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御书房
坐在椅子上的叶明盛看着手中的奏本,眉头也是情不自禁的皱了起来。
现在叶明盛正在看的这封奏本,是都察院御史方石继上一次怒批叶明盛改革新Z后又一封批评叶明盛作风的奏本!
方石认为叶明盛作为皇帝,没有严于律己,反而十分放纵自己的言行举止!
半盏茶之前叶明盛看到方石这个批评自己的点时,是真觉得有些意外,毕竟在叶明盛看来,自己在言行举止上没什么大问题,也没干什么天怒人怨,奢侈浪费的事情,谈不上放纵二字!
然而等到叶明盛看完方石的奏本之后,叶明盛才发现自己和方石的三观有着怎样的天差地别!
方石指责叶明盛没有严于律己,放纵言行举止,指的是叶明盛口头上的一些称呼,方石也是在奏本中举了例子,比如说按照朝廷的法度,叶明盛作为皇帝应该是自称为朕,但是叶明盛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经常以我来自居!
除了口头上的称呼之外,方石还指责叶明盛应该穿龙袍,而不是成天一副便服
这种称呼和服饰上的问题,在叶明盛自己看来是完全无关紧要的事情,根本没有必要拿来说一说,刚刚称帝的时候,安妙依也提醒过自己这个问题,但是叶明盛真不习惯成天说朕穿龙袍···········
虽然天下人都很想成为皇帝,穿龙袍,但叶明盛真穿过之后,真觉得这龙袍不是什么好东西,龙袍这东西虽然看着很华丽,很威风,但是服饰太过繁琐,穿起来费劲。
叶明盛穿在身上,是怎么都不自在,所以强忍着穿了两天后,叶明盛就直接把龙袍扔一边去了,除了盛大的仪式叶明盛穿出来外,叶明盛基本上日常工作生活从来都不穿!
对此安妙依也说过叶明盛,叶明盛也自嘲自己是狗肉上不得席面!
方石认为皇帝是天下共主,九五之尊,所以皇帝就应该有皇帝的样子,一个皇帝天天自称为我,也不穿龙袍,这完全有违朝廷体统,让朝廷脸面无光!
方石认为叶明盛的这些行为,是对自身同时也是对朝廷的一种不尊重,并且叶明盛这种不好的行为,还影响给了几个皇子,就比如按照规矩,皇子公主应该称呼叶明盛为父皇,称呼自己的母亲为母后或者母妃!
而现在竟然和寻常百姓一样,称呼自己的父亲母亲为爹娘,这成何体统?
方石认为叶明盛这些种种不讲规矩,漠视规矩的行为有失皇家威严,所以叶明盛必须要予以立刻纠正,不能够继续肆意妄为,任由自己性子胡来!
对于方石的这封奏本,叶明盛也是有自己的想法!
如果说叶明盛没有自称为朕,日常不穿龙袍等行为,是叶明盛一种无意之举,那皇子公主称呼自己为父皇,称呼他们的母亲为母后或者母妃,就是叶明盛一种有意的默许··········
叶明盛认为历史的车轮已然滚滚向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封建皇权的组织架构是必然要被终结的,这是谁也无法阻挡,且不可避免的事情!
对此叶明盛心中是复杂的,他知道什么是对的,但是他没有勇气和魄力去革自己的命!
而对叶明盛来说幸运的是,事物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叶明盛判断现在距离新时代,快则一百余年,慢的话还需要个两三百年,而这也就意味着,他叶某人是看不到这些事情的发生了。
如果一切顺利,大乾王朝能够顺利传承的话,这应该是他叶某人的后世子孙所面对的问题!
叶明盛虽然觉得儿孙自有儿孙福,几百年后自己已然化作黄土,不应该去操那个心!
但是叶明盛还是希望自己的后世子孙能够顺应潮流,而不是对抗潮流!
叶明盛觉得虽然失去权力,成为一个吉祥物,也不是最糟糕的事情,毕竟即便身为吉祥物,你的生活水平,福利待遇,仍旧远超一个普通的老百姓!
所以基于这样一个想法,在叶明盛心里面他是有意想要把皇帝这个九五至尊,从高高在上的天子拉回到凡间。
另外老话说得好天家无父子,很多皇帝都觉得自己是孤家寡人,但叶明盛觉得自己虽然是皇帝,但叶明盛觉得自己还是一个儿子,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他并不仅仅只有大乾皇帝一个身份!
所以叶明盛还是不希望走到孤家寡人的地步,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叶明盛也是有自己的情感需求的··············
正是因为这些种种想法,才促使叶明盛没有强制要求,几个孩子在称呼上的转变!
关于方石这个人,叶明盛老实说对他还是挺头疼的!
在叶明盛看来方石此人就是封建组织架构下的卫道士,传统观念在他心中根深蒂固,你很难去改变他,让他接受新的事物,新的思想,新的观念,这些东西对他来说都是离经叛道的!
对于这样一个卫道士,如果他自身私德有问题,比如说在钱财方面,律法方面,叶明盛根本不会跟他客气,叶明盛直接就会安排人,把他的罪证搜集出来拍他脸上,然后把他抓起来依法惩治!
叶明盛用这样的处理方式收拾过很多人,很多像方石这样张嘴仁义道德,闭嘴道德仁义之人,都是彻头彻尾的双面人,背地里是男盗女娼无恶不作,叶明盛见过太多这样的人了!
所以说之前在收到方石抨击自己改革奏本的时候,叶明盛也是按照老方法进行了处理,让统调处去查方石的不法行为,看看这个狗日的,干没干没过什么坏事!
叶明盛本来以为这个方石,和他之前见过的那些双面人没有什么两样,但是让叶明盛惊讶的是,根据统调处的调查,这个方石是个清官,虽然贵为御史,但是他一家子生活全靠他的俸禄··········
另外因为方石的妻子因为生孩子的时候,月子没坐好所以落下了一些病根,因此这些年为了给他妻子治病,方石也是没少花银子请大夫治病抓药,再加上这易京的物价都很高,所以方石一家子生活的都很是清贫。
在没有了解到方石这些情况的时候,叶明盛对这样一个卫道士还是有很大怒气的,但是真的知道了方石这些情况后,叶明盛心中对他的怒气,也是消散很多了!
叶明盛知道自己把命令下达给计宪,那计宪肯定也清楚,自己是想要收拾方石的,所以以他的本性,只要方石有任何的毛病问题,他都会不遗余力的找出来。
而现在计宪找不出来,那这个方石很有可能真的就是一个海瑞一样的官员!
叶明盛也在官场上混过多年,叶明盛很清楚一个海瑞一样的官员,在封建朝堂这样一个充满了欲望和诱惑地方有多么的难得!
所以尽管叶明盛很不喜欢方石这种卫道士,但叶明盛并不想要加害与他,毕竟站在方石角度上来说,他本身就是御史,就是要敢于在朝堂上发声,而从传统的观念来说,自己很多做法确实对这种卫道士来说是离经叛道,难以接受的!
所以方石并没有做错什么,他只不过是做他认为正确的事情···········
在想明白这些之后叶明盛也是有着更深的思考,甚至叶明盛觉得方石的存在对自己来说非但不是一个坏事,甚至可能是一个好的事情!
叶明盛认为自己能够夺取天下,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他叶某人对自己的分析和判断都很精准!
他虽然是通过战争的方式,打下天下成为了皇帝,但是他没有李世民,朱元璋那样卓越的军事指挥能力,所以叶明盛很少会具体的指挥作战,叶明盛大多时刻都是让手下人负责具体的指挥,他只是挂个名而已!
而在处理内Z事务上,叶明盛虽然一直在学习,但有时候还是有些差强人意,即便是今天给自己处理内Z上打分,满分一百分的话,叶明盛最多给自己打六十分!
这也是为什么时至今日,叶明盛始终没有动崔绍的原因,刚刚建立起来的大乾有时候确实是离不开崔绍这样一个大管家!
叶明盛更多时候,是牢牢的掌握财权和人事权,并且通过自己对历史的了解和判断来领导奉武军和大乾朝廷!
老话说的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而叶明盛在领导奉武军发展进步的时候也是犯过错误,叶明盛觉得自己一直是在犯错的过程中学习和成长,然后尝试摸索去找到那条正确的道路,从而帮助大乾更好的发展···········
而这些年来叶明盛遇到了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因为叶明盛的改革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所以在朝堂上的反对者是很多的,而面对这些反对者,叶明盛一贯采取的策略就是杀鸡儆猴!
叶明盛虽然是皇帝,但是他很难惩治所有反对自己改革的大臣,所以叶明盛一直以来就是擒贼先擒王,你跳的比较欢,反对的嗓门高,叶明盛就会让统调处去找你的问题,找你的毛病!
而往往这些人都是经不起查的,所以叶明盛这一招屡试不爽,这也让朝堂上那些反对改革的声音小了很多至少明面上是这样的!
这么做虽然一定程度上削减了改革的阻力,但这么做也是有副作用的!
这个副作用就是这些大臣开始用沉默来对抗叶明盛,用无声来对抗叶明盛!
现在大乾朝堂上对于改革,呈现出了两极分化的态势,高层这些大臣没有一个人反对,所有人即便心里面反对,但是他不会跟叶明盛说,不会就这件事情向叶明盛上奏本!
而中下层则是怨气很大,觉得改革伤害了他们的利益,叶明盛之前遇到的天外陨石,还有现在的木龙作怪等等这些事情的发生,就是中下层的官吏们在用这样这样一种方式对抗叶明盛!
而这些中下层官吏的所作所为,其实都是在高层这些大臣默许下发生,甚至有的人还会添油加醋,故意去激化矛盾,以此来让下面这些人用更激进的方式去对抗改革···········
在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叶明盛也很是头疼的,叶明盛很清楚自己作为皇帝,虽然名义上是天下的拥有者,但实际上拥有天下的不是自己,而是大乾的GL们!
自己只不过是大乾GL的一个代表而已,或者说自己是大乾最大的GL!
因此这样的情况持续下去的话,毫无疑问将会动摇大乾的国本!
叶明盛很清楚在这样一个封建的时代,自己想要治理国家,就必须要去依靠GL集团,这不是后世,在现在这个时代自己只能依靠GL集团,自己不能自绝于GL集团!
所以叶明盛现在的想法仍旧是坚持改革,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叶明盛想要和他们保持一个沟通,去了解他们的痛点,去知道哪些是他们真正在意的东西!
人们都说ZZ是妥协的艺术,叶明盛也明白自己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口气吃成一个胖子,叶明盛想的就是通过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来的方式去改变世界,去改变人们心中的想法和观念!
叶明盛虽然有这样的想法,但现在的问题就在于,很多人还是抱着用沉默当做武器来对抗叶明盛,他们不愿意去跟叶明盛沟通改革,也并不对此发表意见!
因此方石某种意义上来讲,也算是难能可贵的!
他敢于直面叶明盛的威严,去履行他作为御史的职责,说出他的想法批评自己!
而他提出的这些想法,肯定不是只有他自己一个人这样想,朝堂上肯定有很多人有跟他一样的想法,但是这些人在叶明盛威慑下,不敢和叶明盛开口。
所以方石对叶明盛来说或许就是一味退烧药,让叶明盛能够在关键时刻保持冷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