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两口愣了片刻,齐刷刷看向累得坐在板凳上还在喘气儿的刘红梅。
那大高个儿,那带着点肉的、白里透红的脸……
他们寻思,除了实在刨不到吃的那三年灾荒以外,这些年他们也没哪儿亏待刘红梅吧?
至于他两……
要说累,还真没有开荒那些人累。
“舒姣啊。”
刘大梁点了旱烟,“吧嗒”两口,“我知道,你是想照顾我们一家。只是这些东西,太珍贵了。你爹的朋友,肯定费了大力气才把东西弄过来。”
“我们混着吃,不像话。”
说着,刘大梁眼神微沉,“还有,你最好尽快让你爹的朋友,把你的身份改改。”
“否则你养得面色红润,精神十足,在村里也不是啥好事儿。”
村里都是什么形象?
面朝黄土背朝天,灰头土脸,衣服缝缝补补又三年,虽说不似饥荒那三年一个个鸟面鹄形,但也没好到哪儿去。
毕竟一年到头见不到啥油水的人,身上能长几两肉?
舒姣现在什么身份?
坏分子。
一个下乡来改造的坏分子,你养得跟城里富贵人儿似的……再看看隔壁村下放来的读书人,这会儿都瘦成啥样了?
这一对比,指定要出事儿。
“都弄来了,总不能不吃,放在那变烂吧?”
舒姣语气轻柔,“我一个人吃,又得吃到猴年马月去?”
其实就冲刘父刘母对原主的好,搭在一块儿吃点好的真无关紧要。
毕竟面米什么的,舒姣弄来又没费什么力气。
再加上!
她确实也需要刘大梁面上抗锅。
要是哪天被村里人发现他们吃肉之类的,也能推到刘大梁头上去。
否则她也不会让刘大梁去把东西扛回来。
“更何况,”
舒姣低声似有些不好意思的说:“这些天您也看到了,洗洗补补这些活儿,我实在是不拿手。还得劳烦婶儿帮忙呢。”
二人就这么说了好几轮。
到底刘大梁说不过舒姣,张了张嘴还没寻思个推辞理由,就见舒姣塞了块糖进刘红梅嘴里。
甜滋滋的。
刘红梅笑得眼睛都微眯起来,手头还捏着舒姣给的肉干。
然后她两就跑了。
老两口面对十几袋子的东西,面面相觑。
最后赶紧收拾出新棉絮和毛毯,给舒姣铺了新床,又把粮食塞地窖里,一折腾已是大半夜。
托舒姣的福,刘家也算是过上好日子了。
舒姣也闲了。
好东西没少吃,屋里大大小小的事她又半点都不用上手。
张翠翠和刘红梅就麻溜的收拾妥了。
她只需要打着“造广播”的幌子闭门折腾,偶尔教刘红梅读书,再跟她一块儿时不时说两句甜言蜜语哄哄刘父刘母。
刘大梁和张翠翠每天一回家,就瞅见俩孩子躺院里晒太阳。
瞧见他两,就眼巴巴的望着,神态就像复制粘贴似的。
刘大梁、张翠翠:……
咋感觉自己养了俩女儿?
舒姣进刘家还不到半个月,就已经融入得相当完美。
又过了一阵儿,舒姣打着“买书”的旗号又离开村子,去找了周明。
“有岗位的消息吗?”
听到这话,周明才想起舒姣是谁来。
他“嘶”了声儿,“这个嘛……确实是有,而且相当不错。县里供销社有个售货员的岗,但你知道,现在岗位不好找。”
所以,很贵。
“多少钱?”
舒姣问道。
售货员,在这个时代算是铁饭碗,也就是所谓的八大员之一。
月工资26,算不上高,但胜在稳定,且还有点儿小地位。
“这样好的岗位,怎么会空出来?”
舒姣又问。
“我先给你说说情况吧。”
看舒姣毫不在意的样子,周明知道她是个有钱的主儿,便先给她端了杯水,“这个售货员得病走了,本来她女儿要接班的。”
“但她女婿工作调动,要去省里。她女儿要跟着去,这个岗位就空了下来。”
“她不要钱,她要十条小黄鱼,到时候进省里好搭关系。”
“一个县的售货员,十条小黄鱼?”
是这个物价吗?
舒姣都有些迷茫了。
“哎哟喂,您觉得贵了?”
周明笑了声儿,“以前可能会便宜点,现在岗位少。您也知道,这年头在城里没工作,就得下乡来。”
“那些个读了大学高中的少爷千金,家里有钱的,为了把他们留在城里,啥招都敢使。”
所以工人岗的价格,这不就水涨船高了吗?
行情就这样。
舒姣眼眸微眯,开始思考。
眼下距离东风来临,还有四、五年。
她是不准备在这边多待的,所以走之前要给刘红梅暂时留一条路。
等东风一来,便叫上刘红梅上船搞钱……
舒姣:“可以。你能做主?”
“那咋可能?这两天指不准人家都卖了。我得去县里帮你跑一趟问问才行。”
“行,三天后我再来。”
舒姣也没客气,丢了十条小黄鱼给他。
这么爽快的吗?
你不多问问?
周明都愣了,“你不怕我拿着小黄鱼直接跑了?”
这话听得舒姣嗤笑一声,“你眼皮子要是这么浅的话,这里轮得到你做主?更何况……”
她声音忽得低下来,幽幽道:“你也可以试试嘛~”
语气里的威胁,足以叫周明听得浑身发冷,毛骨悚然。
“您放心,我周明不是那种人。”
周明连忙说道。
“我当然相信你。”
舒姣轻声笑着,语气又温和起来,“不管成不成,之后我可以卖给你一批粮食。”
粮食!
粮食!!!
周明的眼神瞬间亮了。
他当然明白舒姣的意思,粮食就是帮她办事儿的好处嘛。
虽然还要他花钱。
但这年头到处都缺粮食,舒姣能搞来粮食给他,就已经是天大的人情了。真白送,他还怕舒姣要他的命呢。
“您手头有什么粮?有多少?”
周明小心的询问起来。
舒姣:“你想要什么?”
嚯~
这话!
他想要什么?
难道他想要什么,舒姣手头就有什么吗?
周明思考两秒,试探的又开口,“大碴子(大玉米粒)和高粱米行吗?”
他要粗粮。
粗粮更好出手。
那些大米面粉,好是好,太精贵了。这会儿人们大多还是以填饱肚子为首要任务。
听完他的话,舒姣就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