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如此,墨子还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是整个人类历史上,第一位创建了文、理、军、工等科目,并为平民开放的学校。
在那个以贵族为尊的时代,墨子创办的学校能让平民进入,已经不仅仅是伟大所能赞誉的了。
这与如今幽州开办的学校,提倡凡是本地百姓的适龄子女,皆能免费入学,且不分男女,所学也并非只有儒学一门,而是包罗万象,不正是在当年墨子创办的学校之上,更进一步吗?
当年墨子创办的学校,为春秋末期,战国初期的华夏大地培养了无数人才,史称“弟子弥丰充满天下”。
而张良相信,以幽州目前兴办学校的速度,以及几乎所有本地的适龄儿童皆能入学,数年或是十余年之后,整个幽州的人才必定井喷。
张良甚至从墨子的教育思想与幽州开办学校的教育思想进行对比,发现竟然惊人的一致!
墨子的教育思想提倡“艰苦实践、服从纪律”,而幽州的学校在新生入学之前会进行所谓的“军训”。
而幽州方面给出了为何新生入学前需要军训的理由:乃是通过严格的军事训练,培养孩子们艰苦奋斗,刻苦耐劳的坚强毅力和集体主义精神,养成良好的学风和生活作风,以及学习基础的知识和生活技能。
不正是在墨子的教育思想“艰苦实践、服从纪律”上进行了升华吗?
墨子在科学、数学、物理学上都有极深的造诣。
后世的西方,牛顿在力学上阐明了动量和角动量守恒的原理,提出牛顿运动定律;在光学上,他发明了反射望远镜;在数学上,牛顿分享了发展出微积分学的荣誉,证明了广义二项式定理。
牛顿因此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全才”,他在物理学和数学方面的发现,使科学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他也成为人类科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然而比牛顿早了两千多年的墨子,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体系的一整套科学理论,记载于《墨经》上。
墨子的力学理论被赞誉为牛顿惯性定律的先驱,比同时代全世界的思想超出了一千余年,是力学诞生和发展的标志。
墨子在杠杠原理上也做出了精确的表述,早于古希腊的伟大物理学家阿基米德。
在光学上,墨子亦是整个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进行光学实验,并记录在案,对几何光学进行系统研究的先贤。
就算说墨子奠定了几何光学的基础也毫不为过,至少在东方华夏的历史上确实如此。
墨子对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等进行了相当系统的研究,得出了几何光学的一系列基本原理。
但是遗憾的是,自墨子之后,很少有人继续深入研究先贤遗留的这些宝贵财富,最终让西方后来居上。
我们不禁自问,自墨翟之后,这两千多年,我们华夏的子民在科学事业上到底做了什么?
在所有人感叹牛顿的伟大之时,当我们华夏后人默默翻开《墨经》,不禁感叹,早在两千多年前,老祖宗们就已经留下了这些远超同时代的科学财富啊!
当然这与历朝历代的国情也有非常重要的关系。
先秦之时,列国纷争,百家争鸣,许多学说得以飞速发展。
当六王毕,四海一后,秦国实行依法治国,其他学说在法家面前只能黯然低头。
秦始皇焚书坑儒后,民间大部分有关墨家的学说记载被焚毁,只有秦朝的国库有积存,以及一些墨家的死士敢于偷偷私藏。
项羽攻进咸阳后,又是一把大火将整个咸阳烧成精光。
国家的典藏被焚毁,只剩下一些私藏留存于世。
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后,墨家则彻底走向衰落。
自汉代至清朝,历朝历代无疑都是推崇的外儒内法治国。
即表面上推崇儒家思想,但是实际操作上也依赖法家的思想,往往是儒法结合、儒法互济。
儒学重仁政,讲究以伦理劝导实施统治,便于教化万民。
法家讲法制,重在有功则赏,有过则罚,以富国强兵为己任。
而墨家则追求无差别的爱,讲究人人平等,其思想过于理想化,这在等级森严、尊卑有序的封建时代,与统治者的思想背道而驰,注定会被抛弃。
墨家的科技思想虽然先进,如光学、力学等方面的研究,而且墨家注重实用,强调技术和工艺。
这在世人看来,沦于技巧则属于末流,故而有奇技淫巧,无补于世的观点。
甚至在许多朝代,工匠还有自己的匠籍,“世袭永充而不能脱籍”。
所以即使墨家的思想还会有人传播,墨家的技术则几乎到了无人问津,渐渐被世人所遗忘的地步。
…………
幽州学校学习的科目中,算数与自然科学不正是包含了这些吗?
所以张良越研究下去越感觉岳飞就是先贤墨子的化名。
其实这是张良先入为主了,他与岳飞闲聊过,认为对方身负绝世才干,所以将幽州这些功劳全部算在了岳飞头上。
如果将岳飞换成史侯,他先同史侯进行交流,同样可能将史侯当作墨子。
“岳飞此名,我确实未曾在史册之上见到过,留侯所言对方不想让其他人知道自己的本名,也确实有这种可能。
只是在军事理论上能比肩淮阴侯韩信的,不过那数人而已!武安君白起已经威震天下,西河守吴子在徐州为官,孙膑据传跟在其后裔长沙太守孙坚身边,难道是先轸、孙武或是司马穰苴?总不可能是这个时代之后的人吧!”李广说到最后一句之时,已经自己都笑了起来,认为这个推测颇为荒谬。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后世之人?我怎么没有想到呢!还是被自己的认知所局限,既然这个时代之前的人能来,为什么后面时代的人不能来?幽州如今许多变革都是历史上未尝出现过的,或者出现后,也只是昙花一现,很快消失。”张良暗中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