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注释
[1]希腊神话中的英雄。
[2]萨拉戈萨是西班牙城市,1808—1809年两度被法军围困,1809年2月经过两个月英勇抵抗后沦陷。
[3]1807年在东笼士的弗里德兰,别尼生指挥的俄普联军被拿破仑打得大败。
[4]原诗如下:我生为鞑靼人,\/我愿做罗马人,\/法国人叫我野蛮人,\/俄国人叫我乔治·丹东。
[5]哥伦布发现美洲,有人认为很容易。哥伦布请他把一个鸡蛋竖起来。那人竖了很久竖不起来。哥伦布把鸡蛋一头敲碎,鸡蛋就竖起来了。哥伦布说:“别人做的事都是容易的。”
[6]霍夫曼滴剂由两份硫磺和三份酒精合制而成,当时在俄国用得很普遍。
[7]法国巴黎产的一种双面挂毯。
[8]从监狱里放出来的囚犯。
[9]莫斯科一个区。
[10]克里姆林宫只是莫斯科的皇宫、宫廷教堂等建筑,并不是什么城堡。这里托尔斯泰有意嘲弄法国人对俄国的无知。
[11]塔尔玛,着名悲剧演员,为拿破仑所喜欢;裘申奴阿,女演员;波蒂埃,喜剧演员;索邦,巴黎大学。
[12]圣三一修道院离莫斯科六十六俄里。
[13]杜洛奈(1771—1849),法军占领莫斯科期间的驻防军司令。
[14]一位是保罗皇帝的寡妇玛丽雅皇太后,另一位是亚历山大一世的妻子伊丽莎白皇后。
[15]指克利亚斯提策城下之战,在这次战斗中维特根施泰因打败了前不久建立的俄奥联军。
[16]迦特人歌利亚是非利士人的勇士,他头戴铜盔,身穿铠甲,勇猛无敌,后被大卫用机弦甩石打死。事见《旧约全书·撒母耳记上》第17章。
[17]耶和华吩咐亚当不可吃那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事见《旧约全书·创世记》第2章。
[18]农民习惯把衬衫下摆露在外面,当兵的就得塞在裤子里。
[19]俄语“农民”和“基督徒”两词读音接近。
[20]见《新约全书·马太福音》第6章第26节。
[21]原文是德语。
[22]原文是德语。
[23]旧时流行于波兰和乌克兰等地的弹拨乐器。
[24]原文是德语。
[25]法军称鲍罗金诺战役为莫斯科河战役。
[26]暗指拿破仑在埃及向军队吹嘘他的功绩时说过的话。
[27]雅科武列夫上尉是着名作家亚历山大·赫尔岑的父亲。
[28]图托尔明,退役少将,莫斯科孤儿院院长。
[29]芬(1778—1837),拿破仑的秘书。
[30]斯塔尔夫人(1766—1817),法国女作家,积极浪漫主义前驱,受启蒙主义思想影响;被拿破仑放逐,1812年居住在俄国。
[31]俄军冲锋时常喊“皇帝,乌拉!”,这里就是指俄军冲锋。
[32]指哥萨克。
[33]卡拉巴赫在阿塞拜疆,以产良种马着称。
[34]原文是德语。
[35]亚麻布厂地处卡卢加至维亚兹马线上,库图佐夫曾在此扎营。
[36]见威尔逊的笔记。——列夫·托尔斯泰注
[37]见波格丹诺夫所着1812年历史:《评库图佐夫和令人不满的克拉斯诺耶战役结果》。——列夫·托尔斯泰注
[38]暗示拿破仑临战前在金字塔上对部队说的话。
[39]指缪拉。
[40]贵族人家挂祖宗画像的房间,类似外客堂。
[41]参见第1153页注释。
[42]福蒂(1792—1838),诺夫哥罗德修道院院长,于1820年发动对不同教派的迫害。
[43]谢林(1775—1854),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着有《自然哲学体系初探《》先验唯心主义体系》等。
[44]费希特(1762—1814),德国古典哲学家,着有《知识学基础》《人的天职》等。
[45]夏多勃里昂(1768—1848),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着有《基督教真诗》、小说《阿达拉》等。
[46]指1799年俄将苏沃洛夫率兵远征意大利,当时拿破仑正在埃及。
[47]亚历山大一世下令制造一种勋章,表彰1812年卫国战争的胜利,上面刻有这句话。
[48]据希腊神话,拉奥孔是特洛伊的祭司,因警告特洛伊人不要中木马计而触怒天神连同其两个儿子被巨蟒缠死。
[49]见《新约全书·路加福音》第19章第26节
[50]原文是拉丁文。
[51]圣经会于1812年由高里岑建立,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后因高里岑失势,于1826年被沙皇尼古拉一世封闭。
[52]两人都是神秘主义者,高斯涅尔曾任圣经会会长,塔塔利诺娃是精神协会创始人,后来两人都失败了。
[53]克留德涅尔夫人(1764—1825),女作家,生于里加,宣扬神秘主义,亚历山大一世曾受她影响。
[54]艾加特豪森(1752—1803),德国神秘主义作家。
[55]指十二月党人的革命活动。
[56]道德同盟,1808年在普鲁士成立的秘密政治团体,宗旨是反对拿破仑法国,于1810年被法国政府下令解散。俄国十二月党人最初的组织章程曾参考“道德同盟”的政治纲领。
[57]西斯蒙第(1773—1842),瑞士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
[58]普鲁塔克是古希腊史学家,着有《希腊罗马伟人传》。
[59]古罗马传说中的英雄,他为拯救罗马烧手以表决心。
[60]吉本(1737—1794),英国史学家,着有《罗马帝国衰亡史》等。
[61]巴克尔(1821—1862),英国社会学家,实证论者,着有《英国文明史》等。
[62]朗弗里(1828—1877),法国史学家,着有《拿破仑一世史》。
[63]盖尔温努斯(1805—1871),德国史学家,着有《十九世纪史》。
[64]施洛塞尔(1776—1861),德国史学家,着有《世界通史》十九卷。
[65]希腊神话中的大力士。
[66]拿破仑三世三次夺取帝位,前两次失败,第三次成功。
[67]库尔布斯基(1528—1583),俄国政治家,原是伊凡四世手下的宠臣,后逃亡立陶宛,写信给伊凡四世,斥责他的暴政。
[68]哥弗雷(1060—1100),11世纪末第一次十字军远征领袖。
[69]彼得是法国修道士,曾带领穷人队伍作第一次十字军远征。
[70]骑士抒情诗歌手出现于中世纪德国,他们歌唱骑士的战斗生活和十字军远征。
[71]拿破仑三世发动的侵略战争。1862—1867年法国参加对墨西哥的干涉,以失败告终。
[72]指1866年普奥战争。
[73]指1866年的奥普战争,当时托尔斯泰正在写这部小说。
[74]阿提拉(406—453),匈奴部族首领,曾征服东罗马帝国,蹂躏欧洲大片土地。
[75]开普勒(1571—1630),德国天文学家,发现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提出行星运动三定律,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打下基础。
[76]托勒美,古希腊天文学家,首创天动说。
[77]见《旧约全书·约书亚记》。该卷叙述摩西的继承人约书亚率领以色列人用强力攻占巴勒斯坦并把它分给各部族的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