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非得在养心殿打?
那是他的院子!他的宫殿!大家里的小家!
一天到晚不是上刑就是打人,打得噼里啪啦满地血,弘历也不嫌晦气?
慎刑司这个玩意讲了二十多集,就光使阿箬身上了?
“用力打!”李玉瞧着给自己上过刑的院子成了给别人上刑的院子,心里美滋滋的,面上摆着一副为公办事的表情,开口为劈棍子的侍卫们加油鼓劲。
弘历丝毫不在乎自己的小院子做了小刑场,淡然落笔,批复奏折。
毓瑚悄悄上前禀报:“皇上,双喜已经招了,冷宫毒蛇的事是他做的,也是贵妃收买马憨子,在娴妃饭菜里做的手脚。”
(章总大喊:“胡扯!你们打人的时候朕看了,都堵着嘴呢,能供出什么?”)
“砒霜的事,他们吐口没有?”弘历只在意这个。
砒霜?
章总不解。
他不是不解弘历在意这个,而是不解写本子的为什么要强调弘历在意这个——
砒霜是江与彬私自夹带,如懿自己要来吃的,严格来说,她是服下砒霜,陷害他人。明明高曦月下毒害她是板上钉钉的事,却非要让弘历执着于谁害如懿吃了砒霜,若是从高曦月这儿查不出来,岂不是又要连累他人?
章总认为,如懿非要服下砒霜,或许就是为了与海兰吃朱砂对冲,她吃了砒霜才出来,便是她靠自己出来的,而非领受了海兰的恩惠,虽然这个理由真的很离谱,但吃砒霜的用处到这里结束便够了,剧情里却让弘历一再翻出来,只要观众但凡用点脑子,就会觉得如懿不占理。
明明可以光明正大地打败高曦月,为什么非要走造谣污蔑的路子取胜?
这样一来,如懿不是一下子就从占理的人变成了跟高曦月一样诬陷别人的反派了吗?要紧的是,高曦月确实没做过,砒霜的事不可能诬到她头上,那么接下来弘历是不是又得去查?以宫中查案的水准,又不知道哪位无辜人士要卷入其中倒大霉了。
编剧本应规避这件事,却主动点出来,甚至带了点自豪。
他隐约怀疑,编剧非要留下这句台词,就是为了展现弘历对如懿的关切,全然不顾别的了。
……
“砒霜的事,他们吐口没有?”
听到这句疑问,原本自信的毓瑚顿时又矮了一截:“这个还没有。”
弘历当即下令:“毓瑚,你去慎刑司,亲自盯着双喜,务必问个清清楚楚,不能有一丝遗漏。”
“是。”
(章总不解:“双喜在慎刑司?那李玉盯着打的是谁?”)
他又不是没见过阿箬受刑的样子,被捆在受刑架上,鞭子烙铁什么都敢上。而李玉盯着的人,则是被乱棍棒打,还堵了口。搞半天这些捆在外头挨打的人里没有双喜?那拍这个干嘛?就为了让观众看看有人挨打?那为什么不让人看看被捆在慎刑司的双喜呢?
章总不由得询问白脸:“这又是你说的镜头艺术?”
“这是一种叫作‘蒙太奇手法’的镜头艺术,先拍摄其他人挨打的画面,让人以为打的是双喜,实际上双喜本人在慎刑司经受酷刑,为了不让观众直面酷刑画面,就以有人被棒打来暗示……算了我编不下去了。”白脸扶住额头,“我不知道他们在拍什么,这种误导观众的拍摄手法,谁看了都不能忍。”
“也就是说,一顿乱拍啰?”章总冷笑一声。
但随之而来他所产生的情绪,则是疑惑不解。
这部《如懿传》看起来真的是一部精心制作的作品,大家的衣服虽然错漏百出,但乍一看还是有种努力考究过的气质,虽然真的很丑,和他素日常见的发型服饰也不一样,但他能看得出这些人的努力。既然已经这么努力了,为什么在这些与剧情有关的镜头里却一顿乱拍?这种矛盾的手法实在是令人迷惑。
……
等弘历对毓瑚嘱托完毕,天又黑了。
整个三十一集,还没演完一半,剧情就已经在白天和黑夜中疯狂地转换了好几个回合。在弘历回宫前,金玉妍暗示素练,说要对高曦月下药,把她毒成一个疯子;随后,内务府就给咸福宫送去了有问题的安息香,茉心毫无察觉地为高曦月点上。但是,等到弘历派人捉拿双喜进行审讯的剧情结束后,镜头再次来到咸福宫,高曦月跪在地上拜佛,一听到茉心推门的声音,就吓得跌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