铁骑,风驰电掣般向唐山奔去。马蹄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仿佛一条黄色的巨龙在大地上蜿蜒前行。
而郑大胜率领的先锋部队,已经趁着夜色,悄然向唐山进发。他们乘坐着轻便的小船,避开了清军的巡逻哨船,在唐山附近的一处隐蔽海滩登陆。
“众将士听令,迅速向唐山城进发,遇到清兵,不可恋战,以抢占城门、控制要道为首要任务!” 郑大胜低声但却威严地向部下下达命令。
士兵们纷纷点头,握紧手中的武器,猫着腰,借着夜色的掩护,向唐山城摸去。
当他们接近唐山城时,发现城门口灯火通明,清兵戒备森严。郑大胜心中一紧,知道强攻城门必然会付出惨重代价。他环顾四周,发现城墙上有一处防守相对薄弱的地段,那里的清兵似乎有些懈怠。
“跟我来!” 郑大胜一挥手,带着一队士兵,悄悄地向那段城墙摸去。他们利用绳索、钩爪等工具,开始攀爬城墙。
城墙上的清兵偶尔向下张望,却并未发现异常。就在郑大胜等人即将爬上城墙之际,一名清兵似乎听到了动静,警觉地走了过来。
郑大胜眼疾手快,掏出匕首,猛地掷向那名清兵,匕首精准地插入清兵的咽喉,他甚至来不及发出一声呼喊,就倒地身亡。
郑大胜等人趁机迅速爬上城墙,与清兵展开了激烈的近身搏斗。他们以一当十,勇猛无比,很快就控制了那段城墙。
“打开城门,迎接大军进城!” 郑大胜大声喊道。
城门缓缓打开,大明先锋部队如潮水般涌入唐山城。城内的清兵顿时大乱,纷纷四处逃窜。
然而,好景不长,多铎率领的八旗铁骑此时也赶到了唐山城外。听到城内喊杀声震天,多铎心急如焚,立刻下令攻城。
八旗铁骑如狂风暴雨般冲向唐山城,他们挥舞着长刀,口中呼喊着,气势汹汹。阎应元见势不妙,立刻组织士兵们进行抵抗。
“将士们,今日便是我等报国之时,拼死也要守住唐山城!” 郑大胜站在城头,高声呼喊,鼓舞士气。
士兵们齐声响应,纷纷向城下的清兵射击、投掷手榴弹。一时间,城头上硝烟弥漫,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
多铎见攻城受阻,心中恼怒,亲自督战,驱使着八旗铁骑一次又一次地发起冲锋。
而在曹妃甸,李奇得到郑大胜已经成功攻入唐山城,但遭到清军援军围攻的消息后,心急如焚。
“传令下去,全军立即登陆,火速支援唐山!” 李奇当机立断,下达了命令。
胡有财率领的大明主力部队迅速登陆,向唐山全速前进。
一路上,李奇不断思索着破敌之策。他知道,多铎的八旗铁骑战斗力极强,硬拼不是上策,必须智取。
当大明主力部队赶到唐山城外时,看到城头上硝烟弥漫,战斗正酣。李奇观察了一下战场形势,发现清军的后翼防守较为薄弱。
“派一支奇兵,绕道清军后翼,发动突袭,打乱他们的阵脚!” 李奇果断下令。
一支精锐的明军部队迅速行动起来,绕到了清军后翼。他们突然发起攻击,呐喊着冲向清军。
清军后翼顿时大乱,八旗铁骑纷纷回身抵挡。多铎见状,心中大惊,想要分兵应对,却又怕前方攻城兵力不足。
就在清军阵脚大乱之际,李奇令关柱子率领重装部队,从正面发起了猛烈攻击。明军如猛虎下山,势不可挡,与城头上的郑大胜部队里应外合,对清军形成了夹击之势。
多铎见大势已去,无奈之下,只得率领残兵败将,仓皇逃窜。
唐山一战,明军大获全胜。
李奇望着战场上的硝烟渐渐散去,心中感慨万千。这一战,只是复国之路的一个开端,前方还有更多的艰难险阻等待着他,但他坚信,只要大明将士齐心协力,必能重振山河,恢复昔日的辉煌。
郑大胜满身血污,却面带笑容地走到李奇面前:“将军,我们赢了!”
李奇拍了拍郑大胜的肩膀:“是啊,郑将军,这一战你的勇猛,全军都看到了!但我们不能松懈,接下来,还要乘胜追击,彻底击溃清军!”
“末将愿效犬马之劳!” 郑大胜拱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