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母后,我不想读书了,那陶谷太严厉。”七岁的郭宗训在大殿里对着符皇后发牢骚。

垂拱殿侧殿,摄政太后日常处理奏疏的地方,大殿的黑色屋檐外,风声正贴着瓦片呼啸,时不时传来了隆隆的雷声,哗哗的雨在雷鸣之后滴答敲打瓦片。

宫殿里光线黯淡,都不像白天,倒像傍晚的昏暗。大殿外时不时有凉风灌进来,把挂在各处的帷幔吹得飘荡,多了一些不安的气氛。

符皇后心不在焉,并没有注意到郭宗训叫他。

“母后?”郭宗训又叫了一声,他毕竟还小,七周岁的孩子后世也就小学一年级,很多事并不懂。

符皇后这才回神:“宗训下去休息吧,我有些累了。”

郭宗训不太懂的往外看了一眼,虽然外面昏暗,但这是才是午后,小皇帝正充满不解,眼里已经积蓄了泪光。

旁边的奶娘立即明白,走过来拉着孩子道:“陛下,我们回宫去玩吧。”

“我想跟母后......”小皇帝还有些不不情愿,还是被奶娘带着走了。

官家在世时很忙,多数时候都是符皇后照顾郭宗训,她自己又没有儿女,所以小皇帝很粘皇后。

但此时符皇后却毫无心思去想那些,连以前总觉得可爱的郭宗训,恨不能时时带在身边的太子,这时候也觉得有些烦人。

她是个聪明的女人,自然不会觉得是宗训变了,变的也不是她,而是情况变了。

以前紧紧抓着太子她才会觉得安心,才会觉得安稳,所以不管太子烦人不烦人,懂事不懂事,她都会觉得亲近。

但后来不同了,父兄不敢入京,基本表明她被抛弃,史从云以绝对优势掌控朝堂,这时要抓紧的人也从太子变成史从云,这时候和太子关系太近,反而可能殃及自身了。

皇子还是个孩子,但隐约也能感受到宫里人对他态度冷淡了,他并不明白其中的变化.......

符皇后心里关心的是前方蜀地的战事,因为朝中并不安宁。

史从云不在,外镇节度那边有不少动作,前段时间,李筠又上书提出今年给朝廷的赋税要减,因为河东开春造了旱灾,收成不行。

这已经不是李筠第一次提出这种要求,自唐中晚期到现在,各节度使都是自己收取所辖地方赋税,克扣自己的用度之后剩下的才上交朝廷。

这其中可以做的文章就太大了,交给朝廷多少几乎全是节度使说了算,也是节度使能够做大成为实际的土皇帝重要原因,掌控地方财政赋税,就可以用来大肆招兵买马,养私兵。

各地节度距离京城近的,朝廷掌控力强,派个监军过去就能弄得清楚明了,远一些的,实力强大的即便监军使过去了也不敢如何,都是他们想给多少给多少。

而像李筠那样的则更加跋扈,官家在世时派过去的监军使他敢囚禁,官家在南唐用兵他就提出因为连年战乱,昭义军地盘上百姓流散,每年上交给朝廷的赋税要减。

那时他的时机就抓得及其准,朝廷大军几乎全在淮南作战,这时候他提那样要求,官家只能咬牙答应。

结果这次又是!

这次也是朝廷大军赶两路出发去蜀地作战,秦王史从云走没多久,李筠就上书提这件事,当时李谷等朝臣十分生气。

因为当年李筠趁着官家在淮南用兵时威胁减赋税的事情还历历在目,如今又来一次,当时在垂拱殿就怒斥李筠。

有人当时就提议,拒绝李筠的无理之请,因为他的昭义军几乎每年都不上交多少赋税给朝廷了,多数都被他用来养私兵,现在还想再减!

符皇后一时没有做决定,这是件大事。

李筠的昭义军拥兵数万,而且距离京城很近,如今秦王不在京城,她不敢轻易做决定。

晚上夜不能寐时突然又想到秦王临走时的吩咐......

“某这一去短则数月,长则一年,朝中就靠太后了,你主内,我主外,把这天下打理好。”

每次想来都有异样的感觉,她都不知道秦王是不懂措辞还是如别的莽夫军汉一样口无遮拦,居然说那样的话。

可正因为那些交代,让她没法对朝局大事坐视不理,是惧怕秦王淫威吧。

所以她再三思索之后,决定同意李筠的请求,虽然令人气愤,但史从云在外,伐蜀大军远在蜀地,这时候和昭义军翻脸对朝廷十分不利。

为了此事,李谷还颇有微词,但也没顶撞她。

结果她这一退让,就引来接连恶果,先晋州建雄节度使杨庭璋同来上书,说为了防备北汉,要增强晋州守军,所以今年上交朝廷的赋税也要按分减。

镇州成德节度使郭崇则上疏说镇州上次大战中城池有损,需要修复,今年会少交一些赋税,明年恢复。

这些事中,大家都觉得只有郭崇的奏报却有其事。

符皇后十分生气又无奈,李筠、杨庭璋都是看准了史从云不在,朝中只有她一个女人家坐镇,才敢上这样的奏疏,如果史从云在,他们岂敢!

但偏偏因为她之前的对李筠的一次软弱,后面的便不好拒绝了,因为口子已经开了。

这下李谷再忍不住,委婉的说了她两句。

同时朝中各部那些官员多数都是历经数朝的老油条,史从云不在,他们也不怕摄政太后,办事拖沓起来,自己这里下去的政令,有时候十多天都出不来皇城,这还是李谷,闾丘仲卿等人帮衬的结果。

符皇后更觉委屈,心里也越发期盼史从云赶快回来,她怕自己掌控不了局势。

这些压力让她总是心神不宁,也第一次明白总理一国之政要会如此之难。

另外外面的事情也让她担心,史家那边史从云的爱妾赵侍剑有了身孕,但六妹却没动静,以往她就和赵侍剑有过节,现在赵侍剑先怀上孩子,更令她不安。

种种事情堆叠一块,让她心力不济,人也消瘦一些,只能努力做好史从云交待给她的事,同时日夜盼着西面的消息。

此时所有人都越发明白史从云的重要,他越早一天回来,局面就能早一天安稳下来,也把那些蠢蠢欲动,暗地里因官家去世磨刀霍霍的节度使镇住。

.......

下午,在垂拱殿处理了一天的奏疏,符皇后额头都是细密汗珠,面色有些泛白,美艳脸颊透着疲惫,她揉了揉太阳穴,抬手就有宫女端着铜盆送到她面前。

用白色丝绢手帕沾水拧干,轻轻为她擦去额头细密汗珠。

“太后,要不要换温水,凉水容易着凉。”宫女建议道。

符皇后摇头,“不必,这样醒脑。”

她心里想着要不要去看看赵侍剑的事,但又放不下面子,毕竟两人之前就有言语的不合,那时候她还是皇后,说话自然高高在上,让她受了不少委屈,那小姑娘也聪明能忍,为了史家的事从来没顶撞她。

可现在形势变了........

越想这些她越是不安,赵侍剑是史从云喜欢的女人,她毕竟不是,虽然史从云给她保证过,可男人都是善变的,谁说得清。

过了好一会儿,她还是没能下定决心,也没有借口,只好将此事作罢。

回到后宫就寝。

......

第二天,中书门下送来的奏疏依旧不少,多数都是北面的,去年随着对辽国作战大胜,周军也扩地不少,边境线直接推到幽州南面四五十里了。

加之又是边地,很多官员安排调度,边地设防的内容很多,北面的节度使也以此事为由向朝廷开口,有了李筠的教训,她处理起这些事也慎重起来,不会随意决断,而是让李谷,闾丘仲卿等人讨论,之后才下决定。

正午草草吃了点甜的东西,到下午些时候,阳光穿过正殿大门,斜斜撒入殿中,在古朴砖石上散开,整个大殿也在昏黄光线里柔和起来,她看得一时间有些出神。

这是殿外传来匆匆脚步声,她抬头,发现是枢密的官员来拜见,已经等在殿外和宦官说话。

“直接进来,不用通报。”符皇后抬手。

外面的宦官立即领着官员进来,因为她是太后,官员远在十几步外停住行礼。

“禀报太后,大捷,秦王大捷!有两份战报,隔了几天从蜀地发出,几乎同时到的枢密院。”下面的官员激动汇报。

符皇后呼吸一沉,激动得几乎要站起来,紧紧捏住椅子的握把,还是镇定下来:“什么样的大捷,直接报上来。”

“是!”枢密院官员直接道:“秦王自出兵之后一路攻克兴州、西夏、三泉、利州、剑州、梓州、绵州等。

东路大军也一路攻破三会、巫山寨,占领夔州,随后沿江西上,收降万州、开州、忠州)、遂州等州。

秦王说了,本月中旬就能到会师成都,暗时间算,这时候两路大军应该已到成都城下,蜀国只怕快亡了。”

符皇后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她盼的不只是蜀国灭亡,还因为这样史从云就能回来坐镇大梁,到时外面蠢蠢欲动,朝中不服的人才会安分。

心里也感慨万千,史从云年纪轻轻,却有如神住,这些年来追南逐北,每次他一出兵,事情就成定数,似乎只要他领兵出征,所有事情都会好起来,这几乎成了一种大家都习以为常的惯例。

有时她心里都忍不住想,为什么这世上会有这么大本事的年轻人,以前她觉得父亲能和同僚一同打败契丹人入侵的大军,已经是当世少有的英豪,官家能够亲征高平,亲自去淮南打仗也是英主。

可相较之下,在史从云的盖世之功面前却显得黯淡无光了,又想起他“你主内,我主外”的嘱咐,可想到自己身份,瞬间全身冰冷,便冷声问:“秦王还有别的嘱咐吗?”

下面官员犹豫一下,“还有是给太后的嘱咐,亲王说朝中诸事托付太后,李公,若有人不尊法令,懈怠政事,请太后和李公记下,待秦王归朝,自然会处置。”

符皇后一听就明白,这话不是说给她听的,而是专门说给大臣们听的,如若不然就不会公开写在给枢密院的战报上。

心里感到一丝暖意,也感激不已,想到史从云在千里之外辛辛苦苦打仗,还想到她在朝中困难,所以故意写了这样的战报,这已经不单单是战报,也是给朝臣的警告。

告诉他们大军已经得胜,秦王随时会携得胜之师回京,警告那些不把太后和李谷的命令放在心上的朝廷老滑头。

符皇后立即道:“战报原封不动的高布出去,东华门,西华门专门派出官员去给百姓解释宣读,一天不能停。

后天大朝时把战报念给百官听。”

官员犹豫一下,“太后,整日不停的话会不会太耗费人手,枢密院那边人手本就不多了。”

这次符皇后没说话,大殿沉寂了一下,那官员很快反应过来,连跪地磕头:“下官该死,不该质疑太后的话,枢密院那边闲散官员还有不少,一定会照太后口谕去办!”

“下去吧。”符皇后道。

那官员才惶恐退下去,临走还再三保证一定会按照太后的命令去办。

等他走远,殿外没了声音,符皇后一下忍不住“噗嗤”一声笑出来,她许久没这么畅快,这么轻松了。

她知道自己是狐假虎威,占的就是史从云那猛虎的威风,枢密院的官员也反应过来了,伐蜀大胜,秦王就要回来,如果自己把他记住了,史从云回来一告状,他不会有好下场。

不过她可不是狐媚......

“哼,让你们都不听话!”符皇后在心里有小得意,如今终于扬眉吐气,一想后日朝堂之上把秦王战报宣读,知道伐蜀进展如此神速,史从云就要领兵回来,又直言支持她,朝中那些滑头,老家伙会是何种反应,她想想就觉得痛快。

不过很快她也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史从云千里之外一句话就能把他们镇住,自己却忙得焦头烂额。

慢慢沉下心来想了其中的利害,招手叫来亲近宫女,“你这几天替我准备些给怀胎妇人的礼物吧,有时间去秦王府一趟......”

CC读书推荐阅读:超凡农民大明最强皇太子被遗忘的角落:太平天国往事封州王大明流匪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将军好凶猛类似小说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玄武裂天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三国:乱世第一枭雄医妃惊世三国小术士雷武三国:开局被曹操封护国瑞兽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大明之最逍遥太子暗夜风声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在下崇祯千宋寒门帝路:从采花大盗开始邪龙狂兵在异界开医院没有那么难吧寒门探花十月战败,看我李景隆逆风翻盘美漫丧钟超神特种兵王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重生之战神吕布中兴之主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南宋之霹雳风云红楼之挽天倾明末:边军不退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江海潜寻通古今:带国家队下场营救大将军啥!那小子竟然不想继承帝位?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带着仓库去三国交锋越战的血世子世无双带着基地回大唐小生真不是书呆子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红楼大官人谁让他穿越的,古代风气都带坏了
CC读书搜藏榜: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水浒汉窝囊废因为他们缺个好哥哥超神全能兵王回到三国做强者贞观造盛世东晋:从谢道韫咏絮开始无敌赘婿:只想咸鱼的我被迫营业逍遥世子爷猛卒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李炎道魂最强特种兵之龙王小军阀神话三国:我的词条无限提升驻马太行侧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三国:我是曹操外孙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虚构三国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帝国之鹰大唐:爱卿,您就出山吧!乱世边城一小兵烽火之烈焰兵锋新书开局盘点十大武将大明万户侯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汉末新玄德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白泽府除妖记大秦从抽卡系统开始白衣钟离传半缘修道半缘君(GL)最强狼兵血脉撒满世界倾世桃花之凤凰劫【完结】萌宝:咱家狐仙是情兽我都快成仙了,你说让我当太子?重生之大鄫皇子重生水浒我是西门庆穿越之农家医媳明末最强走私犯无限电影世界掠夺隋唐:开局杀隋文帝祭天东铎王朝女尊之倾城王女乱天下三国之太史子义萌后不乖,帝要掀桌
CC读书最新小说:都贬为庶人了,再搞事我就反杀了!宋辽争霸:御虚门传奇千门36天局大秦:始皇帝,我真不吃软饭啊!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三国:开局一个碗,看吾三造大汉起兵谋反!你们真当朕沉迷修仙?我是袁术袁公路大明:开局向朱元璋索要皇位三岁就带妹妹和童养媳闯贞观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强国,从清末开始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我乃边军一小卒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最强毒士:女帝让我收着点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揭皇榜:我竟是太子大明:我是朱标他舅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女帝送我去和亲,我奉天靖难!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抗战:关东崛起,从保安团起义开始!史上最强九千岁,开局修炼葵花宝典视频多彩:给古人看红色震撼小兕子驾到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烽烟四起:逐鹿天下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戍海疆边,称霸从杀敌开始饥荒:狩猎养家,我把娇妻宠上天!满门忠烈,被退婚后我成了女帝宠臣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乱世逐鹿:从打猎养娇妻开始朱门风流我执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