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当然在看......
由于“博士”与“魔界人”本质属于同一存在,做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如同同一个人佩戴不同“面具”,只是其“思维能力”模组是寄存于面具之中的外置插件。
蓝羽作出的选择本质上对“它”而言并无差异,若强行类比,更像是游戏角色的转职选项。
博士能够更精妙地雕琢授予契约对象的权柄,并提供详尽的能力使用说明;
而魔界人赋予的契约能力“规则”就相对非常模糊,
虽形态近似“许愿术”,但“实现”形式完全不受能力释放者掌控。
端坐齿轮王座上的“博士”,左手托腮,右手把玩着“真理雏形”具现化出的小巧齿轮。作为掌控1号站点核心区域“变化之海”的分体,它承担着庞大的信息处理压力:
?来自“眼线”模组对试验单位的实时观测数据同步
?通过“工具”在微观与宏观两个层面,进行“场景”与“造物”的动态修正
?对当前世界现有规则的可视化处理。
......
这些持续运转的进程不断消耗着“博士”的信息处理能力。须知这副“皮套”的逻辑思维模组,是地下研究所异变事件中,遇难研究者尸块拼凑的产物——尽管融合出了卓越的情报处理系统,终究存在极限。
————是时候考虑加载增强算力的外置“模块”了。
博士眺望无垠的“变化之海”,这片核心区域正如其名,永续变幻:
那些被粗暴叠加的建模图层如同千层镜面,透明度数值在虚实间游移。汪洋某处突然凝结成晶体沙漠,沙粒摩擦的细响未落,埋藏其间的巨兽骸骨中,突兀地迸发出翡翠色潮涌;碧色光雾尚未成型的林海又在下一刹那被数据洪流冲散,在像素尘埃中重构为星海深空中的浮空群岛。
整片画布持续遭受着维度震颤,那些撕裂时空的伤痕深处,建筑残骸与神经状管线正进行着永恒增生。
在这变化无常的湍流中,唯有博士的造物如同锚点刺穿混沌:
1.“眼线”与“工具”的模块延展开亿万资讯脉冲编织的神经突触网络——缆线集群在虚像中构建出蜂巢矩阵,每个多边形胞腔都囚禁着正在坍缩的平行时空投影;
2.“未来创造者”仿佛沉没半截的巨大钢铁墓碑般刺入海床,表面蚀刻着逆向生长的文明年轮,钟摆与齿轮在其内部进行着逆熵运算;
3.平行世界的造物主好似悬浮在维度夹缝中的幽蓝巨兽,它浮沉于“深海”与“虚空”,球状本体持续释放着实质化的光晕,那些闪烁的辉光实则是被压缩的创世蓝图;
4.在可视化处理的层层推进下,当前世界的“原生规则”模型逐渐清晰——横亘于海天交界的极限处,那具保持新生儿蜷缩于母体的姿态、却又仿佛枯槁老者般散发着腐朽气息的巨大人形轮廓,其半透明的腔体内,精密咬合的齿轮矩阵正以星图演算般的韵律运转。
原生规则本无形无相,借助博士的“真理雏形”机制才得以显形。
通过“真理雏形”,博士能将自己制定的规则嵌入世界底层代码——“零件”与“天秤”等规则现象皆是其衍生品。而那横亘天际的“世界轮廓”,正是博士直接干涉世界底层规则的最直观证明。
“真理雏形”的衍生物,与博士本身设定的“专属能力”最大的区别在于,融入世界底层代码的“真理雏形”可以被当前世界的土着生命理解与推动,从而形成额外观测锚点的一环。
“无常”与“恒常”是博士掌中把玩的齿轮。
博士很忙,无数的工作进程化作视野中系统逐渐填满的进度条。它打开信息收集分组,虚拟投影在眼前展开,浅蓝色的荧光幕墙中纵横交错的线条分割出数十个方格,每个方格都存放着散发淡淡荧光的实体。
有的只是飘散点点光斑的气团......
有的则凝聚为实体,宛如着色的玻璃......
......
这些就是当前世界“人类“灵魂的可视化表现。
“人类”是人类社会“意识圈”的触角渗入物质界的产物......
最为平凡的普通人在博士目前使用的可视化体系中并不具备“灵魂”,他们只是“人类意识圈”在极短的时空尺度上折射出的淡淡反光。
而拥有某些特殊品质的个体,灵魂则会在可视化体系中呈现出独特形态。
特殊个体大多以“坚定的意志”品质为核心,使灵魂具备更稳定的结构。当参数达到临界值时,就会呈现“固态”——多为琉璃般的质地,会因意志品质的不同在色彩、强度及特殊性质上展现差异。
光熙的灵魂在博士的可视化体系中,是枚浓缩着夜色与血色、强度远超物质世界任何存在的珍贵珠宝。而蓝羽的灵魂结构则更为特殊:由数千个灵魂节点构筑的“空心”外壳,其内渗透出幽邃的绝望与冰冷。
“很有意思......”
博士展开记录面板开始书写第3479条记录:
特殊标记样本:蓝羽的灵魂。
外层为复数高密度灵魂节点构筑的外壳结构,暂不进行可能破坏内部结构的干涉,推测为复数灵魂共同构造的复合体。
虽然强烈渴望拆解这份精美的工艺品,但博士仍克制住了研究冲动。
蓝羽暂时属于“魔界人”的管辖范畴——尽管两者本质同源,但对其处置必须遵循魔界人思维的主导判断。
指尖无意识敲击王座的扶手,博士将视线转向稳定度系统的核心参数。
——这个世界的资源有限......需要耐心......如同阅读小说,过早窥探结局只会毁掉探索的乐趣......
博士似乎说服了自己,它收起记录面板,有更重要的事情确认。
“助手,调取近期稳定度消耗变化。”
(如您所愿,博士)
系统提示音中,稳定度监控面板浮现眼前。代表“博士”与“魔界人”的两条稳定度百分比变化曲线中,蓝羽与科尔使用授予能力的时间节点被标注出来,其中揭示出令人振奋的事实——她们使用对应“权柄”时,完全不会消耗皮套的稳定度百分比。
在此可以把稳定数值总量类比于“它”操控“皮套”行动时的“魔力”上限。
而不论是魔界人还是博士在引发超自然现象时都会消耗自身“稳定度百分比”也就是“魔力值”。
虽然这种消耗可以在停止造成影响的下一瞬间补充完成,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若非由它本身直接释放能力而是借助契约者之手,消耗很可能无限接近于“0”。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