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永宁关外,连横也终于拖垮了永安军的士气。
“战昆仑,随我直击郑友德中军,解潜、杨钦在左、辛从吉、陶元胜往右,给我将两翼敌军彻底撕碎。”
随着连横那厚重雄浑的声音响彻永宁关,庞大的军阵开始在永宁关外的阔地上缓缓展开。
在连横和战昆仑的带领下,摇光军如同一只凶猛的巨兽,獠牙外露,凶猛的向着郑友德的中军撕咬而去。
而在摇光军的两侧,天枢、天权、天玑、天璇四军,恰似这巨兽的四肢,锋锐、凌厉,每一次迈动脚步,都能从永安军身上狠狠的撕下一块肉来。
“这连横当真是不可力敌啊!”位处中军的郑友德望着不断崩坏的战场,终是一声长叹。
“全军后撤,坚守楼城,向陛下求援。”片刻之后,郑友德果断下达了命令。
“将军,咱们有十万大军呐,就,就这么撤了?”身旁副将一脸诧异的问道。
“哼,十万大军,你睁开眼睛好好看看,这十万人里能算的上士兵的到底有几个?”郑友德强忍着心头的不忿,厉声反问道。
数月前,孙玉珍带着永安军大半精锐,尽数折在了寿春郡城。
尽管姜启声威复振之后,又有许多能人来投,但军队的战力却并非一朝一夕所能恢复。
锐气一失,再对上连横的楼兰金甲,失败已成必然。
此时,若还是硬挺着不退,其结果只能是全军覆没。
郑友德为人谨慎,又能洞悉大局,在他的强令之下,永安军尽数退入楼城,但即便如此,依然损失了两万前锋。
一场大胜,连横并未趁机进军永安郡,而是再次回兵永宁关,双方陷入僵持。
但郑友德的求援书信却已是快马加鞭赶往了太平城,与此同时,宁南关下的战报也接踵而至。
姜启大怒,继而惊恐。
“十万大军,十万大军呐,就这么投了那隋唐,程义公到底是干什么吃的?”姜启此刻,只觉浑身发虚。
一而再再而三的失利,给他的身体带来了极大的负荷,相比他登基之时,现在的面色已然苍老了许多,就连头发都花白了起来。
他想不明白郑友德手中尚有八万大军,怎么会如此恬不知耻的向他求援。
更想不通宁南关下到底发生了什么,能让十万大军一举投敌。
“陛下,永安军和太平左军已然失利,当务之急,应立刻传令太平右军后撤至东城驻防,再下旨命楼兰军回援太平郡,以拱卫左翼,防止那连横自永宁、宁南两路东进,威胁京师啊!”
此时,姜启麾下谋士薛图,突然出声,将他从剧烈的情绪起伏之中惊醒过来。
然而,薛图话音刚落,便有人提出疑问:“可如此一来,寿春郡岂不是要白白送给那葬月阎罗?”
“寿春固然重要,但太平郡才是咱们的根啊!”薛图盯着那说话之人,沉声回答道。
薛图思路清晰,姜启闻言不禁心中一动,然而,他还未张口,却又有人出声说道:“陛下,赵无妄狼子野心,咱们损兵折将,若再令其入京,臣担心会变生肘腋。”
说话之人是姜启麾下第一谋士荀评,当初就是他招抚的赵无妄,时至今日,他仍然忘不了那双野心勃勃的眸子。
“荀大人呐,你怎可有此想法,如今郑友德困守永安,程义公丧命宁南,偌大的太平郡只剩下韩复一路人马,如何能够同时应对长宁、南河两路敌军?”
眼见荀评如此担忧,薛图一声轻叹,立刻开始语重心长的劝说起来。
紧接着袁奂也开始出声附和:“薛大人说的是,陛下乃姜氏正统,那赵无妄既已归顺,想必心中有数,若是真有异心,当初打下寿春、广陵二郡之时,他便可以拥兵自立,怎会拖到现在?”
“不错,袁大人所言极是。”得到袁奂的支持,薛图连忙向他拱手示意。
荀评沉默了,他深深的望着薛图、袁奂,眸光闪动,不知在想些什么?
澄明殿上,竟有了一瞬间的停滞,只是数息之后,便又有人说话了,这一次说话的是景严,只是他的意见更倾向于荀评。
“臣认为荀大人所虑不无道理,不如待赵无妄大军抵达时,如上次一般,只让他驻兵西城即可。”
“景严,如今局势危急至此,你怎可如此糊涂,若因此让赵无妄心生不满,再横生出些许枝节,届时陛下该如何自处?”
薛图厉声呵斥,相比荀评,他对景严便没了那份客气,或者不仅是他,整个姜启阵营的人,没有人喜欢景严,一个可以杀父明志的人,很难让人产生亲近感。
眼见麾下几大谋士因为赵无妄之事产生分歧,姜启并没有阻止,直到最后一句,他被薛图的话彻底打动。
“薛图说的对,赵无妄打下寿春、广陵二郡之后,咱们还未给其封赏,不如这样,下旨召赵无妄入京,为其庆功,如此也可起到安定人心的作用。”姜启一拍御案,振声说道。
“陛下英明!”薛图、袁奂二人对视一眼,立刻同声高呼。
“陛下......”荀评见状还想再劝,却被姜启轻声打断。
“荀爱卿,这段时间辛苦你了,你多歇息歇息,丞相府的事情,暂且由薛图兼着吧。”姜启轻轻挥了挥手。
荀评下意识愣了一下,随即眼中闪过一道黯然。
想当初,正是因为有了他的协助,姜启这才能在永生教之乱中,从一个闲散王爷,一跃而成实权诸侯。
然而,自起兵讨伐姜泰以来,因为自己的一次次劝阻,二人却终究渐行渐远。
想到此处,荀评不禁心灰意冷,他朝着姜启躬身一礼,随后踉踉跄跄的走出了澄明殿。
只是几人欢喜几人愁,散朝之后的澄明殿外,薛图与袁奂并肩而行,两人均是一脸得意。
“薛大人,恭喜恭喜。”袁奂微微拱手,脸上带着几分谄媚。
“哎,还要多亏袁大人从旁襄助,此情薛图必不敢忘。”眼见袁奂如此恭敬,薛图脸上喜色更浓。
自姜启称帝以来,以荀评为丞相,丁文俊为太尉,景严为御史大夫,这让薛、袁二人心中大为不平,毕竟同为姜启麾下谋士,他们又如何能够甘于九卿之位。
“袁某不过锦上添花而已,朝中谁人不知薛大人气度宏阔,计谋深远,这丞相之位,薛大人是实至名归啊!”袁奂见状,言谈之间,更加多了几分追捧的味道。
“哈哈哈!”薛图闻言一声长笑,神色间颇有几分志得意满的味道。
只是随后,他便脸色一肃,向着袁奂沉声叮嘱道:“不过,袁大人呐,咱们说句交心的话,那赵无妄何许人也,你我皆知,我也知晓你与那汪海石叫好,此次入京你需叮嘱他谨言慎行,不可乱了大局。”
“薛大人放心,袁奂心中有数。”眼见薛图已经摆起了丞相的架子,袁奂赶忙垂下了双眸。
可惜,薛图正沉浸在扳倒荀评的喜悦之中,并未察觉袁奂双眸之间,那一闪而过的诡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