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芸怒视着赵晓光,一步一步向他逼近,质问道:“赵晓光,你说,这事儿你怎么看?你不是一直负责技术这一块吗?
当初说引进这个宇宙智能配送系统能让公司脱胎换骨,现在呢?出了这么大篓子,你就眼睁睁看着公司被这份协议压得喘不过气?”
赵晓光抬起头,眼中满是疲惫与无奈,他苦笑着说:“马总,您以为我不想解决吗?这宇宙智能配送系统的问题,从一开始就没那么简单。
当时我们急于求成,想凭借它一举超越竞争对手,所以在技术引进上有些操之过急了。”
马芸停下脚步,双手抱胸,冷冷地说:“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我要的是解决办法!你别告诉我,我们花了重金打造的系统,就这么眼睁睁地废掉?”
赵晓光长叹一口气,摊开双手,彻底摆烂道:“马总,不是我不想解决,而是我们根本没这个能力。
这个系统涉及的核心技术太过复杂,以我们现有的技术团队,根本无法处理其中存在的问题。
要是不接受每团外卖的要求,他们不会帮我们修复,那这个宇宙智能配送系统就真的彻底完蛋了。”
马芸瞪大了眼睛,似乎不敢相信听到的话,大声吼道:“你这是什么话?你作为公司的技术负责人,居然说没能力解决?那之前你那些信誓旦旦的保证都是放屁吗?
你知道这个系统对公司有多重要吗?它承载了公司未来发展的多少期望!”
赵晓光低下头,声音低沉地说:“马总,我承认之前是我过于自信了。但现实就是,我们的技术水平和人家每团外卖比起来,差距太大了。
而且这次的事件,让我们在行业内的声誉受损,很多技术人才都对我们公司产生了顾虑,不愿意加入,这更让我们的技术力量捉襟见肘。如果不依靠每团外卖,我们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
马芸气得浑身发抖,转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繁华的街道,心中五味杂陈。良久,他缓缓转过身来,看着众人说:“难道我们真的就只能这样,任人宰割吗?”
会议室里再次陷入了沉默,每个人都明白,此刻的局面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时刻,公司就像一艘在暴风雨中飘摇的船,稍有不慎,就会被无情的海浪吞噬。
而这看似苛刻的赔偿协议,虽然沉重如巨石,但或许真的是他们目前唯一的救命稻草。
李凡打破了沉默,缓缓说道:“马总,赵晓光说的情况确实存在。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相互指责,而是齐心协力想办法解决资金问题,同时加强公司其他业务的发展,弥补让出三线之外城市市场的损失。
至于智能配送系统,有每团外卖技术团队的协助,说不定能让它变得更完善,成为我们未来竞争的优势。”
马芸听了李凡的话,微微点了点头,但眼中的愤懑与不甘依旧浓烈。他缓缓走到会议桌前,伸手轻轻摩挲着那份赔偿协议书,声音带着几分自嘲与沉痛说道:
“我真是错得离谱啊!当初决定投资这个宇宙智能配送系统,一心想着能借此在市场上大放异彩,可没想到却是给自己挖了个这么大的坑。”
他抬起头,目光如炬地看向赵晓光,继续说道:“而我最错的,就是相信了你!你当初信誓旦旦地保证,这个系统绝对没问题,会成为公司腾飞的翅膀。
可结果呢?如今公司因为这个系统陷入这般绝境,我真是悔不当初!”
赵晓光满脸通红,头几乎要低到胸口,声音带着颤抖说道:“马总,我……我对不起公司,对不起您的信任。
我当时确实是判断失误,高估了自己,也高估了我们团队的能力。我愿意承担责任,哪怕是引咎辞职。”
马芸冷哼一声,说道:“引咎辞职?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能挽回公司的损失吗?能解决眼前的困境吗?”
李凡见状,赶忙上前打圆场:“马总,晓光他现在肯定也很自责,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们还是要向前看。
当务之急,是按照刚刚讨论的,全力解决资金和业务发展的问题。”
石艺馨也跟着附和道:“是啊,马总。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挫折就否定之前所有的努力。
虽然现在局面艰难,但只要我们团结一心,未必不能闯出一条生路。智能配送系统虽然波折重重,但说不定经过这次与每团外卖的合作,真能柳暗花明。”
马芸深吸一口气,缓缓平复了一下情绪,说道:“你们说得对,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李凡,资金方面你多上上心,一定要和银行那边争取到最大额度的贷款,同时积极寻找新的投资,能拉来一笔是一笔。
石艺馨,业务调整这一块你负责,一定要在核心市场做出成效,把让出的市场份额从其他地方赚回来。”
两人连忙点头称是。马芸又看向赵晓光,语气稍微缓和了一些:“晓光,技术这一块你还是要继续跟进,虽然有每团外卖的技术团队协助,但我们自己也不能完全撒手不管,一定要掌握核心技术,不能再受制于人。
这次的教训太深刻了,以后做事一定要严谨再严谨。”
赵晓光重重地点了点头,眼中满是坚定:“马总您放心,我一定不会再让公司失望。这次我会和团队全力以赴,不仅要把智能配送系统完善好,还要借此机会提升我们自身的技术实力。”
马芸环顾了一圈会议室里的众人,说道:“公司现在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大家都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来。
我们饿了吧外卖能走到今天,靠的就是大家的齐心协力。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起来,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接下来的日子会很艰难,但我希望大家都能咬紧牙关,共度难关!”
众人齐声应道:“好!”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虽然带着几分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破釜沉舟的决心。
会后,众人各自领命而去,公司像是一部重新启动的机器,尽管发出的声响带着几分艰难,但各个部件还是开始了有序运转。
赵晓光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看着堆积如山的文件和墙上挂着的公司发展规划图,心中五味杂陈。
他知道,自己这次的失误给公司带来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虽然马芸暂时没有撤掉他cEo的职位,但从业务分配上,他明显感觉到自己被逐渐架空。
不过,他并未心生怨恨,反而暗自发誓,一定要抓住这次与每团外卖合作的机会,做出成绩,重新赢回大家的信任。
他迅速调整状态,召集技术团队,详细部署接下来的工作。“兄弟们,这次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同时也是一个绝佳的机遇。
我们要在与每团外卖技术团队合作的过程中,学到真本事,把智能配送系统彻底优化好。”
赵晓光目光坚定地看着团队成员,大声说道。团队成员们也都纷纷点头,眼神中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
另一边,李凡开启了他的“资金拯救计划”。他穿梭在城市的高楼大厦之间,与各大银行信贷部门负责人会面,无数次阐述饿了吧外卖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只为争取到那一笔笔至关重要的贷款。
签订合同后,饿了吧外卖在快抖平台、薇博平台等地公开宣布由于公司规划调整,撤销三四线城市的市场。
消息一出,瞬间如同投入舆论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轰动全国。大量媒体纷纷转载报道,不同类型的媒体从各自视角出发,进行了深度剖析,专家们也各执一词,发表了截然不同的观点。
财经类媒体《财经洞察》以一篇题为《饿了吧外卖战略收缩:三四线市场的弃与守》的报道,从宏观经济层面进行解读。报道指出,饿了吧外卖的这一决策或许是在当前激烈的外卖市场竞争格局下,对资源进行重新整合的无奈之举。
文章引用数据表明,近年来三四线城市虽然外卖市场增长迅速,但由于人口分布相对分散、消费能力参差不齐等因素,运营成本居高不下。
饿了吧外卖选择撤离,可能是希望集中资源,聚焦一二线城市等高利润、高增长潜力的市场,以实现短期内财务状况的改善。
然而,报道也提出担忧,撤离三四线市场可能会让饿了吧外卖丧失未来在这些区域市场的先发优势,一旦竞争对手稳固根基,未来再想重返将面临巨大挑战。
行业垂直媒体《外卖前沿》则将重点放在了竞争格局的变化上。其报道《饿了吧与每团外卖的博弈:三四线市场的分水岭?》分析道,饿了吧外卖的这一决策很可能与每团外卖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行业竞争角度来看,每团外卖在三四线城市市场耕耘已久,市场份额占据优势。饿了吧外卖或许是在竞争压力下,为了避免过度消耗资源,选择战略性撤退,以保存实力在一二线城市与每团外卖展开新一轮角逐。
报道还指出,此次决策可能会引发整个外卖行业的格局重塑,其他竞争对手或许会趁机填补饿了吧外卖留下的市场空白,加剧三四线城市市场的竞争程度。
社会新闻媒体《民生时报》则更关注这一决策对三四线城市消费者和从业者的影响。
其报道《饿了吧外卖撤离三四线城市,民生影响几何?》采访了多位三四线城市的外卖骑手和消费者。
部分骑手表示,饿了吧外卖的撤离意味着订单量减少,收入可能会受到影响,他们不得不考虑转向其他外卖平台或者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而消费者们则表示惋惜,一些习惯使用饿了吧外卖的用户觉得选择变少了,担心每团外卖会因此在当地市场形成垄断,导致服务质量下降和价格上涨。
报道呼吁相关部门关注市场变化,保障消费者和从业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