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诚笑了笑,忍不住想摸摸她的小脑袋,被林清晨下意识的闪躲在一边,独留顾诚一副受伤的小表情。
顾诚眼眸深邃,突然正色道,
“我是想说,不管别人怎么说怎么做,我都会坚定不移地站在你这边。”
“至于我家里的事情,那是我该解决的,不会给你增加困扰,相信我。”
林清晨抿抿嘴,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下意识的点点头。
这一刻,她感觉心中竖立起的壁垒在慢慢松动。
顾诚轻轻凑到她耳边,慢慢地说道,
“既然决定了,那就做你想做的。”
“若是实在办不了得,告诉我。”
林清晨满脸震惊,转而也露出神秘的笑容。
看着顾诚一副了然于胸的表情,她知道这几天自己的小猫腻,没有逃脱他的眼睛。
她不告诉顾诚,是觉得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
林大海等人去教育局举报她,这事看似过去了,但在她这可还没有结束。
虽然可以见招拆招,但对方也一定会得寸进尺,步步紧逼,不反击不是她的性格。
只不过她现在的心思都在开店挣钱上,分不了身。
挣钱远比对付那些小卡拉米更重要,不能因为这些倒霉催的人,影响自己拔剑的速度。
不过,林清晨没时间,不代表她不可以找人去做一些事情。
前两天她把王军的朋友,红黄绿三个精神小伙叫了过来…这三个人已经改头换面,把头发全部染回黑色,在王军的店里帮工。
知道老大在召唤他们,忙不迭的一路小跑赶到林清晨的面前。
“老大,听见王军说,你召唤我们,有什么能帮忙的?小弟们义不容辞!”
小绿充满期待地问道,三人星星眼的看着林清晨,满脸的期待。
“老大,是不是要去干仗?我熟悉战术!我可以当参谋!”
小红摩拳擦掌地附和着。
林清晨忍不住笑了出来,就这三瓜俩枣的小身板,他们要是打架,不得让人把门牙打掉?
“和谐社会,别动不动的打打杀杀的,看来你们还是不安分啊。”
“你们是对饭店工作不满意?”
小绿慌忙摆手,
“不不不,听老大的,老大说东不敢往西,就是吧,饭店的活没啥挑战性……”
“老大,要不搞个高难度的吧?我们三个人也是有实力的!”
这三个精神小伙之前天天满街溜达,俗称街溜子,这突然间被“捆绑”在饭店里,总觉得浑身发痒,总感觉脚底长刺,总想出门游荡。
林清晨笑了笑,“行啊,我这次叫你们来,给你们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而且是带薪任务,需要你们小小的出差一趟。”
听到是带薪任务,居然还可以出差玩?
三人顿时来了精神,赶紧追问着是什么任务?
“三个大小伙子,玩什么玩,这件事非常重要。”
“你们去凤县,卧底!”
林清晨没时间搞这些,想来想去就想到这三个合适的人选。
林大海在小县城里,也算是身居高位,按他平常的花销和性格,手里干的事情肯定不干净。
他举报自己,那是无中生有,自己要举报他,必须一击即中,不然没有第二次机会。
林大海一个林业局长,看起来不是什么富得流油的单位,但八十年代大兴土木,这林场砍伐建设之类的,都需要林业局的批条。
这无疑是林大海暗箱操作挣钱的一种手段,至于有没有其他的,林清晨确实不太清楚。
她所能想到的就是对方会利用职务之便做这些事,给那些没有砍伐资质的小工厂开条。
林清晨有这个卧底想法,还是程双喜给她打的一通电话,电话里,程双喜跟她说她辞职了。
之前工地老板秦放中标,建筑工程却偷工减料,这事虽然一时不会暴露,但以后一定会出天下大白。
本来程双喜对公司是有感情的,也想着劝劝秦放,可对方根本听不进去,秦放觉得身后有住建局领导的倚仗,根本就不怕。
而且他偷工减料的钱也有一多半进了吴处长的腰包里,有大佬坐镇,秦放更是有恃无恐。
程双喜思来想去,也不想日后自己再被一锅端给连累了,索性想辞职。
结果她还没来得及提,就被秦放以工作不认真为由,草草开除。
对方又怕程双喜在外面乱说,临走的时候还威胁她不要多生事端。
程双喜是无比气愤给林清晨打的这通电话,不停的吐槽着这些事情。
林清晨却从事情里听出一点端倪,住建局,工地,工程,会不会跟林大海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呢?
林清晨把想法说给程双喜听,对方也觉得有些问题,可是也想不出会有什么关联?
“没有证据,就找证据。”
按照程双喜给的指引,林清晨让红黄绿三人去凤县,分别在木材厂,和林场里面以临时工的身份待着,寻找厂家砍伐木材的渠道。
三个精神小伙听见卧底任务,都摩拳擦掌精神抖擞,
“放心吧,这老客套话我们熟,保证完成任务。”
林清晨没过多
“以两个月月为限,每个人工资六十。”
听见真有工资,工资还不低,三人有些激动,
“这……这么多?不用这么多,按饭店工资给我们就行。”
“一码归一码,这事不用再说了,能去的话,尽快,不然再过两个月可就封山了。”
这事确实得越快越好,估摸着做这行的厂子也知道冬天会封山,肯定会在最后的这两个月多走动关系,趁着封山前再多存储点。
没想到顾诚还是猜出了几分。
顾诚知道按照林清晨的性格,是不会这么委屈的把事情过了。
一定会反击,至于怎么反击,他虽不清楚,但只希望林清晨别受委屈就好。
送走顾诚,两家店的装修也进入结尾,林清晨彻底的忙碌了起来。
她又去了趟省城,这次足足待了两天,就为了挑选货品,刘婷婷一家的货已经满足不了她了,对方的服饰一直以年轻女装为主,在客户群体上是比较单一。
既然店面开起来了,她还是想多做一些其他年龄段的,把一部分的货品区域改为中年女性和男性的服装品类,增加客户的多元性。
至于王军的饭店,定位还是以主食,米饭,小吃类为主,周边基本上都是工厂和普通的家属区,在消费定位上不能太高。
虽然不做大菜品,但翻台的速度也会快很多。
比如很多人来吃午饭,一碗面一盘盖浇饭直接吃饱解决就离开,这样也会让上客翻台的速度快很多,两相比较,还是做主食小吃最划算。
至于小吃创新,这几天林清晨的脑子也没闲着,八十年代,很多地方特色的小吃不会传播的那么广泛,更何况这个年代市场上的物产也并不丰富。
北方的冬天多数都是酸菜炖粉条过完一整个季节,她完全可以利用信息差和地理差抢占一步。
林清晨挽着袖子亲自下厨做面食,再次惊呆了王军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