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里,崔百户不禁缓缓点了点头,眼中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深深的赞赏之意,由衷地感叹道:
“原来如此啊,着实令人惊叹,想不到令兄竟然是这般大才!
老夫我虽说也算是饱读了好几本兵书,自认为对兵法略知一二,但却从未听闻还有这般精妙绝伦、令人拍案叫绝的计策。”
说到此处,崔百户微微眯起眼睛,眼神中满是好奇与探究,紧接着问道。
“不知小兄弟可否告知老夫,令兄究竟师从何人,又曾悉心拜读过哪些兵书呢?”
一旁的陈曹司原本一直静静地聆听着他们的交谈,此时听闻这一妙计的真正策划者竟是杜尚雷的二哥。
心中瞬间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强烈好奇,就像被点燃的烟花,迫不及待地凑上前去。
他满脸急切之色,追问道:“是啊是啊,小杜兄弟,快给我们讲讲你二哥的事情吧!
能想出如此厉害的计谋,想必他必定有着非凡的经历和渊博的学识,我们都好奇得很呐!”
众官兵稍作简单收拾,将战场略加整理,带上一些必要的物资,便准备与灵桥村的村民告别。
只见杜尚雷一马当先,骑在高大的战马上,英姿飒爽地为队伍开道。
双山县的一众官兵井然有序地跟在其后,浩浩荡荡地朝着丰水城的方向行进。
灵桥村的村民们扶老携幼,纷纷涌上桥头,为即将离去的官兵送行。
老人们拄着拐杖,目光中满是感激与不舍;妇女们手中拿着自家做的草鞋,往官兵们手里塞,嘴里还念叨着让他们路上换上;
孩子们则好奇地看着这支队伍,眼中闪烁着兴奋与崇拜的光芒。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颤颤巍巍地走到队伍前,双手抱拳,对着杜尚雷深深地鞠了一躬,声音颤抖地说道:
“多亏了各位大人的相助,才让我们村子免遭叛军的荼毒,你们的大恩大德,我们灵桥村的村民没齿难忘啊!”
杜尚雷赶忙下马,将老者扶起,说道:“老人家言重了,这都是我们分内之事。保护百姓,本就是我们护卫队的职责所在。”
一直站在村长身后的黑娃子,脸上带着担忧的神色,突然出声说道。
“哎呦喂,东边那山林的地形可复杂得很呐,道路崎岖蜿蜒,就像迷宫一样,要是贸然进去,那可真是凶多吉少,怕是会有不小的危险啊。”
大眼此刻正拉着一辆满载着叛军丢弃兵器的车子,走在队伍的末尾。
听到黑娃子这话,他不禁眉头一皱,转头瞪了黑娃子一眼,语气颇为豪迈地喝道:
“哼,难道我们还会怕了不成?身为护卫队,保护百姓、剿灭匪军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怎能因些许困难就心生畏惧?”
村长见此情形,心中一紧,赶忙伸手拉了拉黑娃子,脸上堆满了歉意,说道:
“大人莫怪,这孩子不懂事,说话没个轻重,您千万别往心里去。”
大眼不再理会他们,只是神色坚毅地一甩马鞭,带着身旁两名骑兵兄弟,朝着东边山林的方向奔去。
村民们望着他们渐渐远去的背影,心中都有些忐忑不安。
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担忧与期盼,不知这些勇敢的护卫队是否真的能够成功打跑叛军,让村子重新恢复往日的安宁与祥和。
那座桥上,一时间弥漫着一种紧张又充满期待的氛围。
一些妇女们忍不住小声地祈祷着,孩子们也不再嬉笑打闹,静静地望着官兵们离去的方向。
整个村子仿佛都被一种无形的情绪笼罩着,大家都在心中默默为护卫队祝福,希望他们平安归来,还村子一片宁静。
————
郭直见到双山县众人也是吓了一跳,当下不敢怠慢急忙组织人手,备下扁舟将他们几个首脑悄悄送入城中。
崔百户、陈曹司领着小少爷侯书禹,跟着大眼,沿着丰水城那古旧的青石街道,朝着县衙匆匆赶去。
一路上,小少爷侯书禹虽年纪尚小,却紧紧跟在二人身后,透着一股超出年龄的沉稳。
他好奇地打量着街边林立的店铺与往来的行人,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不多时,他们来到了一座颇具古韵院落,这是衙门口江师爷的宅院。
朱红色的大门半掩着,门口的石狮子威风凛凛,透着几分庄严。
大眼抬手轻轻叩响门环,清脆的声响在寂静的街道上回荡。
门“吱呀”一声缓缓打开,露出一张熟悉的面孔,正是江师爷。
江师爷身着一袭淡蓝色长袍,头戴黑色方巾,面容清瘦,眼神中透着睿智与温和。
他看到崔百户等人,脸上立刻浮现出亲切的笑容,赶忙迎了出来:
“崔百户、陈曹司,可算把你们盼来了。”
目光落在小少爷侯书禹身上,眼中满是慈爱:“这位想必就是侯县令家中的小少爷了,真是一表人才啊。”
侯书禹乖巧地拱手行礼:“江师爷好。”那稚嫩却又不失礼数的声音,让江师爷不禁笑出声来:“哈哈,小少爷真是聪慧过人,礼数周全呀。”
众人说着便走进宅内。
穿过一道精致的月亮门,来到一处清幽的庭院。
庭院中,花草繁茂,正中央摆放着一张石桌和几把石凳。
此时,一位身着素色长衫的男子正站在那里,负手而立,望着院中的景致。
此人便是杜尚清,他身形修长,气质儒雅,眉眼间透着与杜尚雷相似的英气,但更多了几分书卷气。
见众人进来,杜尚清转过身,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上前几步,对着崔百户和陈曹司抱拳说道:
“两位一路辛苦了。”
又看向侯书禹,微微弯腰,亲切地说道:“小少爷,你饿不饿啊,一路上辛苦吧?。”
侯书禹有些羞涩地笑了笑,小声说道:“杜伯伯,书禹不饿,一路上有崔伯伯他们照顾我,并没有多辛苦。”
众人在石凳上落座,江师爷吩咐下人沏上茶。
袅袅茶香中,崔百户迫不及待地说道:“江师爷、杜团练使,此次前来,诸多事宜还望与二位从长计议。
尤其是双山县眼下的局势,还有小少爷的安置问题。”
江师爷和杜尚清对视一眼,神色变得凝重起来,一场关乎双山城命运与小少爷未来的商议,在这静谧的庭院中徐徐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