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的话,犹如一把锋利的剑,无情地刺穿了田大福的心脏,是啊!曾经,小女儿才是他捧在手心里、含在嘴里怕化了的心头肉,结果呢!却让他丢尽了脸面。
而一直被他冷落的大女儿,在成亲以后,却犹如一颗被尘埃掩盖的珍珠,逐渐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仔细想来,他确实没有脸面去祈求对方的原谅,可他明知这是徒劳,却还是忍不住一次次地登门打扰。
大哥的话,仿佛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扇在他的脸上,让他感到无地自容。
想到这次见面的场景,田大福不禁长叹一口气,对着那碗香喷喷的馄饨,再也提不起半点食欲。
“哎呀!别想那么多了,老话说得好,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说不定哪一天,小溪她就原谅你了,还是顺其自然吧!”田大有见弟弟愣神,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在旁边宽慰道。
“嗯!我知道了,你告诉娘,不用再给我送饭食了,免得惹嫂子不高兴,我不想因为我让你们闹得不愉快。”
田大福心里清楚,大嫂对他意见很大,这几日老娘每天都让大哥过来送饭,想必大嫂心里肯定不高兴。
大嫂这人其实没啥坏心眼,就是比较小心眼,爱记仇。
虽说曾经对自己把小溪送到家里照顾有些不满,但后来看到王氏过门后,小溪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还是动了恻隐之心,打算把她接过去抚养。
可却被他和王氏给拒绝了,主要是怕别人笑话,说什么有了后娘就有后爹,怕丢了自己的面子。
从那以后,大嫂就更加看不上王氏了,就连爹娘也是如此。
“你嫂子那人,就是嘴硬,其实心地不坏,没啥心机,如果她平日里说了啥难听的话,你别往心里去,她就是那样的人。”
田大有又何尝不知道,自家婆娘不喜欢他唯一的弟弟。
可这又怎能怪孩子他娘呢?毕竟,自家弟弟被王氏迷得晕头转向,对其言听计从,甚至错把鱼目当珍珠,如今更是懊悔不已。
“嗯!我知晓了,大哥,你说小蕊既已回村,为何却不来探望我,莫非是怨恨我与她娘和离不成?”除此之外,田大福实在想不出其它缘由。
“她又非三岁孩童,你们为何和离,小蕊心知肚明,哪有资格怪罪于你。要不,你收拾一番,去老宅坐会,爹娘他们甚是挂念你。如此,也可避免你在家胡思乱想。”
田大有对王氏所生的侄女,可谓是毫无好感,不仅因其相貌丑陋,更因其愚蠢且心眼坏,与她娘简直如出一辙。
“还是算了吧!”田大福连连摇头,心中暗自思忖,若是自己过去,恐怕少不了又要遭受爹娘的一顿训斥。
他还是不去自讨苦吃为妙,虽说在家中,冷锅冷灶,但至少安静,无人在耳畔喋喋不休。
况且,爹娘上次就已警告过他,莫要去打扰小溪的生活,自己若去老宅,岂不是自投罗网?
“走吧!莫要一人在家胡思乱想,况且整日闷在屋里,对身体也不好。好歹也得见见阳光,不是吗?”
若是以往,田大有无事绝不会踏足弟弟家门,只因实在看不惯夫妻俩的行事做派。但如今见弟弟妻离子散,又不禁心生怜悯。
田大福已有数日未曾出屋走动,见无法拗过自家大哥,只得无奈地颔首应允。
“那好吧!不过,我想去王氏那边走一趟,问小蕊为何不回来看我,难道和离之后,我就不再是她的父亲了吗?”
“行,都随你。”田大有轻声应道。
其实他心中暗自思忖,觉得实在没有这个必要。闺女心里压根儿就没有他这个父亲,还主动过去找她,岂不是自讨没趣!
自己养大的孩子,难道还不了解她是怎样的人吗!
如今细细想来,还是他更有福气些,几个儿女虽说没有大富大贵,但都十分孝顺,逢年过节,总会送来不少东西,不仅有鸡有鱼,还有各种衣料。
虽说这些吃食和布料都很普通,但这份孝心却是难能可贵的啊!他和老婆子对此已经非常满足了。
侄女纵然有钱又如何呢?她从不回娘家,更别提看望弟弟了。反倒是逢年过节,会让侄女婿来家送节礼。
田大福秉承着不浪费的原则,如嚼蜡般艰难地将剩下的半碗馄饨吃完,这才起身和哥哥一同出了屋子。
由于这几日身体着实不适,一直未能收拾菜园,里面早已杂草丛生,韭菜池更是被杂草所取代。
就连家中的几只母鸡,也明显瘦了一圈。
平日里,每晚还会撒些粮食喂一遍,可这几日只能靠它们自己觅食。
田大福连忙去杂物间舀了瓢麦麸子,拌了一槽鸡食,又添了水。
几日未曾“饱餐”的母鸡,立马飞奔过来,对着槽子便啄了起来。
至于菜园里的杂草,只能等回来后再去锄了。
或许是在房间里待的时间太长,在太阳强烈的照射下,田大福竟然有些不适,下意识地用手去遮挡阳光。
看到这一幕,田大有不禁深深地叹了口气,“以后生病尽量多来外边走动走动,别整日趴在床上,不然,身体只会越来越差。”
在他眼中,弟弟这两年虽然苍老得很快,但身体还算硬朗。
即便与王氏和离,也没有被击垮,反倒是每去镇上看一次小溪,回来后便会郁郁寡欢多日,眉间有化不去的忧愁。
得不到小溪的原谅,怕是已经成了他永远的心结,可这事,自己也爱莫能助,谁让当初他做的太过绝情,不然,小溪也不会如此决绝。
在那偏远的乡下,如果女子失去了娘家这座坚实的靠山,那她不仅会被婆家轻视,还会遭受欺凌。
然而,小溪却毅然决然地舍弃了娘家,甚至不惜与弟弟决裂,如果不是被伤透了心,又怎会如此。
好在,她并未与公婆同住,陈家老两口也从未因此而轻视侄女,反而对她关怀备至,当成亲生女儿一般对待。
细细想来,其实也不能责怪侄女,公婆尚且知晓心疼她这个苦命的儿媳,可亲生父亲却对她冷漠至极,未曾给过半点关怀,恐怕换作任何一人,都会如此行事。
与此同时,在耿家的院子里,母女俩正进行着一场激烈的争吵。
“娘,您当真不愿随我回石湾村吗?我可是您的亲生女儿啊,甜甜更是您的亲外孙女。”
婆婆离开后,田小蕊才深切地体会到,带孩子着实是件苦差事,尤其是在她发现自己再度有孕之后,更是疲惫不堪。
每日的孕吐,已将她折腾得丢了半条命,实在是没有多余的精力去照看女儿。
以前有婆婆在,几乎都是婆婆在照看着甜甜,唯有吃奶时,才会将孩子抱过来,那时的她,根本无从知晓,原来独自一人带孩子,竟是如此累人。
如今,她不禁有些后悔,气愤之余将婆婆赶走,可事已至此,只能将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母亲身上。
毕竟母亲如今孤身一人,想必是愿意前来照看女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