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一将功成万骨枯,就连那些枯骨自己,多半也知道。
但在滔滔大势面前,个人的力量是渺小且无助的。
那些好运,留得性命的俘虏,也知道自己再也回不去曹魏这边了。
以后,他们凭借这次拼命,应该能在士颂这里,得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毕竟,听说士颂对自家人,还是颇为厚待的。
士颂用数千条人命,试出了对面曹军的实力,也知道了对面决死守城的信念。
只是他想不明白,对面的曹军,为何要守在这个小小的蓝田,而不是退回后面的长安城。
“难道司马懿在长安有什么布置,不想让我现在就知道?”
对于司马懿,士颂告诉自己,不可以小看了这人,不论如何,还是应该谨慎对待。
“且让大军休整两日,而后,换我楚军主力,攻城!”
不管他司马懿有什么打算,我攻克蓝田,兵临长安,和你司马懿正面对上再说。
翌日,派出出去探查的哨兵,送回了新的消息。
长安城头上,出现了贾逵和司马懿的旗帜,应该是曹魏的援军,已经进入长安。
只怕是此刻,曹魏这边已经做好了各项守城准备。
后面士颂想要攻下长安,难度应该会提高不少。
但士颂却不急,依旧让各部人马做好休整,以不变应万变。
不论司马懿有什么手段,最终,还是要看双方兵马的战斗力。
这次,自己做好各种防备,天时地利人和,全部探查清楚。
曹军降兵,要么喂刀,要么送去南方,绝不留给对面“诈降”的机会。
只是这天夜里,士颂辗转反侧,就是无法入眠,心里莫名心慌。
“难道是司马懿将要夜袭于我?”
睡不着的士颂,找到马良,开始分析起来。
“季常,若是你是司马懿,带来五万战兵,但是面对我楚国二十万大军,他会如何做?真就进入长安城内死守?”
“他难道不知道宛城里的曹仁,也是这样死守,最终被我锁城起炮,炸毁城墙,而后破城而亡吗?”
马良披着睡衣,睡眼迷离。
但他也看得出,士颂对于司马懿的重视。
仔细思索片刻后,说道:“曹魏如今,退缩于河北,招募新兵,编练士卒。司马懿能拉来五万战兵南下,其中不乏他河内司马家自家的门客曲部。”
士颂心头一紧,忽然想起一个词:司马死士。
若是他们司马家早就豢养仆从曲部,那么司马家很可能早就有一批死士部队了。
司马家上了自己的必杀名单,司马懿也肯定是一条心跟着曹丕和自己对抗。
如今自己杀入关中,他司马家自然抛家舍业,全力以赴地支持曹丕。
否则,若是等自己占据了包括河内郡站内的司隶后,司马家在这里的势力,也都会被自己连根斩除。
“贾逵老而持重,必定会在长安有所布置,而司马懿新晋掌权,一定想要立功傍身,好让他在曹魏那边,占据关键位置。”
“但我军势众,军士战力又强,司马懿必定不会来偷袭我们。大不了,他绕过我军大营,突袭我军后方补给线路。”
分析到这里,马良的话让士颂想到什么。
“若是如此,他故意让苏则死守蓝田,就是为了吸引我主力大军的注意力。实际上,司马懿自己亲自率领曹魏主力战兵,绕路偷袭?”
马良微微点头,说道:“主公,后方诸葛均、贾穆二人,年纪不大,尚缺经验。他们在武关清点粮草,若是在运输粮草的路上,遇到了司马懿的突袭,确实有危险。”
“不对,不对。”
士颂却摇摇头,说道:“这次我进军关中,派出去的哨骑,人数不少。周围各处都探查清楚,并未见曹军异动,就算是司马懿,也不可能把部队藏得这么好。”
“而且若是他人数少了,就算是绕过我军大营,也未必能轻易拿下我军的运粮部队,反而会陷入我军包围之中。”
就在这时候,伊籍带着新的消息走了进来。
他现在掌握暗组情报信息,本来早就休息,但士颂半夜睡不着,起来查看了最新消息后,还特地问过他,有没有什么被忽略掉的曹军消息,他只能再去整理信息。
也就在这个时候,一道新的消息传来。
“徐晃将军,已经率军进入子午谷。子午谷两侧,我们的探哨已经探查清楚,并无埋伏。”
士颂本能的嗯了一声,随口问到:“甘宁将军走祁山,夺陈仓,那边进展如何?”
“尚无消息。”伊籍也很自然的回答。
“那一路人马,路途较远,虽然曹魏在右扶风一郡,已无大军驻守。但甘宁李严二位将军,统领军队出汉中,走山路而来,想必信息偶有滞后,也属正常。”
马良也点头道:“只要后面,不耽误我们合围长安,便无问题。”
就在此刻,帐外一阵狂风呼啸而过,将周围的篝火都吹熄了几处。
士颂猛然站起身来,握紧拳头,咬牙说道:“完了。”
他终于是想明白,自己担忧的是什么了。
司马懿用兵,最大特点便是其疾如风,不动如山。
面对多智近妖的诸葛丞相,他不动如山,硬是靠地大物博的后勤,拖垮了诸葛亮的身体。
但他还有一个经典战例,便是突袭上庸,擒斩孟达。
当时诸葛武侯第一次北伐,连战连胜,关中震动。
孟达在上庸,本来就拥兵自重,麾下十万大军,联络诸葛亮,准备响应。
结果司马懿事先得到消息,昼夜不停,连续八天急行军,兵临城下,打了孟达一个措手不及。
完全没有准备的孟达,都来不及安抚和整顿自己的部队,司马懿这边就开始强攻了。
数日之后,内部生乱的上庸城,就被司马懿攻克,孟达被擒,斩杀之后,传首京城。
现在,司马懿正跟着贾逵,率领五万战兵南下了。
士颂忽然想到一个可能。
若是贾逵和司马懿的部队,没有直接来长安,而只是派人送来几杆旗帜,又如何?
在得知有楚军出汉中,攻陈仓的消息,他司马懿完全可以从曹魏控制范围内行军,直接进入右扶风,以优势兵力,对甘宁和李严的部队,进行奇袭。
不论是自己这边,还是甘宁李严那边,都没有想到曹军会做出这样的举动。
毕竟,就常理来说,曹军不救长安城,反而去攻灭楚军偏师,是不明智的行为。
更别说,山高路远,还需要绕路,这就更加不明智了。
但是从司马懿的角度来看,这种事情是可以做的。
若是进了长安城,加固城市后死守,看似可以多坚持一段时间,为曹魏在北方恢复实力,争取更多的机会。
但进入长安,也是一步死棋,再也没有辗转腾挪的空间了。
即便是收缩兵力,也不可能挡住士颂的大军,而且士颂还有其余两处进军的部队,扫荡关中各处城池。
最后,长安必定成为一座孤城。
若是这样,还不如不救,直接让关中的曹军退过黄河,集中所有兵马,沿着黄河一线防守。
但曹魏既然派出了援军,而且还有司马懿在援军之中担任副督都,曹魏那边,绝对就不是选择的这种方式。
而司马懿若是能通过奇袭,斩断楚国其余部队。
关中地盘上,愿意站在曹魏这边的人,或许心中又有别的想法。
另外,趁着士颂分兵,剿灭楚军有生力量,怎么看也是聪明的做法。
即便是后面情况不妙,那时候,再想办法退入坚城之中也行。
而且现在长安城内,还有人带着部队在防守不说,楚军都没有攻到长安城下,楚军现在还被拦在蓝田。
坚持一段时间后,甚至可能是苏则带着人退回长安,和长安守将杜挚合兵死守,楚军也不可能轻易拿下长安。
只要司马懿行动够快,他就能先击溃甘宁李严的部队,然后再破徐晃走子午谷的部队,然后带着这两场胜利的威势,来援长安。
同时,再让东面守在洛阳的钟繇和李典也派出部队来援。
那时,就是曹魏这边,三面夹击士颂的局面了。
不说大败楚军,但守住战线,保持对峙的局面,还是有希望的。
“快,速速飞鸽传书甘宁,徐晃二部,就说曹魏援兵,可能不在长安方向,而是直奔他们去了,让他们一定做好防备。”
马良脑子一转,就明白士颂的担忧了,他心里默默盘算片刻,说道:“主公,除非那司马懿渡过黄河之后,就直奔陈仓而去。”
“就算是司马懿有这样的胆色,那领军的贾逵,会愿意听他的吗?”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士颂心说,司马懿的口才不差,说不定在过黄河之前,就说服了贾逵,也不是没有可能。
可惜,士颂明白得太晚,即便是飞鸽传书,也不能跨越时间线,让一支已经被杀得大败的部队,再次做出防备。
这边,甘宁和李严汇合之后,甘宁部的奋武军三万人马,再加上李严从益州镇军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战兵两万,共计五万大军,出了阳平关,进入关中。
为了完成扫荡地方,掌控地方的目的。
这支部队倒是没有高歌猛进,而是一步一个脚印,攻城,安民,整理文书库府。
在他们眼中,这些被占领的城池,以后就是自家的地盘了,自然要好好治理,安定人心。
而陈仓这里,曹军早有布置,特地新修城池关隘。
这次,倒是没有郝昭守在这里了。
相反,郝昭还在甘宁的队伍里面,帮着甘宁分析,要如何拿下这陈仓。
更是主动请缨,想要在攻陈仓时,作为先锋。
也就在这个时候,连续行军多日,忽然出现的贾逵和司马懿的部队,犹如神兵天降,打了楚军一个措手不及。
当时楚军正在全力攻城,和陈仓守军激烈交战时。
忽然,楚军两翼,出现了两支曹魏援兵。
司马懿带着曹仁长子曹泰,还有张辽族兄张汛、张辽长子张虎这一对叔侄,率领两万人马,冲向楚军左翼。
贾逵这边,以王双为开路先锋,夏侯廉、夏侯楙叔侄二人,带领夏侯家的曲部,护卫在他身边,也率领两万人马冲击楚军右翼。
最后还有一万人马,在荀攸长子荀缉的带领下,压住阵脚,缓缓向楚军身后移动,其目标,赫然是楚军后营的粮草辎重。
这支部队,与其说是想要包围楚军,还不如说是给楚军压力,让楚军知道,若是现在还不后撤,就会被曹军包围。
典型的攻心之举。
“鸣金收兵!”李严看出问题,立刻下令收兵。
甘宁不服,现在正在攻城的部队,都是他麾下儿郎,若是这样撤回来,白白损失人马不说,这陈仓城又能重新布置城防,后面再攻,还会继续损失大批人手。
“将军,曹魏援军没有去主公那边,而是来奇袭我军,我军若是不退,和敌军血战一场,对大局不利啊。”
配给甘宁的奋武军谋士邓芝,也立刻劝说。
“我军攻城已久,体力消耗不少。敌军突然袭击,出其不意,又气势如虹。若是血战,敌军内外夹击,我们就危险了。”
甘宁一脸不屑,说道:“哼,现在后撤,就来的及吗?不死战一场,把敌人打退,就想要退走,怎么可能?说不得,还得留下断后掩护的部队。”
“那也比全军覆没的好!”邓芝寸步不让。
“兴霸将军,你看清楚了,来的是曹魏主力战兵,实力和我军不相上下,一场血战之后,我们即便是胜,也是惨胜。”
“那时候,我们也没有实力扫荡右扶风了,更别说去和主公在长安会师。”
他倒是顾及甘宁的面子,没有直说可能打不赢,可能会被曹军消灭。
想到现在情况紧急,他顺着甘宁的脾气性格,继续劝说。
“还有,若是败了,这三万奋武军且不说,李严将军那里的两万益州镇军丢了,汉中怎么办?若是曹魏分出一支人马,插入汉中,对主公整体战略造成的影响,又如何算?”
“将军是识大局之人,我们绝不能在这里意气用事。率军后撤突围,返回阳平关固守,后面主公得知消息后,必有安排。”
“我们还是留下有用之身,以待反击之时。”
邓芝的话,说动了甘宁。
没办法,甘宁只能带着部队开始后撤。
关键时刻,川中勇将阳群,自告奋勇,担任断后任务。
但曹军这次的突袭,果决异常,楚军想要全身而退,可没有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