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公务员守则”规定地方官上每日分早衙和晚衙。
早衙从卯时(5点-7点)开始点卯。
晚衙从申时(15点-17点)进行。
坐堂时间约1-2个小时,其余时间不是在批阅文件就是到处巡视。
官员每十日一休,但遇到重要的突发事件(比如发生火灾,抢劫,土匪)必须及时出现处理。
在地方任职属于天高皇帝远,一般地方官的上班时间往往灵活多变。
特别像孙山这种一方父母官,整个地方的最高话事人,他要什么时候上班,什么时候下班自己说了算。
当然遇到重要事件,必须出面处理,要不然引起民变,第一个问责的也是孙山。
孙山看了看上班时间和下班时间,发现跟读书的时候大差不差。
规定什么时候上班,可没规定什么时候下班。
地方官因事务繁杂,实际下班时间往往会无限拖延,甚至休沐也无法保证。
特别遇到升堂处理案件,更是东家长西家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处理这种事件,花费的时间比处理公文还要多。
如果发生凶杀案件,那更是烦的要死。
甭管什么时候什么地点,破案率也是一个政绩考核点。
如果一个地方官上面悬挂着不少悬案,孙山的做官履历表就不要想多好看了,对往后的升迁也有一定影响。
身为一方父母官,无时无刻不祈祷在任期间平平安安,顺顺利利,风平浪静。
所以一般地方官在任喜欢贪污,不喜欢逼死人。
要是发生死人事件,往往亚历山大,对自己的前途有影响。
孙山想到自己这个县老爷,不仅要做狄仁杰,还要做居委会大妈,更要做孔子,还要做神农氏,甚至要做沈三万,一官多职,全方面的人才。
当然孙山肯定没办法向全能发展,只能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办。
而他只要掌控大局顺便做自己擅长的事。
第二天一早,桂哥儿伺候好孙山吃喝拉撒睡后,整了整孙山的穿戴,特别是官帽,必须戴得方方正正,以显孙山的威严方正。
桂哥儿乐呵呵地说:“山哥,你穿官服的样子真靓,民大伯和大伯娘要是看到你上堂的样子,肯定很高兴。”
不仅桂哥儿这么认为的,孙山也这样认为的。
自己穿上一身靓丽的官服,的确很靓仔。
要是孙伯民和苏氏看到自己在公堂上拍案叫起的模样,更是高兴了。
说到家里,孙山也甚为挂念,特别是小肥妹,也不知道听不听话。
不过看她的样子,多数不听话。抱一抱都觉得少一块肉,将来要是骂两句,说不定会离家出走。
哎,难为云姐儿了,生了个刁蛮小姑娘,天天对着她,怪不得瘦了那么多了。
孙山问道:“魏镖师是不是说后日离开?”
桂哥儿点了点头说:“是哩,魏镖师说后日离开,也会帮我们带信。魏镖师说山哥你放心,他一定会把信安排好,精心呵护,帮忙送回孙家村。”
魏镖师这么一说,孙山就有点担心了。
大小魏镖师脚头不好,害怕没办法顺顺利利。
哎,算了,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谁叫魏镖师所属的镖局是沅陆县最大的镖局,不找他们,找谁呢。
孙山弹了弹官服上不存在的灰尘,看准时间,便到公堂点卯,之后等到早上九点左右,开始人生的第一次升堂。
孙山端坐在公堂上,看着一排一排的官差笔直的站着,再感受到头顶上的““明镜高悬”,有种异样的感觉。
或许这是第一次,显得特别紧张,往后也许会慢慢习惯。
想看县官开堂审案,并不是像电视剧那样在门口看。
想要看审案,需要穿过重重大门进入来,而一般情况百姓是没办法靠近。
今日审的是土匪,是孙山造势的一堂,公开审案,所以恩准百姓穿过大门,走入仪门,走入公堂。
孙山嘴角抽了抽了,看着乌压压的沅陆百姓,把整个大堂挤得满满,后面还有不少群众涌进来。
幸好官差在维持秩序,还拉起警戒线,要不然百姓能冲上大堂,站在孙山旁边看审案呢。
走在第一线的吃瓜群众,昨日下午一听今日要审土匪,第二天卯时就在县门口等待。
等一声命令可以往公堂冲后,吃瓜群众二话不说冲了进来。
然后就看到他们矮矮瘦瘦的孙知县正坐在高堂上。
百姓甲低声地问:“哎呀,我那天没眼花,孙知县的确长得小小的。”
感叹一番后,继续说:“今日买卖都不做,就是为了看知县老爷审土匪,哎呀,想不到我们的新知县第一堂竟然审土匪,啧啧----”
也不知道百姓甲啧啧什么,反正啧啧就对。
百姓乙嗓门比较大,低声也显得很大声地说:“是哩, 猪肉我都不卖了,就是来看土匪。对哩,土匪在哪里啊,怎么看不到的?我从小到大都没见过土匪长得怎样的?”
说到土匪,百姓丙就害怕地问:“怎么我们沅陆也有土匪的?以后还会有吗?知县老爷到底把土匪剿灭没?哎呀,我好拍拍。”
也不知道从哪里收到料的百姓丁自信满满地说:“你们放心,以后不会有土匪了。”
随后神神秘秘地说:“我听说,我是听说这些土匪是从武陵那边跑过来的,艾玛,竟然跑到我们沅陆县了。”
这样的传言吃瓜群众隐隐约约听闻过,不由地瞪大眼睛了,急切地问:“怎么回事?武陵离我们这里老远了,怎么跑过来的?”
自认为得到内幕消息的百姓丁更加得意地说:“前几个月,你们没听说过吗?武陵那边剿匪,剿着剿着,这些土匪就跑到我们这边来了。艾玛,我们沅陆是遭受到无妄之灾啊,本来无土匪的,上面一剿匪,然后就跑到我们这边来了。”
沅陆县的百姓听到这样的独家爆料,瞬间破口大骂:“剿什么剿。土匪好好地待在武陵山,干嘛去剿。剿就剿了,又剿不干净,搞到我们沅陆这边。”
百姓戊感叹地说:“幸好我们有一个好知县,一来就替我们解决这个大麻烦。老天保佑,沅陆保佑,给我们一个好知县。”
县令,县丞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