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弼的反对原因很简单,西夏向辽国称臣了,不向大宋称臣,宋辽兄弟之国,待遇不同,我大宋不要面子的吗?
赵祯也觉得很没面子,让枢密院直接回复贺从勖:国书皇帝不看了,你回去跟李元昊说,想和谈,先称臣。
贺从勖没办法,只能回去,这一路原以为会很顺利,没想到却什么都没办成,连宋朝皇帝都没见到。
宋朝没有让他自己回去,而是派了邵良佐一起去的,也体现了宋朝想继续谈下去的意愿。还是给出了一些条款的,册封李元昊为西夏国主,开放榷场,给予“岁赐”等,很优厚了。
但是李元昊怎么可能满足?见到连“岁赐”都能同意,那就好说,其他的都是恶心宋朝君臣的。尤其是宋朝这边的使臣去了西夏后,李元昊充分展现了什么叫“恶劣”,把邵良佐关在驿馆,也不召见,还派兵把守,不让出入。
具体在西夏怎么谈判的,不知道,只是李元昊又派出使者,与邵良佐回了宋朝,还提出了各种无理要求,包括割地,不准在边境修城寨,而且还是称男不称臣,更可怕的是直接把“兀卒”写成了“吾祖”。咱俩各论各的,我管你叫爸,你管我叫爷,气的朝臣都要抄家伙了。
“爸你找什么呢?爷爷帮你找找。”
这些条件正常人当然不会答应,而且是宋朝战胜的情况下,但是有不正常的。
吕夷简病倒了,向赵祯辞去了首辅的职务,赵祯不允,拜吕夷简为司空、平章军国重事,可见吕夷简的重要。但是朝堂不能没有人处理事务,于是拜晏殊为平章事,这个人就不正常了,居然想满足西夏的狮子口。
这时候范仲淹、韩琦、庞籍已经调回朝堂,都是枢密副使。赵祯大概认为这几人守边有功,算得上能文能武,在枢密院很合适。
但是韩琦回朝第一件事就是否决了西夏的条件,这让晏殊这位首相很没面子,但是晏殊要面子,大宋可就没面子了。于是又否决了西夏的条件,派张子奭、王正伦等人再去西夏谈。
这件事让赵祯很受伤,两府的软弱让他想到了吕夷简的好,虽然吕夷简也主张和谈,但是绝对不会让他当孙子。现在吕夷简还在京城,于是召来问朝政之事。
吕夷简刚进来就要下拜,赵祯赶忙拦住:“吕卿,不要拜了,你身体有恙,若不是不方便出宫,也不至于让你跑这一趟。”说完让人搬来椅子,亲自扶吕夷简坐下。
吕夷简坐下后才缓缓开口:“臣今年六十五,人生七十古来稀,大概不远了吧。”
赵祯伤感,自己当了二十年皇帝,吕夷简做了十多年宰相,可以说自己的执政生涯到目前为止都是吕夷简在辅佐,尽心尽力:“您不要说这样的话,调理得当总会好的。”
吕夷简笑笑,也不纠结在这个话题,直接问道:“陛下召臣来,可是有什么不决之事?”
赵祯跟他说了宋夏议和的事情,想听听吕夷简的意见。
吕夷简想了想说道:“陛下,这些条款一个也不能答应。”
赵祯问:“为何?”
吕夷简解释道:“其他的都好说,但是‘吾祖’这个称呼实在是……”说着苦笑一下:“称男不称臣,后面居然用‘吾祖’,那以后两国邦交,互递国书时怎么写?再有,国家困顿,每年如此多的岁赐,都够西北再打一场仗了,如何能许他?”
赵祯听了也觉得有理,但是急迫的想了解战事又让他很烦躁,问道:“那朕该怎么做?”
吕夷简也很想尽快了结此事,但一时也拿不出主意,但是他精明,说道:“仗是边将打的,周跃在定川寨灭了八万西夏军,装神弄鬼吓到了李元昊,不如让他去谈。”
赵祯这时才想起周跃,这几天被朝堂的大臣吵得头昏脑涨,竟然忘了这事,于是让人去请周跃。
周跃自从回了京城就没有再走,一直在自己的工厂里忙活,经过十年发展,他的学生已经有近千人,但是还是不够,真正毕业能参与研究的仅有三十几人,都是最早招收的一批学生。
有好现象是越来越多的工人愿意把家里的孩子送来周跃的学堂学习,因为有员工年过五十之后确实退休了,而且每月依然能从工厂领导工钱,这就让很多人看到了周跃的信用,既然孩子入学是成为正式工的条件,那还等什么,家家抢着将孩子送来。学生多了,老师却不够用了,周跃不得已将这些学生都带到了京城,让师兄教师弟。
也有学生有了别样的心思,想出来自己混,周跃也没有拦着,有些事不是拦着就能做到的,还容易伤了感情。但是这些走了的人,在转了一圈后又求着要回来,如今的大宋,哪里有地方能让他们发挥自身所学的?去其他工坊,也就是让他们做个账房先生,朝廷科考也是四书五经,最后一条路是去辽国、西夏,那就是汉奸了,家里人怎么办?往往不愿意走的,是当年收容的孤儿,去哪里能找到管吃管住还有工钱拿的营生。
走了容易,回来就难了。不是想回来就能回来的,既然回来了,就不要再想着留在周跃身边做事了,打发到学堂教学生,或者去工厂做个技术工。看到这些出走又复回的人,很多人也就不想走了。
周跃很急,这个年代的平均寿命才四十岁,自己能活多久都不知道,要做的事情还很多。于是成立了一个研究所,只有最初跟随自己而且又忠诚的几十个人。
要做的研究很多,即便周跃知道很多研究结果,也需要这些人重头再来,有些积累是绕不过去的。
但是很多东西是只需要结果的,比如制造,能做出来就行,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做,还需要向工人解释得清清楚楚吗。
周跃又在憋大招,十几年的发展,让他迫不及待的想要先做出一些高技术的机械,汽车已经有了,船也造了几艘,飞机难道不能造吗?喷气式的不行,螺旋桨的总能试验了。
未来要成规模的往海外移民,又要运输大量物资往来贸易,只有船只已经不能满足,而且美洲幅员辽阔,自己能带多少人去?大农场种植会是前期必然的模式,飞机播种又是大农场的必备,所以周跃要先做两架试试。
宫里来人找时,周跃正在跟几个学生交代小型飞机各项部件的制作,听到皇帝召见,只能放下手头的事情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