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山不仅给郑童生留卷子,还给郑童生送端砚。
郑童生连忙说这个太贵重,不能要。
孙山看得出郑童生对端砚的喜。
四大名砚,话说哪个读书人不喜欢呢?
孙山笑着说:“夫子,实话告诉你,我还有几块端砚,是同窗送我的,他家就卖端砚的。你拿着,这是我的一点小心意。那些年,多谢你的悉心教导,我才坚定地走科举之路。夫子,谢谢你。”
孙山如此郑重地说谢谢,郑夫子愣了愣,眼眶红红,鼻子酸酸,紧紧地握着端砚。
轻声地说:“既然是你的心意,为师就收下了。”
心里暗赞孙山是个感恩的好学生,这些年对郑氏学堂多加照顾。
自己非常庆幸有这样一个好学生。
孙山跟郑童生聊了一会儿,就拎着郑弘文考核。
最后得出结论:没什么进步,比大胖胖还差,在院试这条反复走的路,或许一辈子也走不出来。
孙山想了想说道:“弘文哥,你要不要到府学读一读?或许专心读书,比一边读一遍教书更能进步。”
随着年纪的增大,郑童生实在没太多精力教学生,大多数都是郑弘文上课。
这么一来,郑弘文专心读书的时间更少了。
何况娶妻生子,会更多烦恼。
郑弘文更不能心无旁骛地读书,想再进一步,恐怕难了。
孙山也没办法给郑弘文推荐好的书院,也只有府学那边有关系。
如果郑弘文愿意,还是能去的。
郑弘文愣了愣,随后摇了摇头,苦涩地说:“阿山,要是以前,我肯定去读,现在可不行了。
一来娶妻生子烦事就多,没办法抽身。二来阿爷身体日渐不好,如果我离开,郑氏学堂很难维持。
三来家里虽然能供得起,但总归要花费不少。四来孩子慢慢长大,将来说不定也走读书之路,还不如专心培养好了。”
顿了顿,郑重地说:“阿山,你的心意我领了。时也命也,如今我认命了。”
郑弘文和孙山同批府试,同一批考上童生。
然后就没然后,大家的读书之路越走越远了。
孙山叹了一口气说道:“弘文哥,我明白。无论怎么选择,无愧于心便是了。”
不愉快的话题聊过就不需要聊。
郑弘文继续跟孙山请教问题,有这么一个进士老爷给指教,此时不问更待何时。
虽然院试这条路难走,但做人嘛,还是有点盼头,要不然跟一条咸鱼有什么区别呢。
郑弘文一问,孙山就能立即解答。
郑弘文眼睛亮了亮,更是崇拜地说:“阿山,你真的好厉害。”
不要崇拜哥,哥只是传说。
面对郑弘文的崇拜,孙山满不在乎地说:“读的书多了,自然就懂,油穿铜钱,熟能生巧。”
孙山给郑弘文讲解学问后,还在郑家吃了一顿饭。
郑家,孙山无比熟悉,不仅跟郑童生是师生关系,还是姻亲关系。
孙山在这里吃饭,非常自在。
吃完饭后,还被郑童生拉去做“偶像工具”,好让学堂的学生见一见传说中的进士老爷。
郑童生骄傲地说:“这位就是你们的师兄,从郑氏学堂读出去,如今考生了进士,将来不久就到地方任职当官。你们要记住,师兄能考取功名,、靠得是勤奋苦读,你们也要向师兄学习。”
童子眼睛睁得大大,嘴巴张得大大,满脸都是爱慕地看着孙山。
这就是传说中的进士老爷,是夫子时不时提起的师兄。
孙山昂首挺胸,露出八颗牙齿地微笑,按照郑童生指示,给大家演讲了《我如何成为进士》。
孙山尽量用风趣幽默的话语演讲,惹得学生哈哈大笑。
孙山微微一笑温润如玉地鼓励学子:“各位师弟,一切皆有可能,好好努力,你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虽然说了些假大空的话,但人嘛,总要打一打鸡血。
辞别了郑氏学堂,孙山回到家里。
迎面扑来的是一位妇人,等看清楚,发现竟然是孙小姑。
哎呦,好久未见,发现孙小姑胖了不少,看来日子过得不错。
孙小姑见到孙山后,呼天抢地地喊:“山子,你去哪里了?怎么不见你的?哎呦,让小姑看看,哎呦,越长越靓了。不愧是黄阳县唯一的进士。”
旁边的周二郎连忙纠正:“春娇,我们家的山子不仅是黄阳县第一进士,更是漳州府第一进士,整个漳州府没有一个读书人比得上山子。哎呀,我们家的山子真是大出息了。”
孙小姑和周二郎一左一右,一唱一和地拉着孙山,叽里咕噜地讲话。
孙山听得脑壳子疼,又不得不维持进士老爷的美好形象,不得不保持微笑,再次把脸笑得僵硬。
好不容易等两夫妻停下来,孙山赶紧松了松脸,心里暗暗地舒了一口气。
孙小姑又扯着周大宝和周妙妙走到跟前说:“山子,你表哥和表妹一听到你回来,赶紧收拾行李回孙家村见你。哎呦,你们三老表,从小就感情好,以后得要感情更好,好好相处。”
孙小姑真是睁眼说瞎话。
如果孙山跟周大宝,还能勉强说一下感情好,跟周妙妙,怎么也说不上感情好吧。
当初周妙妙嫌弃孙山,可亲眼亲耳被孙山听到的。
孙小姑不愧是孙小姑,脸皮够厚。
周大宝笑了笑,憨厚地问:“表弟,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周妙妙也给孙山行了个礼,喊了一声:“山表哥。”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何况孙山向来大度,不会跟小孩子计较。
点了点头说:“刚回来不久。”
孙小姑见孙山跟一双儿女有说有笑,心里乐开了花。
高兴地说:“山子,你回来怎么不通知我们。哎,要是知道你已经回来了,我们肯定第一时间回孙家村。”
坐在主位上的孙三叔翻了翻白眼,低声地咕噜:“要是你孙春娇知道山子回来,肯定第一时间来了。呵呵,不是来见山子,是来寻好处。呸,你孙春娇什么样的人,大家都知道,在装什么装。”
当然孙三叔只敢低声咕噜咕噜,不敢当面顶孙小姑。
毕竟黄氏在,不看僧面看佛面,哪里敢说孙小姑的坏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