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4.1
今天周二,上周日老妈回到了家中。
儿子做了晚饭,是老妈离开家之后做的第一顿饭,因为平时他就吃披萨,或者去小吃店吃。
也有一次做过蒸小笼包,老妈之所以知道,是因为儿子打电话来问如何蒸。
昨天晚上,照例老妈准备了饭和菜。
五点多,儿子突然打电话来,说“老妈,你没做饭吧?”
老妈答,做了呀。
儿子说,那咋办?我想和同学一起出去吃。
老妈答,那就去吧,没事儿,明天再吃。
儿子说,谢谢老妈。
随后,儿子还发来消息说,他要晚点到家,要在学校运动一下。
看来,儿子的脚慢慢恢复了,悠着点,儿子!
--------------------------------------------------------------------------------------------
2024.4.5
前两天,儿子说,5月2日还有一次飞盘比赛,可能是他毕业之前最后一次了,说得还有些遗憾似的。
老妈问儿子,“腿好了么?”
儿子答,“走路没有问题,但运动,跑快了还是有不舒服。”
老妈说,“那果然要几个月呢!”
儿子说,“5月的比赛,我一定要参加。”
老妈说,“好的,报名参加吧!”
--------------------------------------------------------------------------------------------
好久没有和老妈唧唧歪歪了,终于这几天来了几次。
头一件事是昨天,当吃晚饭时,儿子问老妈,老妈说不饿,确实不饿。
儿子说,老妈有时候说的是假话。
这种说法引起了老妈的兴趣,什么话说假话了呢?
老妈觉得,自从陪着儿子读高中之后,一年一年在成长,说假话的机会不多呢。
于是问儿子,儿子却说他不知道怎么说,他就是感觉到了。
老妈说,确实不饿。
儿子说,好吧,反正饿了也是自己受着。
老妈想,好吧,你想这么想就这么想吧。
老妈觉得,是因为老妈现在修行修得很不错了,所以老天要给老妈新的挑战吗?
如果是,老妈也会正面应对。
儿子表达完老妈说假话的事情过去后,老妈还时不时咀嚼这句话。说实话,心里有点悻悻的。
看来能让老妈起反应的话,就是来让老妈成长的。
老妈想,儿子可以这么想,因为他也在他的感受中说的,不代表他想的就是事实。好吧,接受儿子会这么想的事实吧。难道老妈还想着让儿子按老妈想的那么想吗?好吧,根本做不到,无稽之谈。
第二件事也是昨天晚上,当老妈去买了菜回到家,儿子又嚷嚷着网络不好,于是又是一通抱怨。
老妈还是和他对答了好多个来回,又回到了没有装wifi的事情上来。
儿子于是又说起,三年前咋不装,现在又说只有一年了时间短了,又不装了。
老妈后来和儿子说清楚了,首先,三年前不装,因为没有料想到现在儿子用得就是很多,没法看视频就不行;其次,现在不到一年,老妈想省钱,所以不太想装。
儿子又嘚不嘚地说了很多,翻过来调过去地说得都是一个意思,就是三年前就应该装。
于是老妈说,等你定下来方向,还要在这里呆的话,你就和老爸商量,他同意就装。
儿子还怀疑说,你肯定又会先和老爸说,让老爸不同意装。
老妈说,也许两年前我会这样做,现在我不会这样做了。
后来儿子说等他定下来后面的方向再说,还说了很多现在网络不好,不能满足要求,甚至不能满足老妈的要求。
于是,老妈就确定地告诉儿子,因为现在家里的网络条件达不到你的要求,所以你想要装,而对于老妈自己,是完全够了。
这个事情过去了,老妈也扪心问了下自己,是不是会和老爸先说,让他不同意装呢。
想了一下,觉得这种可能性是有的,因为过去老妈就经常这样做,让儿子问老师,但预先和老师进行沟通;但是,现在恐怕可能性也不大,因为现在老妈能充分体会视看体育比赛如命的儿子的情况,他当然不能忍受半个小时,一个小时没法看比赛呢。
但同时,老妈也不觉得预先沟通有什么错,需要去应对一件事情,就是多方位地去做,何况是希望给到孩子一个合适的引导的目的呢,有什么不好。只是儿子觉得不好罢了,好像老妈和他人串通一气让他达不到他的目的。
事情就是这样,老妈也就是这样应对,接受不接受都只有接受这个事实,反正儿子也没有几年在老爸老妈面前蹦跶了,自己要飞了。
接着,第三件事,今天早上发生的,关于老妈锻炼扰民的事情。
老妈照例站桩后做跺脚,只是半分钟不到,儿子开门表示听到声音了,于是老妈就不在家里跺了。
老妈来到楼上平台,找了了一个最远的地方,又跺了十秒,儿子的电话又来了,表示整个楼都在震动。
重点在后面,儿子被吵醒了,然后睡不着了,还有蚊子嗡嗡嗡。
整个过程中,儿子又嘚不嘚地重复同样的意思重复了很多遍。
中间,带着些许的粗话,但是不多,什么“你丫的”;
中间,还带着很大的抱怨,什么“你总是”“上次都说了”“你怎么还这样”;
中间,还带着冷暴力的幽默,什么“人家八点钟装修才上班,你八点前就开始装修了”;
中间,还带着讽刺打击,什么“你可真行啊”。
哈哈哈,儿子的才能一展无余,如果是用在积极正向的事情上,超级好!
好吧,儿子能这么说,看来还是老妈和老爸的环境影响的结果。确实,不得不承认,老妈和老爸这些行为都是有过的,责备、抱怨、黑色幽默以及讽刺打击。尽管,现在,老妈基本没有了。
而后,老妈和儿子提到,曾经问过儿子的同学,锻炼是否影响到他们。
一听到这个,儿子直接表达出来,别说这个了,说这个更加心态崩坍了。
于是老妈就把和儿子楼上的同学碰到时问过一次的情况说了,儿子表示不希望听到。
从这个反应上,老妈又觉得,儿子在这个担忧上的体现的部分——害怕给人添麻烦,老妈过去也有一些,但是儿子的似乎更加过头,而且从七八年级的时候,这方面就展现出来了,而且从表现上说来就是比较过头的。
所以,老妈认为,除了老妈和老爸有的部分之外,这个孩子也有他独特的命运中推动的部分。
就像前几天看到儿子的自塑像,老妈似乎看到儿子的一点点面向。
尤其当照片上,一边是儿子,一边是身后他的自塑像时,很明显的对比——前面的真人阳光,眼睛有神,整个人向上飞扬;而后面的塑像,哭丧着脸,整个人的气是向下的,忧郁的。
很有意思!这个孩子从小就喜欢笑,笑容比较多,但是里面却包含着一颗极其敏感,极其容易受伤的心。所以,他想必是把所有的阳光都展现在了外面,于是必然有另一个面向,必须要有出口,于是老妈,老爸,家就是唯一的出口了呗!
而且,就像老妈最近的认知一样,并不是父母的环境造就了这个孩子,其实是这个孩子的命运早就安排好了他的人生历程,于是他找到了我们这样的父母,所以孩子身上的某些特征,并不是我们是源头,虽然看起来好像是,其实就是属于他的独特性。
好吧,很感谢老天爷,让老妈在孩子尚未离开自己时有了这样的体会和感悟。孩子就是他自己,独特的个体!
最后,就上面的三件事情,老妈还感受到的是:切!儿子,好久没和老妈理论了,所以就找了几件事情来锻炼一下老妈吧,很搞笑,看看老妈现在修炼到哪一级别了呢!
呵呵,好吧,老妈已经通过了这些测试,老妈过关升级。
最后的最后,针对刚才老妈写的“孩子就是他自己,独特的个体”,老妈还有点怅然若失,是啊,真的他与老妈之间没有什么关系,因为他就是他,而老妈也只是借由着人间陪伴的名义,和他一起走了一段路程而已。而这段路程,其实是老妈需要去提升自己,与儿子没有什么关系。
连亲儿子都是这样,那先生呢?父母呢?远亲呢?更别说没有血缘关系的朋友,同事呢!
这世界,谁还真的和谁有关系呢?真的是“孤独园”而已!
--------------------------------------------------------------------------------------------
2025.4.6
昨天晚上,儿子突然出来告诉老妈说。
“老妈,要是我有间隔年的话,我有好多事情想做。”
老妈问,“有啥想做的?”
“我想学开车,想去送送快递体验一下;还想去一个城市,自己尝试生存。但我要去一个大城市。”
然后儿子说了一个外公外婆在的城市。
老妈说,“那你千万不能让外公外婆知道。”
“那当然,我自己一个人就可以了,要么租个房子,要么住青年旅舍。”
老妈说,“可以呀,不过英语得学,雅思得考。”
“那当然,那是基础。还想要去xZ。”
老妈一听来劲儿了,“我也想去,带我一起去呗!”
“老爸想去不?他去过么?”
老妈说,“你老爸好像去过。”
“是啊,当时,和xx叔叔一起去的。”
老妈说,“本来是我想去的,就让给你爸了。”
“你们俩都去呗!”
老妈说,“不行,家里得有人,你还在呢?”
“那为什么我没有去?”
老妈说,“你是不是在上学?没时间啊!”
“我好像看到xx叔叔的女儿就去了的。”
老妈说,“是吗?你有空问问爸爸吧!”
老妈接着说,“我没有去过,我很想去的,我们从来没有出去旅游过,我是指你带着我去的。而且,你和我出去挺好的。”
“我知道,你是说你出钱?”
老妈说,“钱肯定要出的,关键是你安排,你想去哪里,我就去哪里,听你的安排。”
“好吧,看看吧,如果我自己出去闯赚到了钱,我就去,还得好几个月呢!”
老妈说,“没问题,你知道我想去就好了。”
而后,乘着大家聊得高兴,老妈追问了一句:“你小子,是不是有新女朋友了?没告诉我!”
儿子说,“你瞎说,根本没有,有的话我会告诉你的。”
老妈说,“好的,真的有的话要告诉我啊!”
儿子又接了句“你真是瞎说。”
老妈就把话题扯到别的事情上了,免得儿子觉得不自在。
好吧,反正聊天的氛围很好,而且也表达了老妈愿意和儿子一起去xZ的想法,儿子也表达了他就算去,可能也是自己去,也不是跟着朋友去的想法。
得了,有机会再说吧,即使没有,老妈也接受,当然老妈是希望和儿子来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让儿子安排一切,老妈跟着跑就行。
--------------------------------------------------------------------------------------------
今天早上,看到学校发的文章,讲儿子这一届毕业生的毕业设计的剧透的。
写到儿子的那一块,照片是中国足球的新秀的,有人在拍摄。
后面有一句话是儿子写在那里的,不知道是他自己说的,还是摘抄别人说的。
“少年眼神的凝视处是中国足球的未来与梦想的交织点。”
后来还跟着三个字“好认真……”。
看到这三个字,老妈的感受是,是啊,老妈过去就是极其认真及其认真的人,看来儿子也是,只是平时不太能看到他的那一面,想必老师们应该看得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