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注释
[1]果戈理剧本《结婚》中的主人公,七等文官波德科列辛,他通过媒婆和朋友的撮合,答应同商人女儿结婚,但患得患失,内心充满恐惧,在举行婚礼前一刻跳窗潜逃。
[2]叶卡吉林娜是卡吉琳娜的全称。
[3]俄俗结婚时戴花冠预祝幸福。
[4]丁托列托(1516—1594),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画派画家,名作有《天堂》《圣马可的奇迹》《最后的晚餐》等。
[5]伊凡诺夫(1806—1858),俄国画家,在一些宗教素材的作品中,能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自然色彩的复杂性。施特劳斯(1808—1874),德国哲学家,认为耶稣是历史上的人物而不是神。雷农(1823—1892),法国宗教史家,着有《耶稣传》。
[6]彼拉多是古罗马巡抚,钉耶稣于十字架上,事见《新约全书·马太福音》。
[7]拉契尔,法国着名悲剧演员。
[8]见《新约全书·马太福音》第11章第25节。
[9]见《旧约全书·箴言》第29章第23节。
[10]康米萨罗夫曾打落凶手手枪,救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性命。
[11]见《新约全书·哥林多前书》第7章第32节。
[12]指宗教以外的教育。
[13]原文为英语。
[14]原文为英语。
[15]德国作家歌德名着《浮士德》里的女主人公。
[16]引用普希金作品《鲍里斯·戈东诺夫》中的话。
[17]原文是阿尔申,此处译作码,1阿尔申等于0.71米。
[18]当时开设在莫斯科的一家法国书店。
[19]原文为拉丁语。
[20]原文为英语。
[21]丹纳(1828—1893),法国文艺理论家、史学家、哲学家。主要着作有《英国文学史》《艺术哲学》《十九世纪法国哲学家研究》《论智力》等。
[22]这里指俄石,1俄石等于209.91升。
[23]国作曲家A.m.瓦拉基列夫的音乐组曲《李尔王》中的一支插曲。
[24]原文为德语。
[25]瓦格纳(1813—1883),德国着名作曲家、文学家。主要作品有管弦乐《浮士德序曲》,歌剧《黎恩济》《漂泊的荷兰人》《汤豪舍》《罗恩格林》等。
[26]原文为拉丁语。
[27]原文是英语。
[28]原文为英语。
[29]原文为英语。
[30]原文为英语。
[31]原文为英语。
[32]李斯基奇,当时塞尔维亚外交部长。
[33]米兰,当时塞尔维亚亲王,后当塞尔维亚王。
[34]见《新约全书·马太福音》第10章第34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