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长平将军府,面见韩坤
去东齐出使,必定会经过东境,楚昊自然要拜访一下那位曾经被他戏耍过的外公了。
当然,更重要的是,出使之前,他还要从韩坤那里了解一下楚齐两国边境战事的真实情况。
只是,让他没有想到,仅三天之后,一匹由东面飞奔而来的骏马,就跑到了他的面前。
“小人刚从长平而来,奉韩大将国之命,送加急奏书入京。”
“韩大将军听闻王爷即将出使东齐之后,连夜写了这封奏书,并且吩咐小人,路上碰到王爷,务必要将王爷挡回去,绝不能冒然入齐。”
官道旁,白衣小将冯满马前施礼,挡住了楚昊的去路。
莫怀德闻言心中微动,“王爷,韩大将军镇守东境多年,又是先皇后的父亲,无论是对陛下,还是对朝廷,影响力都非同小可,如果韩将军出面,陛下极有可能——”
楚昊摆手制止了莫怀德,又对冯满微微一笑,“冯将军辛苦了,你也不必再去京城,这次出使东齐,乃是本王自己的主意,与我父皇无关,外公那封奏书不必再送了。”
“这——”冯满闻言面有难色,“小人乃是奉了军令,倘若违令,恐韩将军不会放过小人的。”
“不必担心,冯将军大可以与本王一同返回长平,见到了外公,本王会帮你解释,保你不会受处罚。”
“更何况,本王急于知道东境那里的战事情况,正好这一路上,冯将军可以和本王聊聊,那里具体情况如何。”
冯满无奈之下,被楚昊忽悠着一同踏上了前往长平的路上。
两天之后,马车终于赶到了长平。
大将军府中,楚昊终于和韩坤正式见上了面。
“外公,嘿嘿。”
看着眼前熟悉的老人,楚昊难得露出了尴尬之色。
面前之人,正是上一次跟着李尚京到绥王府试探的那位老兵。
韩坤和莫怀德客气了两句之后,狠狠的瞪了他一眼,“出息呀,上次在你王府里,折腾你外公感觉是不是很爽?!”
爽是真的爽,但绝不能承认。
楚昊一脸委屈,“外公,您这就冤枉我了,外公离京前最后一次见我,当时我还没记事呢,哪里记得外公的长相?”
“而且我也没想到,外公会去绥州看我,就算想见孙儿,您大可以光明正大的去,何必要装成一个老兵呢?”
一旁的莫怀德本就阅历丰富,只言片语间就听出了个大概,差点忍不住笑出声来。
毕竟有外人在,韩坤强忍怒气,将之前的事掀了过去,不满的瞪着他训斥道,“你现在是藩王了,是不是觉得我这个外公管不了你了!”
“外公这是哪里话?母后虽然走了,但外公永远是孙儿强大的庇护,无人可以取代,外公有任何吩咐,只要孙儿能够做到,孙儿都会毫不犹豫,全力以赴。”
韩坤满意的收起怒色,“那好,这次你就听外公的,马上转身回绥州,出使一事,外公会亲自写封奏书,派人呈于陛下,外公虽然老了,但在陛下那里,相信还有些威信,救你不难。”
“这可不行。”楚昊断然摇头,“东齐之所以犯我大楚,的确是因孙儿惹出祸事。”
“而且也是孙儿当众辱骂殴打了东齐国使者,孙儿自己惹下的祸,当然要承担责任了。”
韩坤闻言怒喝,“打就打了,能怎么滴!”
“你小子刚才还说听外公的话,要真如此,就别说废话,马上滚回你的封地,京城的事,交给外公来处理!”
接着又不满的瞥了一眼莫怀德,冷哼一声,“真不知道陛下为何会如此狠心,不但要你去东齐送死,而且连个像样的出使团都没有,就派了个老头子和一个粉面小子过去,真当我韩家没人了吗!”
韩坤本来就和莫怀德谈不上什么交情,自然不会给他什么好脸色。
至于花花,也就是中看不中用一个粉面小生罢了。
莫怀德闻言怔了下,继而摇头苦笑。
楚昊则小心的拉了下花花,生怕这家伙一怒之下做出什么。
好在花花根本没把威名赫赫的韩大将军放在眼里。
楚昊暗暗松了口气,“外公千万不要这么说,出使东齐是孙儿的主意,不要人陪同,也是孙儿坚持的。”
“至于莫大人——”
莫怀德主动站出来插了一嘴,“确切一点说,老夫现在已经不再是朝廷官员了,老夫已向陛下请辞,并取得陛下恩准。老夫此行陪同王爷出使,本就没指望活着回去。”
韩坤闻言,这才缓和了神色,拱了拱手,“莫大人不必跟老夫一般见识,老夫行伍之人,粗言粗语,有什么说什么,失礼之处,还望见谅。”
莫怀德不在意的摆了摆手,“韩将军和王爷久未见面,想必有很多话要谈,老夫先行回避一下。”
“不必。”楚昊及时伸手挽留,“从莫大人随本王东行那一刻起,本王这里就没有什么能对莫大人有所隐瞒的了。”
韩坤闻言眉头微皱,但也没有反对。
莫怀德也没再客气,而是欣慰点头,“倘若韩大将军能够立场明确的站在王爷这一边,王爷必定如虎添翼,大事可成。”
韩坤一听,瞬间眸光绽亮,“昊儿,你真的下定决定要重夺太子之位了?”
“太好了!”
“你是我韩坤的外孙,老夫不帮你还能帮谁!”
“只要有我韩家在,任何人也休想动你分毫!”
“昊儿,既然你志在储位,东行一事,就更不能去了。”
“正如你所说,现在的东齐国上下,早已对你恨之入骨了,冒然前往,有死无生!”
“听外公的话,现在就回去,京城那里,有外公帮你处理。”
楚昊闻言深受感动。
有人罩着的感觉就是好啊。
不过,他还是委婉拒绝了韩坤的建议。
“外公,不是孙儿不知进退,硬要驳您的好意,但东齐之行,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如今朝野内外,都认定东齐进犯,是孙儿一人导致的。”
“倘若孙儿不去东齐,必定会让父皇甚至外公面临天下百姓的指责。”
“更何况,孙儿在困难面前表现懦弱,惹出事端又不愿担当,又有什么脸面去争太子储位呢?”
最后一句话,算是勉强说服了韩坤。
但一想到此行的危险,韩坤不免心忧道,“其实昊儿你完全不必考虑那么多,东齐要战,外公接着便是了,大不了和东齐拼个你死我活,总好过你跑去送死吧?”
楚昊微微一笑,“外公多虑了,孙儿又不是真的冲动到没脑子,倘若真的有生命危险,孙儿当然不会冒险。”
“只要外公按我说的去做,孙儿此行必定安然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