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李景隆心里有些不甘和愤怒,但他知道这次任务不容易。
他必须保持清醒头脑,时刻关注朝廷的最新动向。
他默默地将任务记录在心中,并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平静自如。
回到营地里,李景隆开始了他的日常工作,但他的注意力始终放在了朝廷的动向上。
每一次想到有可能与朝廷相关的信息,他都会仔细地记录下来。
几天后,李景隆寄出了一封信,信中详细描述了朝廷最近的一系列动向。
他立即将这些消息汇报给了朱权,并等待着对方的反应。
很快,对方回复了他的消息,表示得到了他的帮助,并向他表示感谢。
虽然李景隆知道自己被利用了,但他也感到自己的能力得到了认可,这对他而言也是一种肯定。
他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希望有一天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
朱权那边拿着李景隆的信,知道对方只是表达自己的诚意而已,免得自己不满意。
朱权深深地明白李景隆所处的境地,也知道自己需要保持足够的警惕性。
他决定继续利用李景隆,并在必要时给予他更多的信任和机会。
看见李景隆如此配合,朱权微微一笑。
在自己和朝廷之间的大战当中,如果有李景隆这样的一个内因,那么会好受许多。
自己完全可以付出一定的领土,然后让对方获得一些功劳,对方地位越高对自己越有好处,反正对方已经在自己这里留下了一定的证据,那么就不怕对方反悔的。
只要李景隆心智清醒,就不会做出对自己严重不利的事情。
而朝廷那边,就算李景隆对自己有所付出,他们也不会立刻就起疑,考虑到李景隆这个身份,他们会觉得李景隆完全有这个实力获得相应的功劳。
有了李景隆这个内应,可以更主动的在这场博弈中取胜,而不再是被动接受朝廷开战。
就在这时,沈落走了进来,附在朱权耳畔低声说道:“王爷,李景隆秘密前来找你,是否相见?”
朱权微微一惊,立刻点头道:“请速请进,有事不得耽搁。”
沈落退下传令,不多时李景隆便风尘仆仆地来到朱权面前。
朱权见状,也不得不产生些许疑虑,李景隆夜半来访,看样子似乎并非常事。
“王爷万岁,李某今夜前来,是有要事相告。”李景隆一进门便跪拜在地,脸色略显凝重。
朱权没有不安,淡定着道:“李景隆,你如此忧色,快言其事,不必拘礼。”
李景隆起身,神色复杂地道:“事实上,李某刚从朝廷返回。据悉,朝廷已经派遣使者前往韩王领地以外的国家,要求他们停止对韩王的侵扰,以防止引起战乱。与此同时,他们还要派出军队进行支援,而那一方面,在利益的交换下也同意不再骚扰。”
朱权一听,脸色微变。
朝廷这么快就采取行动,势必是要对韩王的态度产生变化,那之前与李景隆商议的行动又该如何进行?
他沉吟片刻,问道:“朝廷这么快改变主意,必定是有所打算。李景隆你可知朝廷此举的真正用意?”
李景隆道:“此举的确出乎李某的料想。但经考虑,朝廷此举很可能只是表面上与其达成协议,真正用意恐怕是要从后方干扰王爷的部署。现在王爷精兵在这里,所以那边肯定也就无暇顾及,朝廷可以借此机会大举进犯,这或许就是他们的真正目的。”
朱权闻言,脸色稍定。
李景隆的分析在理,朝廷那群老狐狸做事,向来深不可测。
看样子他们是利用协议之名实则要大举出兵,让自己此前的部署功亏一篑了。
“既如此,”朱权沉吟道,“我会派人带兵出发必定来不及,他们那边肯定没有任何的办法能够知道。李景隆,你看如何是好?如果朝廷真要来犯,辽王和谷王后方兵力空虚,恐怕难以抵挡啊!”
李景隆也是一把冷汗,朱权的焦虑他能够理解。
现在两军距离甚远,要是朝廷来犯,后果实在不堪设想。
然而现在又能如何?李景隆陷入了沉思,他必须在短时间内想出一个两不误之策。
朱权将手中的茶杯放下,语气平和地对李景隆道:“前些日子,外族似乎有些动静,像是要发兵来攻打。据我所知,勾结的事情可能就是他们的借口,而真正目的,很可能是要侵吞大明的国土。”
李景隆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笑道:“朱王说得不错,朝廷这些年一直垂涎着这里的富饶,恐怕已经忍耐到了极限。而出兵一事,的确是他们为了对占领大明国土有所行动而找的借口。”
“既是如此,”朱权缓缓开口,“那么在他们发兵前,我们是不是应该采取点行动。比如,将这样的谣言传播出去,让天下百姓都知道这一点,让朱允炆无颜继续掌管军权。”
李景隆微微一笑,朱权的想法他也早有预料。
作为联络两方的桥梁,这正是他最擅长的。
他从容答道:“王爷,这着实是上策。既然有所行动,我也不妨去边境亲自视察,遣回一些陆地以示诚意。到时或可以此为名,为日后出兵制造舆论。这小小的舍弃,将得到的利益比之更大的得多。”
朱权闻言,也笑了。
和李景隆合作,这是他迄今为止做出的最明智的选择。
有了他在中间牵线搭桥,自己与朝廷之间的博弈,朱权自信能占上风。
李景隆离开后,朱权心中便开始筹划起来。
要在朝廷出兵前采取行动,争取时间不多,必须速战速决。
第二日,朱权便向下属发出命令,要求选派精兵,在最短时间内集结完毕,准备随时出兵。
而后又传召将军来面谈,说明了这次出兵的目的。
这个将军是朱权培养起来最得力的大将,对局势也十分熟悉,朱权需要他来领导这次的出兵。
将军听完朱权的打算,也觉得这是上上之策。
他站起身,向朱权拜道:“王爷英明,这次出兵的举动既可以博得百姓民心,也可以在对方发兵前先发制人,取得主动权。更重要的是能够夺取得到韩王的领地,这样又能够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让所有人都没有后顾之忧。臣领命出兵,定会完成王爷交代的使命。”
朱权点点头,对他的才能和忠诚深信不疑。
朱权转头看向沈落,道:“沈大哥领精兵而去,直接出兵边境。在那里割让几座边城,以示诚意,然后就可以返回。在途中,沈大哥要选一个合适的地方,在那里布置一个密营,以备日后出兵的需求。这次行动要迅速果决,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遵命!”沈落也拜道,“臣这就速速集合部队,立刻出兵。一定不辜负王爷的期望,完成这次的行动。”
沈落离开后,朱权默默看着他们的背影,这次的行动若成功,将为他与朝廷的较量中取得先机。
现在只希望两人能够顺利完成任务,而李景隆那边也要尽力与朝廷周旋,争取最大的战略利益了。
未来,将会是朱权与朝廷之间又一场精彩的较量。
……
朱鉴到达了约定地点,谷王和辽王终于也来了。
这两位王爷倒也是十分的守时,如此的话倒也不耽误正事。
万一燕王在期间惨败,那么退回来他们这些人还能够接应他一番。
谷王和辽王一同到达,策马到了朱鉴身旁。
朱鉴迎上前,微笑着拱手道:“谷王,辽王,两位来得真是巧,正合我意。”
谷王笑道:“朱将军说笑了,我们能来得及时,也是运气。”
辽王顺口接道:“朱将军发出消息,我们自然要尽快赶来。”
朱鉴微笑着说:“两位殿下,今天天气真好,出门来走走也是不错的选择。”
谷王点了点头,微笑着说道:“是啊,这个季节的天气宜人,真是难得。”
辽王也附和道:“是啊,走在路上,感觉身心都得到了放松。”
朱鉴说道:“两位殿下,我之所以请你们前来,是因为最近边境的情况比较紧张,需要与您们商讨一下对策。”
谷王点了点头,微笑着说道:“没问题,我们来之前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辽王也表示同意:“是的,我们知道边境局势比较紧张,所以很早就开始准备了。”
不过谷王说道:“此事不急在这一分钟,听说最近朱将军深得宁王器重,恭喜啊!”
朱鉴微笑着说道:“是啊,王爷器重我,我真的很开心。”
辽王也表示祝贺:“是啊,这可不容易,恭喜恭喜!”
谷王接着说道:“我也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我听说你最喜欢的书法家最近发表了一篇新的作品。”
朱鉴听了,感到非常惊喜:“真的吗?我一直非常喜欢他的书法,一定要去看看。”
辽王也表示赞同:“是啊,他的书法真的很不错,我也很喜欢,朱将军需要的话,以后我们带来和朱将军一起品鉴如何?”
朱鉴说道:“书法的事情就到这里,两位殿下,两位真是响召即来,朱某心中有数。那么,我们就开门见山地说正事吧。”
谷王道:“王爷真是一语中的,我们就怎么布防工事开始商量吧。”
朱鉴点头道:“防御攻势,我们首先要确定防线。我看可以在悬崖峭壁之间修筑栅栏,利用地形加强防御。”
辽王赞同地道:“朱将军言之确当,利用悬崖峭壁修建栅栏防线,可以避免骑兵突袭,是个上策。”
朱鉴道:“那么防线一定,我们还要考虑营寨位置。我看最好选在山脊之上,视野开阔,有利监视行动。”
谷王点头道:“选在山顶修筑营寨,确实可以监控动向,有利防御。而修筑在山坡,又能避免遭受投石器攻击,这设计可行。”
朱鉴道:“营寨地点定下来,我们还要部署防御武器。我军有弓箭手三万,可以分布在栅栏沿线,一旦敌军进犯,射击加强防御。”
辽王赞许地道:“弓箭手三万,这是不小的力量,分布在防线,可以有效制衡骑兵。朱将军的部署实在周密。”
朱鉴谢过道:“两位王爷过奖了,我只是提出浅见,还需要两位王爷指导。设计防御工事,还要考虑其他细节,我们继续深入交流,共同为宁王功勋。”
谷王和辽王都赞同地应道:“朱将军言之确切,我们继续讨论,共同完善防御工事设计!”
朱鉴道:“那么,接下来我们考虑粮草补给和道路修筑。敌军围城时,我们要有足够的粮食支援守军。”
谷王道:“朱将军关心的问题很关键。我们可以在山麓修建机关,积蓄粮草;又在山路两侧开辟储粮点,确保补给畅通。”
辽王点头道:“修筑山路,开辟储粮点,这设计良好。我们还可以在山间修建小道,实现林间通行,以防敌军埋伏山路。”
朱鉴赞赏地道:“两位王爷考虑问题真是周到细致。既然提到道路,我们不妨考虑在各关键路口设立关卡,监控来往人流。”
谷王频频点头:“设立关卡监控,这主意精华。我们还可以派遣斥候在各条山道巡逻,随时监视敌军动向,确保消息灵通。”
朱鉴笑道:“看来,我们已经充分考虑到粮道和情报问题。那么,防御工事的其他细节,诸如营盘布局,烽火台设置等,我们继续深入讨论。只要防御体系构建完善,敌军必定难以攻下。”
谷王道:“朱将军说得是。防御体系各个环节配合密切,方能坚不可摧。我们继续讨论其他细节,完善防御方案。为宁王共同建功立业!”
辽王也应道:“朱将军谷王言之确当。让我们继续讨论,共谋防御之策,必定大破敌军,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
朱鉴、谷王和辽王三人又细化了一番,讨论紧锣密鼓,各抒己见,意气风发。
大家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经过大家的不断讨论和修改,计划逐渐变得更加完善和实用。
一位提出了一个合理的思路,其他人听后纷纷表示认同,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和改进方案。
另外一位则从实施和执行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些细节上的问题和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