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这是侯爷让你给夫人挑的?”
红叶瞪了半晌,抬起头问顾十六。
顾十六不明所以,摸了摸后脑勺,道:“是啊,侯爷说把库房里最贵重的头面首饰找出来送给夫人。”
侯爷还一再强调彰显身份,要贵重要大气,足金的最好。
他费了好大的心思才挑出来这几套,没有玉石,没有杂宝,都是老字号的手艺。
红叶瞪了他一眼不说话了。
顾十六就明白这事没做对,但又不知道哪里没做对。
沈长乐笑道:“这首饰都有些年月了,也不是当下最时兴的样式,且看着像是上了岁数的女子戴的。”
顾十六“啊”了一声。
秦鸢笑道:“的确如此,不过我很喜欢,沈长乐,你待会儿回去时带着去炸一炸,中秋宴上我就戴这个。”
红叶吃惊地瞪大了眼睛。
顾十六迟疑着道:“不如小的再去库里寻寻,问问侯爷的意思。”
秦鸢笑道:“你这不就是按着侯爷的意思寻出来的?”
红叶也明白过来,笑道:“没想到侯爷也这么有心机。”
翠茗嗔道:“什么心机,侯爷那叫做……”
“叫做什么?”红叶逼问到脸上来。
“叫……叫做……”
翠茗想了想道:“叫做只喜欢贵重的。”
看着黄澄澄的一堆头面,秦鸢忍不住噗嗤笑出声来。
顾十六也笑了。
红叶叹道:“论起会说话,还是翠茗会说。”
秦鸢就笑:“最会说话还是得论十六。”
红叶就不出声了。
沈长乐走的时候,还专门拐到顾六爷的书房去议插画等事。
得知游玉渊潭诗集大卖,书海阁打擂失败反而让诗擂在京中扬名,流萤集被许多人预订之事,顾六爷兴致勃发,一口应承下来金陵才女的诗集插画,并拿出自个最近的佳作。
“这里还有几首新得的,你替我拿去录在诗墙。”
沈长乐看了看,赞道:“六爷的诗真是越来越好了。”
不过是随口夸赞,没奈何顾六爷当了真,问:“好在哪里?”
“这个,这个,”沈长乐被为难住了,道:“其实我也说不出好在哪里,只是读起来觉得更好了。”
顾六爷也没失望,皱眉思索半晌道:“也就是说更加合韵了。”
“对对对,”沈长乐连忙笑道:“六爷如今也不知忙些什么,很有段时间没有交稿子了。侯爷那些画……”
顾六爷道:“除了和徐家打官司,我每日都在琢磨写诗和作画了。”
沈长乐还没说话。
顾十六走了过来,道:“奴才给六爷宽个心。夫人已经安排好了,过不了几日,徐家就会将东西都还过来,六爷届时别忘了和推官去京兆尹登记。”
顾六爷惊愕道:“三嫂怎么就安排好了?之前三哥不是还说让我自个处置?我还正厌烦此事,想去寻三哥拿个主意,偏他这几日有空就和那个丑八怪一起喝酒。”
顾六爷喜欢美色,见到耶律贤勇就浑身起鸡皮疙瘩。
到现在也没记住人家的名字。
顾十六笑道:“小的本该早些过来说,只是前几日徐家也没什么反应,怕说了影响六爷提告。如今六爷也已经重新提告过徐家,这边的事情也办得差不离了,小的才敢来说,顺便提醒一下六爷别只顾着和徐家私下里和解,忘了在京兆尹府登记。”
顾六爷就问:“你们可是做了什么?”
顾十六笑得神秘。
“那晚在家庙,徐家人吓得不轻,夫人就安排小的相机行事。小的寻思徐堂被困在皇宫踢球,徐家几个儿郎都在赌场忙乎,徐夫人一个妇道人家,最是敬畏鬼神,就略施小计,吓了他们一吓,侥幸有些成效。”
沈长乐笑道:“真想不到十六兄弟还能做这个。”
顾六爷愣了一愣,拍案道:“我这三嫂可真是……”
真是什么,却又说不出来了。
沈长乐接了话:“夫人运筹帷幄足智多谋,非我等能料。比如说这次的女子诗集,夫人就安排的明明白白。听闻夫人写信给旧日闺中好友,让她在金陵起了女子诗社,选出了不少好诗,另外再收录几首南塘公子的新诗。这诗集岂能不大卖?”
顾六爷惊叹道:“原来三嫂竟然桩桩件件都安排好了。”
沈长乐笑道:“可不是么,六爷只需想着法子弄雅致些就行,闺中女子本就喜爱雅致之物彰显不同,如今有了金陵女子所起的流萤社,自然识字的都想买一本的。”
顾六爷喜道:“不知这些诗能否借我一观。”
沈长乐从袖筒中取出,递了过去,道:“小的本想回去寻人誊录一份再送来,好方便六爷插图。”
顾六爷道:“知你办事稳妥,我不过是想看看这些女子的诗比起三嫂的如何。”
一张张读过去。
顾六爷叹道:“这些女子的诗作也是难得了,但比起三嫂来,还是少了几分灵动雅致,有的用词雅致讲究,却又过于雕琢匠气,显得小家子气了些。”
沈长乐笑道:“毕竟咱们夫人是祭酒大人的女儿,家学渊源。”
顾六爷拿起一张纸读了又读,赞道:“此人的诗作虽然比不上三嫂的,但也是卓然不群了。”
沈长乐定睛一看,笑道:“原来是她,这位董小姐便是夫人书信往来的好友,这次的流萤社便是由她发起的,我听说她在姑苏一带很有才名。”
顾六爷道:“三嫂的友人自然也是好的,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知这位董小姐定的是谁家?”
沈长乐想了想道:“好像未曾定下婚事。”
顾十六笑道:“这事我知道,我听红叶说起过,董小姐的家境不佳,正在议亲,听闻她的父亲有意将她许给富商,董小姐不是很情愿,写信给夫人抱怨,夫人才想出这么个法子,也是想为董小姐扬名铺路的意思。”
沈长乐叹道:“夫人真是菩萨心肠。”
顾六爷听闻此言,拿着那张纸看了又看,神情很有些复杂。
顾十六道:“可不是么,夫人说董小姐若是美名在外,说不得有人会摒弃门户之见,愿意去董家提亲。董小姐也能多些挑选夫婿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