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什么得道高僧,不过是个江湖骗子,连话都说不清楚。”昌平公主跺跺脚,走到赵小山面前本打算再吐槽两句,见他面色不佳,问道:
“驸马怎么了?可是身体不舒服,看着脸色不好?”
赵小山见到妻子,压下心中翻江倒海的惊讶,问道:
“公主怎么请了个道士?这是哪家道观的,看着不太灵光啊,神神叨叨的怎么连钱都忘讨要?”
昌平公主对这黄袍老道也十分不满,“还不是你,最近像中邪了似的,天天见到老牛比见到我都亲,我就想着是不是家里遭了点什么,请个道士破破,谁知道请了这么个假道士,还说是城外鹤山道观挺厉害的道士呢,也不过如此。”
赵小山压下其他情绪,含笑道:“什么中邪了,可别乱想,不过是我爹娘都回密水了,哥嫂姐姐他们又都忙,我才想着将这老黑牛带回来,你不知道,这牛是陪着我长大的,是我家的大功臣,感情自然亲厚一些。”
“也是我的疏忽,最近一直忙着和牛叙旧,忘了你的感受。”
昌平噘噘嘴,娇嗔道:“哼,你也知道啊。”
“是是是,是为夫的错,光顾着看这只臭牛了,这臭牛哪有我家公主好看,又臭又蠢的,走,吃饭吃法,今晚厨房做了什么,中午没怎么吃,这会都饿了。”
被赵小山这么一哄,昌平原来那点小怨气全都消失不见,将手伸出来悬在半空,一脸傲娇的望着赵小山。
赵小山立马会意,配合着伸出胳膊扶住昌平的手,躬身弯腰做奴才像:“公主请移驾。”
见驸马如此配合,昌平心里高兴,一甩头,搭着赵小山的手,仪态万千迈步走开。
两人亲亲蜜蜜吃过晚饭,在宅子里走了几圈消食后又回到卧房里酣战。
这一晚,两人浓情蜜意,像是又回到了刚成亲那几天,仿佛绿萝的事情没有发生。
第二天一早,昌平公主早早起床帮赵小山打点好送他出门。
赵小山则笑着和昌平公主道别后吩咐朱丰收调转车头直奔城门。
他要去城外的鹤山道观,问问昨天那个道士到底什么意思。
什么叫“神魂不配必遭反噬”,什么叫十年内魂飞魄散消弭大地?
这十年是指哪十年?是从他穿越那天开始算起?
若是这样的话,那他还有几天好活?!
朱丰收昨天没进内院因而不知道昨天发生了什么事,见主子一脸急切,还以为有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架着马车匆匆朝城门走去。
鹤山道观就在城外的鹤鸣山上,驾车不到一个时辰的路程,是个远近闻名的大道观。
观里大小道士一共五十多个,香火旺盛。
到了鹤山道观后,赵小山连忙下车,和小道士打听昨天的黄袍道人,结果连着问了好几个道士都说不清楚具体是哪个。
最后问了观主才知道,昨天的黄袍道人叫青风道长,是从别的道观来的,来了不到一年,因为有几分本事,受到京城一些权贵人家的追捧,最近这几个月几乎每天都有人请。
昨天青风道长突然带着小徒弟急匆匆的回了观里,神色十分慌张,像是遇到了什么了不得的事,回来将自己的行李收拾收拾,和观主说家里有点事需要提前离开,感谢这段时间的收留之类的话便下山走了。
赵小山听到人走了,焦急的追问:“那青风道长有没有说去哪里?他家在哪?”
观主摇了摇头,“贫道只知道他是从齐州慜郡来的,至于他家是哪里的,恕贫道不知。”
说不失望是不可能的,可人都走了,连去哪里都没说,人海茫茫他又能去哪里找呢。
穿越到这时空这些年,他也算见识了几个厉害的道士,除了无量观的无量道长,还有青城观的余途道长,可无量道长云游很久未归,直到他离开密水都没见他回来。
而余途道长那时说回去密水找他,但后来也杳无音信。
只怪这时空太落后,车马太慢,联系不便。
没有见到想见的人,这一趟算是白出来了。
“多谢观主为我解惑了,小子这就去捐些香火钱。”赵小山向观主行了一礼后便决定离去。
鹤山道观的观主一甩拂尘,也回礼道:“贫道谢善信慷慨。”
赵小山点头刚要走便看到他这潇洒飘逸的动作,心中一顿:这鹤山道观既然是远近闻名的大道观,那这的观主是不是也很厉害?是否也能为我解惑?
别的不说,光看他甩拂尘这一下子就带了股仙风道骨劲。
秉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想法,赵小山顿住脚步,转过身来喊道:“道长且慢。”
“善信还有何事?”
“道长,我愿给贵观捐五百两香火钱,可否请观主一叙?”
五百两?数目确实不小?鹤鸣观主十分心动。
“善信有什么问题要问?不若去一旁的屋子坐下详谈?”
果然财帛动人心,连修仙的道士也不例外。
赵小山急忙跟上观主的脚步,进了大殿旁的耳房。
屋里的小道士已经备好了茶水,鹤鸣道长坐在椅子上招呼赵小山:“善信请坐,不知善信有什么疑问?是要驱邪还是要看风水亦或者测字?贫道不才,这些都略精通。”
赵小山让朱丰收将门从外面关上,确认屋里就他和这道士后,急忙道:
“道长,我想请你给我看面相。”
鹤鸣道长听他这么说愣了愣,大手笔出了五百两就为了看面相?这小子这么有钱么?
鹤鸣道长凑近仔细看了看赵小山的面相,嗯,果然是有钱傻子的面相,眼神中都透着清澈的单纯。
半晌后,鹤鸣道长点头扶须道:“贫道观施主面相,实乃罕见的富贵相,天庭饱满光洁如镜,主早年运势顺遂只会早开,能得贵人扶持机遇不断。地阁方圆预示着善信晚年亨通福泽深厚,双目炯炯有神,颧骨微微隆起,与鼻梁相互呼应,有辅佐君王之能,在事业上定能声名远扬成就非凡大业。”
这些话并不晦涩,十分直白,可赵小山还是迷糊了。
主要是这道长说的太笼统了,可有几句话又和他现在的状态能对上,让赵小山不能确定这观主靠不靠谱。
赵小山一想到昨天黄袍道人说的十年之期,心里着急,继续道:
“谢道长吉言,若能平步青云必不忘鹤山道观,只不过,道长出了我的运势外没看出别的么?比如……我的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