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邮报》:“魏乐的战术似乎被对手摸透了,狼队在面对强队时显得毫无办法。”
《泰晤士报》:“过度依赖主力球员让狼队付出了沉重代价,魏乐的用人策略值得商榷。”
《卫报》:“狼队的阵容深度不足以支撑多线作战,这是他们掉队的根本原因。”
《镜报》:“狼队距离曼联仅差2分,一旦再输一场,他们将彻底失去争四主动权。”
【……在经历了赛季初的强势开局后,这支由魏乐执教的球队似乎正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伤病潮席卷了整个阵容,随着赛程逐渐深入,狼队能否在联赛结束前保住欧冠席位,已成为一个巨大的问号。】
【从主力中锋哈兰德到中场核心罗德里,再到后防中坚马奎尔和边路快马阿方索·戴维斯,几乎半支球队都躺在病床上。这种“伍尔夫汉普顿疗养院”的局面不仅暴露了球队板凳深度不足的问题,也使得魏乐的高压逼抢战术难以为继。】
【面对密集赛程和高强度对抗,球员的身体状态显然已经到达极限。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即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狼队在冬季转会窗口却没有任何实质性动作。是财政受限?还是管理层对现状盲目乐观?】
【其次,魏乐近期的战术调整也被认为过于保守。为了应对伤病带来的影响,他明显降低了高位逼抢的强度,转而采取更为保守的防守反击策略。然而这种因噎废食的手段在面对曼城这样的队伍的时候的表现简直让人看不下去!】
【对于一支志在争夺欧冠资格的球队来说,这样的表现显然是不合格的。】
【值得注意的是,狼队本赛季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几名核心球员的出色发挥。然而,当这些球员因伤缺阵时,球队整体实力便迅速下滑。若塔、罗德里以及哈兰德等人组成的中轴线一旦断裂,狼队便如同失去引擎的跑车,再难维持高速运转。】
【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那么即使春暖花开之际迎来全员回归,狼队也可能因为此前积累的劣势而无力回天……】
托德皱了皱眉头,不想再继续看下去,把手机随意丢在桌子上。
“他们怎么可以这么说?”
“居然还有不少人同意?他们自称他们是狼队球迷……”
他盯着手机屏幕,脑海中浮现出莫利纽克斯球场曾经的欢呼声,那些支持狼队的日子,难道就这样被几句刻薄的话击碎了吗?
“这怎么了?表情这么不好?”托德的妻子端来一盘面包,浓郁的小麦香气萦绕在有些狭窄的餐厅里,瞥了一眼自己的丈夫,然后笑着对孩子们说,“菜齐啦,孩子们趁热吃吧!”
“好耶!!”托德的两个儿子齐声喊道。
香气扑鼻的早餐让孩子们食指大动,但托德却仍然坐在那里,似乎没有缓过神一样。
“嗯?”托德的妻子走到托德的身边,一把将手机从托德的手中夺走,不顾托德的阻拦,翻看起上一篇新闻。
然后孩子们就看见自己的母亲也陷入了同样的表情当中。
“他们怎么可以这么说?!”托德的母亲不可置信地一捶桌子,气呼呼地坐下来。
托德苦笑着摇摇头,“因为他们是记者。”
“对,因为他们是该死的记者!”托德的妻子抄起一片涂了黄油的面包恶狠狠地咬下去。
“妈妈?”大儿子不确定地问道。
“你看……”托德本想把新闻分享给大儿子,但是托德的妻子连忙拦住,“孩子还得上学呢。别让他大早上就受这气。”
“有理。”托德点点头,“简单来说,又有人骂魏了。”
“骂魏?”大儿子瞪大双眼,“他们怎么可以这么说?!!”
社交媒体上的喧嚣像是一场狂欢,充斥着嘲讽和谩骂;而在托德家的小餐厅里,愤怒和不解却化作沉默的叹息。这一次,他们似乎是少数派。
很多狼队球迷在网上针对上一场比赛中发生的情况展开了讨论。
国内外的互联网平台都炸了锅,关于狼队的段子和吐槽层出不穷,既有善意的调侃,也有尖锐的批评。
【这赛季狼队是真让人看不懂啊!前半程踢得像欧洲杯冠军,后半程直接变业余队了?输给曼城0-3我都懒得骂了,关键是输得毫无脾气,连反抗的心都没有!】
【哈哈,当初看狼队赢曼联的时候我还以为我们终于要崛起了,结果现在才发现原来只是昙花一现。早知道就不该抱太大期待。伍尔夫汉普顿疗养院是这样的!】
【罗德里优点是踢球很好,缺点是不怎么踢球。】
【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别说欧冠区了,欧联杯资格都悬!接下来赛程那么密集,伤病问题又没解决,你狼分分钟崩盘。】
【别怪我没提醒你们,跌出前十也不是不可能!】
【说实话,我现在已经不想讨论狼队的成绩了,反正每场比赛都是‘虽败犹荣’。跟天禄组个cp吧,就叫天狼组合。】
还有一些更加不加掩饰的批评和辱骂。
【吹得好像很牛b,说什么国足第一人,马上露馅了。】
【托纳利?什么‘新皮尔洛’,我看是‘新拖油瓶’吧。简直灾难级发挥,跑不动、传不准、防守漏人,八成也是吃关系进来的。】
【笑死,关系户老大带着一群关系户小弟踢关系足球,华国足球遥遥领先了。】
【魏乐还用洗?关系户真的闹麻了,丢人丢到国外去说是。】
有极度激进的球迷已经开始给魏乐p遗照,发视频对魏乐晕倒的事情进行恶搞,说现在魏乐其实已经死了,大家都在被僵尸指挥。
有不少球队“名宿”和着名球评在这个时候也都站了出来,抢着先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一次《太阳报》倒是偃旗息鼓了,不知道是不是塞拉尔斯的“律师函宣言”太有威慑力的缘故,这次《太阳报》只是暗戳戳地采访此前在2007年效力狼队的“名宿”马特·贾维斯发表看法。
“我并没有否定魏的成功,毕竟他在我们这一次之后第二次率领狼队回到了英超联赛。这一点无法否认。”
“但是我们说是不是有这么一种可能,其实魏乐并不能驾驭英超联赛优秀球队的水平呢?这很合理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极限。”
“事实就是现在魏乐确实没有办法啊,我们给了魏乐这么多机会,最终他就是不能让我们满意。”
“我觉得如果华国财团聪明的话,就赶紧换掉魏乐,换个谁都行。”
抛开那些赌球输了纯粹发动攻击的赌狗,以及着有《纯粹感性批判》等理论着作的专业喷子和蹭流量博主,实际上马特·贾维斯的态度还真的得到了一部分人的肯定。
尤其是华国的一部分“狼队球迷”,他们自称“理智球迷”,在某绿色App转载《太阳报》的评论文章下面发表自己的看法。
很多“狼队十年老队迷”就表示,自己不会否认魏乐的功绩,但是“出于球队考虑”,魏乐现在离开也算是好聚好散,别再丢脸了。
但是当支持狼队、看好魏乐的声音出现的时候,这些“理智”的人会不怎么理智地跳出来,把所有和他们持相反意见的人打成护犊子、被精神控制、缺乏思考能力的异端。
而他们自己则是跳脱出本质看问题,有着充分独立思考能力的智者。
这种“wEILE oUt”的理智说法似乎真的成为了主流,至少看起来如此。#狼队什么时候能赢#和#魏乐是否会离队#的话题如今登上了热搜榜单,上一次狼队在国内掀起如此大的风浪,可能还是狼队捧起欧联杯奖杯的时候。
仿佛为了佐证他们的观点,一些国内媒体记者甚至找到了远在德国踢球的杨齐。
华国足球,尤其是在海外留洋足球领域的球员,往往互相都多少有点矛盾。
但是想要从杨齐和魏乐之间找到点话题的记者恐怕要失望了。
他们不知道的多了。
此时在汉诺威,刚刚结束一天训练课的杨齐走出训练基地,就看到周围挤满了黄色面孔。他还觉得奇怪,这几天留学生这么多吗?
但是记者们发现了杨齐之后,一边拼了命一样地往前挤,一边连珠炮一般抛出自己的疑惑。
“杨,你觉得魏乐还能撑多久?”
“狼队是不是要换帅了?”
“魏的真实执教水平到底怎么样?”
“……”
场面之火爆让杨齐直皱眉。原来是记者!
看出来球队年轻球员的无措,训练基地的热心门卫大爷已经从屋里抄起防爆叉来了,“杨,你一声令下,我就把他们叉出去!”
“不用了,谢谢大爷。”杨齐温暖地笑道,他挥挥手让大爷放心,但当他转过身面对媒体的时候,华国记者们只看到了他脸上的冰冷。
他深吸了一口气。
记者们举起了录音笔,想要听听他的真知灼见,却没想到杨齐的脸像阴云密布的天空,眉头紧锁得仿佛随时会压下暴雨。
“你们想找话题,都找到德国来了是吧?”
“好,那我就回答你们。”
“联赛还有十几轮呢,怎么就断定狼队没戏了?就算掉到第五第六,欧联杯资格也不是末日啊!这种唱衰的声音只会给球队增加压力,毫无建设性可言。”
“说魏乐驾驭不了英超?那请问他之前是怎么带队拿到欧联杯冠军的?难道欧联杯比英超还简单吗?这种说法纯粹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丫挺的要不满意,让他来带队试试?正好魏乐按你们说的,歇会?”
“换教练就能赢球?可笑!现在的狼队成绩不好,所以正因为如此才需要稳定,而不是折腾!”
“说魏乐是关系户的人,你们真的了解他吗?他刚接手狼队的时候,那是一支连保级都成问题的球队,现在却能冲击欧冠资格。这样的成绩靠的是关系还是能力,大家心里没点数吗?”
杨齐说完这些,还不过瘾,伸手指着这些目瞪口呆的记者。
“《太阳报》什么尿性你们做媒体的还不懂?他们只会说什么‘It’s understood that’‘we believe that’之类你一看都知道是在胡扯的表述!”
“把这些在国外都当厕纸用的新闻发回国内,觉得自己很厉害?”
“魏乐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教练,但他绝对是一个热爱足球、愿意为球队付出一切的人。”
杨齐眯着眼睛,一字一顿地说,“你们这些听风就是雨的记者,不就是想让魏乐滚蛋吗?等他真走了,你们哭得最伤心!”
“想要听我的看法?这就是我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