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澜不管多么想俘虏孙策,多么想收服孙策,也只能在心里想想罢了,毕竟这样的命令刘澜以前没有下过,现在更不会下达诸如务必活捉孙策的命令,所以他下达的命令和之前一模一样,不论死活,就是一句话,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就算无法彻底解决孙策,也要阻止他前往交州,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在荆南彻底消灭他。
零陵郡,汉武帝征服南越以后,于元鼎六年置零陵郡,郡治首先设在零陵县,后迁郡治泉陵,相比于北方中原几经战火涂炭,荆南已经多年未经历过战事,虽偶有蛮族袭扰,却远无法与中原相比。
当然了虽然零陵一直没有受到过战火涂炭,但人口实在太少,就算是这样也很难与十室九空的中原相比,可知整个零陵郡是多么的荒凉,部队进入零陵之后,几十里上百里都看不到人烟,偶尔到了一些亭里,也都是空荡荡的,和中原的感觉没有任何区别。
但零陵的空旷却又与中原一望无际不同,因为这里多山,如果按照后世的地域划分的话,他现在已经算是进入了广西境内,所以在这样多山的地界,骑兵效果还真没法与步兵相比,不过好在许褚的骑兵可轻可重,变换方便,所以他也并不会担心,因为他们早就布下了天罗地网,只等着孙策自投罗网。
但刘澜布下天罗地网不假,可孙策同样也广布眼线,一早就探知了刘澜就在零陵,所以当他派出了偏师详装主力进入零陵的同时,自己则亲率主力朝桂阳而来,桂阳在西汉时才置郡,孙策部队一路而来,队伍在急行军两天后,终于距离桂阳郡治郴县不足八十里了,但孙策却在这时下令让部队原地休整,因为连续多日的赶路,不管是将领们还是士兵们脸上都写满了疲惫,就眼下这个精神状态,一旦遇到任何麻烦,都没有任何胜算可言,所以他必须要保证部队状态在最佳,这样他才能有底气去见桂阳太守,因为手中这封信如果并不能保证自己安全通过桂阳郡,他还有能力用无力去解决一切问题。
当天夜里,下起了雨,打在军帐的声响吵醒了孙策,没有卸甲的孙策坐了起来,感受着屋外如同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雨滴声,这么多年来,他还是头一次会去感受屋外的雨声,感觉有些奇怪,却又会让他觉得有种不同的感觉。
突然他好像想到了什么,立刻穿上鞋子,走出了帐外,士兵们没有人躲雨,不管是守在他帐门前的卫兵还是在营内巡逻的士兵都没有人躲雨,这让他脸色有些变化,立刻叫来亲兵,为什么没有准备蓑衣?看着他们脸庞细细密密飘落的雨水,他的眼中已经快要喷出火来了。
“根本就没有机会准备,我们的物资早就不足,现在别说蓑衣没法分给士兵们,就算是草帽都没有。”头领来了之后看到孙策生气的样子,非常害怕的说道。
“那就让他们都回营吧。”现在孙策的部队在分兵之后本来就没剩下多少人了,如果他这部队在因为伤寒痢疾等疾病倒下,他可真不敢保证接下来还能不能顺利抵达交州了,所以他现在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如果真被有心人偷袭他也认了。
不过他的担心显然是多余的,一夜平安过去,只剩下不到八千人的部队从营帐了走了出来,孙策详装成一名小卒加入一直斥候部队前往郴县,将书信交给守军之后便回来了,他之所以前去,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要亲眼瞧瞧郴县的情况。
不管他是愿意还是不愿意,承认还是不承认,张羡的那封书信他都必须有所保留,做好最坏的打算,期待最好的结果,所以他要先去调查郴县,瞧瞧他的城防已经守军的整体素质,这是非常关键的,有些人可能会说了,一支部队是否精良,看守城士卒没有用,因为他们大多都是郡国兵,没什么战斗力可言,但事实上这样的情况并非如此,也许郡国兵战斗力是不堪,但如果一郡的部队当真精锐,那军国兵战斗力也会较之普通郡县更高,所以观察郡国兵是最佳的方式。
但就郴县的守军来看,和他以往见到的那些没有一战之力的郡国兵没什么区别,就这样的守军试问他的主力部队又能有什么战斗力可言,虽然孙策现在的部队大多都是水军,但他有充足的信心,哪怕无法破城,但桂阳想要留下他们也没那个实力。
孙策在耐心等待,而管亥也已经率人进入到了桂阳,不过他们只要一万人的部队却是秘密潜入,刘澜吸取了之前的经验和教训,在荆南不敢再提前放出风声,武陵能煽动五溪蛮,谁知道桂阳和零陵又能生出什么时段呢?当然让管亥前往桂阳也存在一定的风向,为了保证他们的安全,刘澜亲人任命许褚为他们与管亥之间的联络部队,不管那边发生状况,他一定会第一时间进行支援,这样的决定或许无法保证战局的走势,但势必能够保证战争两边的部队不会付出惨重的伤亡代价,消灭孙策是既定方针是,但是抱着在伤敌的同时减少自身的伤亡才是重中之重。
孙策与刘澜在荆南斗智斗勇,孙策准备充分,而刘澜派出管亥多少有点有备无患的感觉,而偏巧让管亥在误打误撞下还真发现了其中的端倪,就这一点来看,刘澜还真有点运气,战争除了天时地利与人和之外,一些运气成分有些时候还真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别的不说,就说官渡之战的那一场大火,如果主将换成别人而不是淳于琼,最后的结果会不会发生改变呢?
而在此时,孙策什么都想到了,唯独忽略了管亥的存在,而他现在就在距离郴县二十里外的地方,他们的出现和孙策的到来,其实对桂阳太守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可他自己还是多少有些自知之明的。
在秣陵军军面前,他根本就算不上什么,可在孙策面前,他同样也抬不起头,所以知道一切的他,态度是非常明确的,两头都不得罪,而管亥在对孙策进行了一番侦查与分析之后觉得他们直接发生战斗不是不可能,但是以他现在的兵力来说不大可能占据绝对性的优势,毕竟在兵力上双方的差距并不大,有此一点管亥就算敢保证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但他并不敢一点就能把孙策俘虏了,甚至是彻底的斩草除根。
美玉绝对性的把握,那他就必然不会做出并不算是多么理智的决定,更没有立刻出兵攻打孙策,而是在等待,等待主公的援军,但想要通过荷乙的方式来改变兵力上的差距,使双方变得悬殊则困难重重。
孙策每在桂阳多停留一日,那么就对管亥多一份保障,但还没有察觉到危险的孙策依然将目光仅仅放在郴县,他甚至考虑到最坏的结果也只是与郴县城内的桂阳军作战,虽然看起来他的部队不管是在兵力还是士气上现在都很不堪,但是他们总归都是精锐,战斗经验非常丰富,哪怕大多都是水军,那也要比连战争是什么都不知道的桂阳军强太多了。
更何况战争考验的如果是兵力,那么一名优秀的武将往往能够带领着自己的部队成为一支战无不胜的部队,刘澜曾经在年前武将续职的宴会里提出过一支部队与他的将领到底有着怎样的联系。
很多人都对刘澜在微醉之后这样的提问勾起了兴致,而刘澜更是借此机会将这一之后成为了军校必去研究的内容,但在当时当说到这里的一刻,刘澜首先就问了一句到底是一支战无不胜的部队成就了他的将军还是他的将军让所有的敌人闻风丧胆?
说什么的都有,千奇百怪的回答,但也能看出来在座的将军们也都很有兴趣,要不然也不会做到纷纷发言,如果不敢兴趣,可能他亲自点名让他们回答,都没有人会去回答,当然在这些将领之中,回答将军成就了部队的人占了多数,典型都是关羽张飞这类的大将。
至于部队成就了将领,相对人数较少,而且他们的回答反而还会遭遇到争对,就好像有张飞这么一位在,别人想解释也很难解释。
刘澜很是不满的训了张飞之后,才说道:自古以来,都是先封台拜将,再去选兵用兵,一名将军毫无疑问就是一支部队的魂,我记得当年龙骑军中很多人都对赵云不甚服气,觉得他没有资格,一定不会成为下一个关羽。
但事实证明了这支部队在赵云手中并没有丢失掉他原有的魂,很多人都说着是因为关羽将军位这支部队筑起了属于他的魂,可你们知道云长是如何回答的吗?他说这支部队之所以如此优秀,与他无关。
因为这支部队从建立之初是由主公亲自铸魂,这支部队完全不需要他们去训练和教他们如何在战场之上去杀敌,所以之后不管是徐晃还是他关羽,真正做的说白了就是一个管家的责任,保障这支部队有着嗜血的渴望,相反如果真正倾注心血,有着他关羽烙印的部队,他更愿意说是摄山营,因为从这支部队成立之初就是他关羽负责,他们从新兵变成老兵,从战场新手变成如今让天下人都闻风丧胆的摄山营,关羽居功至伟。
在摄山营,关羽从来都不会是大管家,他是这支部队真正的大家长,所以在他看来,一直部队的关键一定是他的将领成就了他帐下的士兵。
关羽的这一番解析让多少人都深以为然,可以说他用了几句话就把将领和士兵的关系解释的非常清楚了,而关羽的回答,也打破了之前武将至上论和士兵至上轮的论点,让很多人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
眼界大开,互相成就,也就是说当在一支成熟的部队体系之中,一名将领的作用只需要如何才能让这支充满了战斗力的部队发挥出百分百的实力来,而这就是考验一名将领是否优秀的关键,而如果是一支全新的部队,甚至完全就是新兵,那将领的能力则会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就好像现在管亥带领的摄山营,他需要做的起身并不多,因为士兵们自己都清楚,这样的部队带起来很简单,但是压力也很大,因为所有人的眼界都盯着你,等着看你的笑话,等这落井下石。
在这样的部队中当将领,压力起身是最大的,很多人已经不在是看他们取得多少胜利,而是看他们什么时候败,这样的风气令人厌恶,可刘澜却改变不了这样的风气,哪怕他是这里的王,有着绝对的话语权,能够决定任何人的生死。
正是因为这一点,曾经管亥等三人的压力非常巨大,而关羽似乎也看出了他们的情况,虽然有过很多次的谈话,甚至旧事重提,要举荐他们出仕主公刘澜,在当时他们三人真就快顶不住压力了,这种无形压力让他们痛苦不堪,可最终他们依然留了下来,因为他们懂得如何去调节自己,也懂得不该给自己过大的压力。
当好管家难道还不容易吗?
所以他们三个人都好了起来,但也有一些人选择了离开,压力实在太大,对此他们三人也曾经询问过关羽,但关羽没能给出他们答案,机缘巧合之下,他们遇到了赵云,此时已经开始修佛进入了释门的赵云却说出了一个执字。
我执,这两个字令他们三人莫名其妙,但在赵云口中却是因为他们三人没再我执之后才有了今时今日如同脱胎换给一样新的自己。
他们三个人听不懂,而赵云又是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看着他,三人心里都有些嘀咕,也都纳闷,什么我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