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周怀安也在考虑做点什么?
只是思来想去,总觉得现在这个时间还不妥当,还得再缓一缓。
马上就要高考了,能明显的感受到风气越来越好,再过一段时间,想来要做点什么应该会更容易一点。
今年是下乡回来之后,在京市过的第一个年,苏清雪也不想太过于敷衍。
哪怕距离过年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也在考虑该准备些什么东西了。
找了一个周母带着龙凤胎出去玩的时间,苏清雪和周怀安两个人一起去了百货大楼,还是去的京市最大的那一个。
平时买东西的时候,随便在距离家不远的供销社就能买到,想着过年需要准备的东西很多,干脆就直接来了百货大楼。
两人各自骑了一个自行车,担心买的东西太多不好拿回来,毕竟也不能光明正大的收进空间里。
这个百货大楼,苏清雪还是第一次过来,哪怕还没到过年的时候,里面的人也特别的多,百货大楼里面的物资都是堆的满满当当的。
只能说第一百货大楼,不愧是第一这个名字,最起码里面的东西确实不让人失望。
家里每个月定量的粮食刚刚好够吃,但是过年肯定会来客人,趁着现在干脆就一起买了。
也没有买太多,就买了20斤,剩下的她准备把空间里面的那些粮食拿出来。
马上就快不缺粮了,以后想买粮也用不着粮票,以前地下室收的那些粮食也可以拿出来,慢慢的把它们用了。
苏清雪打算把空间里面的粮食现在用了,等到粮食买卖自由的时候再重新买新鲜的粮食收进去。
虽然没有仔细的清点,但是大概的看了一下,空间里面的粮食不少,有不少是原来苏家地下室收的,还有是苏家老宅子那边的粮食砖。
那些粮食砖,苏清雪不打算自己吃,收的时候就已经不知道放了多少年,更别说硬邦邦的,现在又不缺粮食,没必要让自己有苦硬吃。
要是收的粮食大概也有个上万斤,也够家里吃个几年的。
百货大楼里面特别的热闹,进去以后真的可以说是人挤人。
大米买了20斤,看到边上的面粉也买了20斤,原本不打算买玉米面的,但是看着那玉米面磨的特别的细腻,没忍住,干脆也买了20斤。
玉米面和面粉一起蒸馒头,面粉多放一点,再拌一些红糖进去,蒸出来的馒头也挺好吃的。
看到另外一边的糖果糕点,也去买了一些,鸡蛋糕,鱼饼干,绿豆糕,这些东西不能久放,也就各买了两斤,准备留着给孩子们吃。
能够久放的各种干货倒是买了很多,百货大楼物资丰富,不单单是山里面的山货,连海里面的各种干货也都有。
苏清雪看到那些海鲜干货,想到这个时代的珍贵海鲜又便宜数量又多,觉得有必要往空间里面多囤一点。
几十年以后那些珍贵海鲜,有的想吃都吃不到,毕竟有的变成了保护动物,有的纯粹是没有那么大个,捕捞干净,剩下的都是小个。
悄悄的和边上的周怀安说了一下,哪天两个人有空的时候去一趟津市那边。
找个机会悄悄的去一趟海边,自己驾着船出海,反正空间能收取方圆五米内的东西,收不到的也能买。
那边有很多捕鱼为生的渔民,悄悄的买个几千斤还是不成问题的。
周怀安点头,“行,都听你的。”
周怀安虽然不理解,不理解媳妇为什么要屯在空间里,毕竟现在越来越好,以后想买什么东西也越来越方便,但是也没有反对,觉得花一点小钱让自己媳妇高兴一下,也不是什么大事。
苏清雪满意的点了点头,在一楼买了一些,家里用得上的东西,包括各种调料和各种卤煮需要的大料,然后往二楼走去。
过年肯定是要买新衣服的,家里的几个孩子一人买一套,虽然自己做的也挺好的,但是家里人太多了,想想还是算了。
一上二楼就发现里面的人特别的拥挤,二楼专门卖一些贵重物品,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手表,成衣,甚至还有一小个柜台卖金银首饰,难怪这上面人那么的多。
苏清雪和周怀安在这里面挤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把自家公婆和自家父母还有七个孩子,甚至连顾外公还有顾爷爷夫妻俩的衣服都买上了。
成衣虽然不用票,但是价格相对来说贵了两倍都不止,好在买到了合心意的衣服,钱多花了也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