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事情不多,霍长鹤也难得半日闲,颜如玉带他出城,看看要修的路。
昨天回城,走的是西城站,霍长鹤还没见过现在正门外是什么样。
兴致勃勃地来,结果当真是大开眼界。
曹刺史和李城使配合默契,按照颜如玉规定下的章程,一丝不苟地执行。
干活的人,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军士们,都干劲十足,热火朝天。
没有一个人耍奸偷懒。
虽然还早,但做饭的军士已经开始忙碌着准备午膳,他们的大锅也是从军营带来的,蔬菜粮食是颜如玉和钱家米铺打过招呼,每天送新鲜的,省得他们再去采购,耽误时间。
霍长鹤不禁赞叹:“玉儿安排周到,连很多细节都想到,有帅才之风,若是在战场上,也定然不输男儿。”
颜如玉浅笑:“王爷过奖。”
“这么多材料,”霍长鹤站在材料堆前,小声说,“你自己弄来的吗?会不会很辛苦,我看这些都挺重。”
颜如玉心里好笑,又有点感动:“王爷放心,不辛苦,不费力气。”
霍长鹤松口气:“那还好,这些材料我也是第一次见,新奇得很。”
颜如玉趁机说出想法:“王爷,我想着把向光他们所在的庄园修一修,外面的路就用这种材料,你觉得如何?”
霍长鹤自然没有意见:“好啊,随你,你觉得怎么好,就怎么样,都由你来决定,需要什么,只管跟我说。”
颜如玉早想过,庄园那边就做为一个试点,让大家慢慢接受,不能什么都让方丈来干,毕竟也是一把年纪的人了。
有些工具,也得打造起来,早晚用得上。
两人视察一圈,半路遇见曹刺史和李城使,二人也是每天都来,至少有一半时间在这里盯着,虽然累了些,但都很开心。
曹刺史感慨道:“说起来,这修路的事,都是下官的分内事,现在让大家都跟着下官忙活,下官心里实在过意不去。”
“不如这样,今天中午,我做东,去酒楼吃顿饭,如何?”
大家欣然同意,约好时间到时候酒楼见。
颜如玉和霍长鹤先回城,路过霍长旭的店铺附近,霍长鹤脸上笑意消散几分。
“我们要不要去看看?”
“今天先不用,”颜如玉安抚,“王爷沉住气。”
霍长鹤点头,又快到曹军医的医铺附近,颜如玉问起蜂哨的事。
“已经安排妥当,我问过苗苗,他说问题不大,就是需要准备一些东西,此事我会时刻盯着进展,会告诉你的。”
霍长鹤其实昨天先去刺史府交了人,和曹刺史谈妥,随后就带着蜂哨去找苗苗。
蜂哨根本不知道,那时听霍长鹤说才知道,脸色都瞬间一白,但随即又装出浑然不在意,完全不害怕的样子。
好在,苗苗说没问题,能解决。
霍长鹤的心才算放下。
颜如玉也没细问,知道没事就好。
眼看到钱家酒楼,颜如玉道:“这些日子大家都辛苦,离约定的时候还早,我去后厨,准备几个小菜。”
“我给你帮忙。”
……
霍长旭一上午都在忙,没什么空闲,心说幸亏听了大嫂的话,把于清悦约在近中午的时候,否则上午还真没空。
于清悦到的比约定时间早。
银锭就在后院帮忙,摆弄活字印刷的模具,看似忙碌,一直也在观察前面的情况。
见来了个女子,霍长旭还亲自迎出去,就知道一定是。
他盯梢了两天,也早知道于清悦长的什么样,凑到窗边,找个合适的角度往里一看。
“果然是她,”银锭暗自嘀咕。
事不宜迟,他快步到后窗,从窗子轻跃入小休息室,随后把放在花瓶里的录音笔打开,又放进去。
随后,再翻出窗。
他刚出去,霍长旭就带着于清悦推门进来。
银锭轻步离开,没有多停留。
于清悦一进屋,就被这一大束花吸引了。
“好漂亮的花,这么多品种,如此新鲜,你从哪里采的?”
霍长旭被她问得一愣:“这个,我还真不知道,是个朋友送的,一大早拿来,说是鲜花会让人心情愉悦。”
于清悦手指轻抚:“确实如此,我……”
“怎么了?”
于清悦收回手,笑着摇头。
她想说的是,一到春夏,关外到处都是野花,各色各样的,她最喜欢的事,就是采一大捧回家,像这样插满一大瓶子。
只是,这些话没法对霍长旭说。
“没怎么,就是花很好看,”于清悦坐下,“我给你的纸样,都看过吧,感觉怎么样?”
“很不错,”霍长旭由衷道。
于清悦笑笑:“说实话,昨天没有等到你的消息,我还以为……你是不满意,不想和我合作了。”
“既然你觉得不错,我们也算相识一场,不如,我再给你降一成价格,如何?”
霍长旭心头微讶,想起颜如玉说的话,果然又被她猜中。
“昨天晚上有些太晚,怕影响你休息,也不急在一时。”
霍长旭拿出订货清单:“你一个弱女子来到幽城,做点生意不容易,也不必再降一成,本来价格已经不算高,最后结算的时候,凑个整即可。”
于清悦也不矫情,爽朗一笑:“好,就按你说得办。”
“对了,于姑娘,你要找的是什么亲戚?上次只说是你父亲的故人,不知能否说详细些?”
于清悦笑容微凝一瞬:“怎么想起来问这个?怕我哪天不见了?”
“不是,”霍长旭真诚道,“我是觉得,你孤身一人实在艰难,我家里人也挺好的,我大哥……也认识几个衙门里的衙役,我是想帮帮忙,看能否帮你找到家人。”
于清悦微不可察松口气:“多谢你,不过,暂时不用,我叫他叔叔,只有一张旧画像,其实我……”
“怎么?”
“其实我也不是特别想找他,只是为了父亲临终的遗言罢了。”
霍长旭诧异:“这是为何?”
于清悦苦笑:“公子试想,我前来投奔,身无长物,若是人家日子过得尚可,那还好,可若是……”
“那岂不是把人推入两难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