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旁观者清,高明身在局中难免无措,而作为好友,某出面指点一二,也是应有之举,皇后如此盛情,愧不敢当。”
可此话一出,长孙皇后还没来及说些什么,李二陛下却率先面露不喜,怒视李斯文。
这小兔崽子啥意思,高明与观音婢日渐疏远,还是他的错了?
一对龙眸狠狠瞪向李斯文,敢在皇后之前冷笑一声:
“嘿,某说你小子怎么张嘴就来,高明那是行程忙碌,烦心事缠身么?分明是身为储君应当面对的考验!”
“知不知道,高明可是未来的天下共主,万民之君。”
“若不在年轻时多加培养,让他早早有些心得体会,等将来某天突然重任在肩,面对错综复杂的朝中政事时,高明还不焦头烂额?”
长孙皇后虽然心疼儿子,但也觉得自家二郎此言在理,玉不琢不成器,高明既然是块储君的料子,志向也在那里,就应当经受住考验。
见自家爱妻面露理解之色,李二陛下心中转喜,紧接着又道:
“若将来高明登临大宝,群臣、百姓都要以他为首,听他的旨意做事。”
“若是高明这个拿主意的,在面对艰难险阻时,却是一副束手无措的样子,朝中臣子要如何看他,天下百姓又该如何自处?”
仗着有皇后撑腰,被狗皇帝强压着加了半天班,憋着一肚子火气的李斯文正愁找不到借口,而今皇帝撞上刀口,也算合他心意。
咂嘴摇头,长叹一声:“陛下此言差矣,人在什么年龄就该做什么样的事,揠苗助长有弊无利。”
不等皇帝辩解,李斯文紧接着又道:“夫子有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如今高明年仅十五,还是少年心性,略显纯真,若让他过早见识到大人间的腌脏事,只会让他质疑一身所学,逐渐走向极端。”
有话要说的李二陛下当即闭嘴。
自己说的再天花乱坠,让观音婢理解,也没李斯文嘴里的实例来的正确。
正如李斯文所言,自贞观四年,高明代自己处理朝中诉讼之事后,便渐渐变得沉默寡言,心事也愈发沉重...
“啧...”
李二陛下心里难免动摇,难不成...高明前段时间的心病,还真是自己的锅?
意识到这点后,李二陛下也不再试图狡辩,朝李斯文这个乱臣贼子冷哼一声后,扭头对正朝着自己嗔怒的观音婢讪讪一笑。
朝廷上他是皇帝,一言九鼎,谁的面子都可以不给。
但下了朝,他只是个关心家里长、家里短的孩子父亲,现在孩子妈给孩子打抱不平,他怎么说都是错!
见自家二郎低头专心吃饭,不会再插嘴后,长孙皇后满意点头,重新接过了话语权。
先是低头回忆了一番高明的前后转变,而后便若有所思,温声细语的对李斯文郑重嘱咐道:
“高明这孩子从小就亲近本宫,他的性子如何,本宫自是清楚,说是宽厚却多了些不必要的仁慈,手段也难免有些优柔寡断...”
“之前本宫还担心,高明掌权后要受一肚子窝囊气,但如今,高明身边有你这个至交帮扶,倒也算不上什么问题了。”
“等将来,你俩君臣两不疑,上下协力,本宫倒也能安心。”
李斯文只笑着点头,根本不做回应。
有了皇后这句话,等将来,皇帝再动易储心思的时候,就要再三犹豫行不行了。
可高明的忧愁是解了,皇后又顺手给自己埋了个天坑,顶着当今圣上的面,说自己要做将来皇帝的忠臣?
放别的朝代,或者说今天换成别人,这事都好说。
可架不住自己便宜老爹这个前例,当年在玄武门之变前,李绩也是这样跟李二陛下表决心的...
李斯文正琢磨着该如何回应的时候,李二陛下悄悄抬头,斜瞄他一眼,心中冷笑不止。
将来让这小子独揽朝纲,位极人臣...那就等着高明委屈巴巴的,跑来延思殿找咱俩诉苦吧!
李斯文连自己的面子都不给,对高明...只会更加过分!他都敢作诗嘲笑高明瘸腿,还有什么不敢干的!
就高明那软性子,准得天天被骂到掉眼泪!
而且...皇帝心里估摸着。
就以这小子表现出来的霹雳手段,冷血心肠...
等他将来真正看清了世家的丑恶嘴脸,八成会拎着金装锏上殿大开杀戒,杀到高明跪在地上求他那种——
斯文你就歇歇手,给朕留几个能用的臣子吧,再杀...再杀朝里就没人办事了!
一想到这种可能,李二陛下就忍不住的倒吸一口凉气,娘嘞,那块免死金牌给得早了!
要知道,直到今天,辅机欠他的八百万生熟铁赔款都还没凑齐,保不齐这小子心里憋着坏,等哪天有空就杀上门讨债!
再次想起八百万斤这个让人头大的天文数字,李二陛下只觉得心头一梗。
每年将作监从关陇铁坊购买的精铁,数额都不足一百万斤,可这小子一张嘴就是八百万斤!
八百万斤呐...
怪不得辅机宁愿卧病在床,饱受折磨,也不愿低头说句软话。
哪怕是没什么大用的生铁,就这么个庞大数量,也得掏空长孙家的几代家底!
就在李斯文与皇后各怀心思,交谈甚欢;李二陛下心事重重;
晋阳几次想要偷跑到姐夫那里撒娇;长乐心累的再次按住晋阳肩膀,婉言打消她去添乱的想法;孙紫苏若无旁人的专心干饭...
殿中状况一片乱中向好的氛围下,窗外突然传来阵阵急促脚步声。
与此一同传来的,还有女官厉声的呵斥——‘来者止步,何人竟敢擅闯禁宫!’
话音未落,在场众人皆是心头一震,脸色剧变。
深夜来者目的只会有两种。
一者是城中哪位朝廷命官遭遇不测,比如突发病症,不省人事,府中家仆冒死前来通知,并且还要运气极好的,躲开所有禁卫的巡逻路线。
或者...是有人包藏祸心,想要趁夜色掩护,杀王刺驾!
但这里可是皇宫深处,周遭有数不清的左右千牛卫、左右监门卫日夜把守,闲杂人等走到一半就会有专人拦住,询问来意。
更不要说,对方直指皇后寝宫,陛下也恰巧留在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