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豪华的马车中,杨弘有些后悔,他怎么就一下提出了这样的建议了呢?
真是财帛迷人眼,他的脑子之中被财富迷惑了自己的头脑。
这个活不好干,卷款潜逃并不是他杨弘的作风,他杨弘讲究的是双赢,即完成仲王的任务,又可以为自己赚上一笔“辛苦费”。
他开始仔细盘算起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事情了。
杨弘的队伍很快来到了董仲颖的营地之中,他的队伍几乎没有受到什么检查就被允许进入了。
因为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支队伍不是来打仗的,而是标标准准的使节队伍。
这样豪华的使节队伍可真是太少见了,护卫骑着骏马和穿着闪亮的盔甲,拿着华而不实的武器。使节坐着装饰豪华的马车,插着代表使节的旗帜。
董仲颖很快就接见了杨弘,才能够某种意义上说,他对于杨弘的感观也是很不错的,他目前队伍中的几个舞女可是杨弘赠送的。
甚至他对于杨弘的马车上究竟有什么好东西更是好奇,能够配得上如此宝车的,自然是不错的美女了。
董仲颖并没有邀请很多人,只请了李肃作陪。
除了李肃之外,帐中只有张辽和作为记录的王粲了。
“现在天下承平,不知秦王为何屯兵于此处?”杨弘看到董仲颖心情不错,先问出了自己此行的目的。
董仲颖很诚实的回答了这个问题:“我到此处是为了讨伐刘备。”
“现在刘备已经被讨伐,秦王您的军队何故还在此处?”杨弘看到秦王没有发怒,他又继续问道。
“众位将军随我征战许久,这一次讨伐刘备大胜,我请众位将军在此看歌舞。”董仲颖再一次诚实的回答了这个问题。
杨弘哈哈大笑道:“秦王好雅兴。”
他对于董仲颖的话语一个字都不相信,但是他一定会装作很相信的样子,以免自己触怒于秦王。
董仲颖拍了拍手,来了一队乐师,很快音乐就响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一队舞女也上了场,领头的两个赫然是过去杨弘送给董仲颖的。
“你看,我的舞女训练的不错吧,带头的两个还是你过去送给我的。”董仲颖对杨弘说道。
杨弘听完董仲颖的话语,笑着说道:“那两个粗鄙之人,在秦王您的治下,竟然有如此的舞姿,过去孙膑也不过如此。”
董仲颖听到杨弘的话语,哈哈大笑,有些得意。
看到董仲颖高兴,杨弘又接着问道:“不知道秦王在此处的军队何时回归,沛县地方经历了多次战火荼毒,恐怕无法支撑大军。”
董仲颖还没有回答,李肃插嘴说道:“喝酒,喝酒。在这高兴的场合为什么要谈公事呢?”
杨弘一口将酒喝下去道:“仲王对于秦王您驻军的事情有所不安,特地派我过来造访秦王,这是我的公事,如果我的公事我没有完成,我实在心中难安。”
听到杨弘的话语,李肃说道:“这就是仲王的不对了,仲王在寿春的驻军也不少。为什么仲王可以在寿春驻军,而我们就不能驻军在这里呢?”
李肃说完这句话,眼睛一直盯着杨弘,然后补充道:“天下间没有这样的道理。”
听到李肃的话语,杨弘一点也没有生气,李肃可是唱白脸的。他并没有继续对李肃说话,反而转向了应该唱红脸的董仲颖。
“秦王,您的威望天下皆知。”杨弘并没有将自己的话语说完,他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董仲颖的名声太大,驻军太多他心里不踏实。
董仲颖听完李肃的话语随便找了一个借口补充说:“我在这里只是为了和袁术一起围猎的。”
董仲颖说完这句话还尴尬的笑了一笑。天地良心,他的确对袁术没有更多的想法,按照鲁肃的建议,他只是揍刘备一顿来威震天下的。
董仲颖说完这句话又接了一句:“现在公事说完了,我们可以说私事了。”
杨弘听到董仲颖的话语站了起来,拱手说:“秦王您有什么吩咐?”
杨弘知道,正戏要来了。
董仲颖也同样站了起来,正色对杨弘说:“我想请你或者公路送我几个人,如果你们愿意的话。”
董仲颖想到杨弘上次送他的舞女和这一次华丽的车仗,隐晦的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杨弘的脸色有些变了,他没有想到董仲颖的胃口这么大,竟然想要让袁术将刘备等人交出。
如果不交出的刘备等人的后果,董仲颖也已经说的很清楚了,那就是“围猎”,更为通俗的说法就是“战”了。
杨弘明白,自己的任务基本完成了,他已经很清楚的知道董仲颖的目的了。
于是他站起身子对董仲颖说道:“今天我见到秦王,无比的高兴,现在我的使命已经达成了,需要向仲王复命了。”
他让人送来了一个小匣子对董仲颖说道:“这是过去司马穰苴所写的兵法原本,仲王好不容易才从民间寻得,这样具有意义的物品,还是请秦王保管吧。”
董仲颖摆了摆手说:“这个礼物太贵重了,我不收。”
杨弘的冷汗下来了,董仲颖连礼物都不收,这代表着董仲颖的决心很大,他必须要将这样的情况带回去。
“秦王,我还有一事相求?”杨弘说道。
“哦?是什么事情?”虽然董仲颖没有收杨弘的礼物,但是至少他觉得杨弘的心意到了。
“请秦王修书一封,让我带回。”杨弘试探的说道,有了这封书信,没有人可以指责他没有完成任务了。
至于给秦王的礼物,他就可以勉为其难的收下了,毕竟送出去的礼物哪有收回的道理。
“仲宣,你就替我回书一封吧。”董仲颖吩咐说,“就根据刚才我说的话语。”
王粲根据秦王的意思,写了一封简单的书信,请董仲颖过目后,交给了杨弘。“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备遁走,今治麾下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