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森神父站在这一带最高建筑物的顶端。这个建筑物的外型像是一座塔,从基座开始向上三分之二的部分是不规则的几何面构成,到处都是刚硬线条构成的棱角,三分之二向上的部分,越是往上就越是趋向于平滑的弧度,在顶端部分,建筑体积向外膨胀,像是蘑菇头,又像是一个破裂的半圆,只有在这部分才出现宛如窗户般规整的开口,里面有相当宽敞的空间,但却没有任何让人产生“这是房间”之类印象的物体,这个宽敞空间的结构也绝非是和蘑菇状的外部轮廓相互映衬的,笔直的线条和弧形线条交错着,让人头晕眼花,如果空间感和平衡感不够好的人站在其中,一定会有一种头重脚轻,似乎身体就要悬浮起来的错觉。
谁也不知道这座奇异的塔状建筑物到底在这个区域充当怎样的角色,它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地标”,因为它的外型和高度十分引人注目,但是,从“莎”计算出的节点数据而言,它又并非是绝对意义上的中心,并不承担类似于“核心”的意义。席森神父和其他人看到这座塔时就有强烈的感觉,但是,从已知数据而言,它并不特殊,这就格外让人有一种矛盾感。最终,席森神父仍旧选择了这座塔状建筑物当作眺望台或指挥中心——虽然席森神父的声望和地位,足以让他说服其他人按照他的计划行动,但是,从神秘事件的角度来说,比席森神父更先一步直面那些恐怖敌人的神秘专家们不可能完成布置下来的每一个细节,按照自己所面对的情况随机应变,尽可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让情况朝既定计划的方向发展,才是神秘专家处理问题的方式。因此,席森神父实际上并不能像是指挥棋子一样,让其他人在一个既定的棋盘上腾挪。
“站在高处掌控全局”的说法在大多数时候,并没有实际意义,站在这个最高的建筑物上,席森神父用来眺望的时间,要比指挥的时间更长,随着灰雾的扩散和收束,分散和凝聚,一次次经由不可控的意外而产生的变化,几乎将他和其他人之间的联系剥夺殆尽。
席森神父不为这种事情担忧,因为,在神秘事件中,这本就是经常遇到的情况。他所能做的,就是竭尽全力尝试重新打通联系,如果无法从他人处获取情报,就只能通过自己的观测获取情报。虽然有时会成功,但大部分作为都是失败的,而这种失败在应对神秘事件的经验中又是寻常的。他十分清楚,自己选择了滞留后方,试图以一种俯瞰的视角去把握和影响局势,那么,当因为种种因素无法做到的时候,就是自己被孤立的时候。
在这个纵横较粗的棋盘上,他就是仅剩的国王,兵马车炮全都失陷在那浓郁的灰雾中,生死不明。暴露的国王是如此的危险,深深的恶意从看似平静的空旷中涌来,犹如一个无形的猎手在寻找国王自身的破绽,寻机一口将其吞下——席森神父太能理解自己的处境了,毋宁说,正是因为事先就明白自己十有*会落到这样的困境,所以才格外坚持这么做。因为,从过去的经验来说,不将自身置于危险之中,是不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的。自己所处的位置,既是最安全,也是最危险之处。
席森神父在等待敌人从那阴森暗处向自己扑来——他很肯定,对方一定会扑上来,因为,自己的布置没有给这些东西留下阴谋诡计的余地,只有真正击破站在国王旗子位置上的自己,才能做到它们想要做的事情。而孤零零的国王,就已经是它们能够把握的最好的机会了。
灰雾在舒卷,献祭仪式的力量隐藏在魔纹超能形成的“风”里,在不经意间就已经遍布灰雾笼罩的买一个角落。在席森神父的眼中,所有因为这个“风”而驱动,被“风”干扰的动静,都是一份勾勒某一个时态某一个范围的数据,这些数据不断在脑硬体中累积,代入预设的粗糙的献祭仪式参数后,便形成了一个极为复杂的立体图形。
席森神父的大脑无法理解这个图形,但是,从脑硬体传递而来的资讯并不会以那让人头晕目眩的细致条纲的方式呈现在他的大脑中,而是形成一种综合性的感觉。完全依靠这种感觉,以一种粗放的形式去捕捉自己想知道的东西。这种感觉和席森神父作为一名神秘专家在过去经常依赖的直觉也有诸多细微的不同,席森神父在清醒的时候,很轻易就能分辨出神秘专家原始的直觉和这份依靠脑硬体传达的感觉之间的不同,但是,他并不确定,当自己不够清新的时候,是否还能区分出来。尽管两种知觉看起来是互补的,不存在矛盾冲突,但是,从他对义体高川的观测结果来说,绝对不能小看这两种知觉之间的差异性——这是会在某种条件下,遭遇到某些意识层面的神秘时,足以让当事人精神崩溃的破绽。
席森神父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充实自己对这两种知觉的理解,去掌握两者之间的区别和通融,他十分清楚自己在这场战斗中所剩的时间已经不多了。那充斥在空气里的恶意,正随着时间的流逝愈加累积,那种爆发前的压抑感越是沉重,那么,一旦爆发开始,其攻击性和破坏力就越是严重——其第一次攻击,绝对是自己最危险的情况之一。
观测、感受、理解、掌握、调动,如此反复——
席森神父依稀看到了人影和非人的轮廓游走在或是宽敞或是狭窄的空间里,在街道、楼梯和建筑物内部奔驰,他们在厮杀,在逃亡,在喘息,在叫喊,但这一切都是无声的,所有的色彩都被灰雾蒙上了一层阴影,显得深沉而阴冷。画面是如此的混乱,灰白,杂乱,宛如默片,只有那激烈又模糊的动作仿佛在暗示着什么。
他数了数,想要从这些宛如幻觉般的,宛如自己想象出来的,以感受性为基础呈现于脑海中的画面里,分清自己人和敌人,确认存活者的数量,然而无法做到。非人的轮廓或许很醒目,轻易就能区分出来,但是,非人的东西并不全都是非人的轮廓,而所有以人形轮廓呈现出来的,也并不一定真的是人。在那细节模糊混乱的人形中,从那些人形彼此交错厮杀的混乱中,区分出他们之间的不同,也是几乎无法做到的事情。
他们,或者它们纠缠在一起。席森神父看到的,和脑海中反映出来的,已经是两种不同的景象,却有许多看不见的丝线将两种景象缝合在一起,既有格格不入的地方,又仿佛是一方填补了另一方所没有呈现的空白。一个只有他才看到的,无比异常的,难以详尽描述的场景,如同画卷一样徐徐拉开。他觉得自己的灵魂仿佛也要堕入这个异常的画卷中,精神上的疲惫也无法让他从画卷里挪开目光。
他觉得这是一种错觉,但在这个错觉中,他十分肯定自己看到了一个巨大无比的阴影正从另一端——无所谓时间和空间,穿过了无法计数的距离,十分遥远的彼端——蔓延而来。在这一刻,他的心脏就好似抽搐一样不齐整地跳动着,让他觉得若非自己已经义体化,自己早就因为心律不齐而晕倒,乃至于死亡。
大脑中正在滋生某种情绪,他无法分辨这是恐惧还是别的什么,但是,“恐惧”大概是最接近的描述吧。在这深沉的感受性的世界里,自己到底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席森神父已经无法从自己的记忆中找出任何可以对之进行描述的词汇了。
一句话陡然浮现在他的脑海里:这是一个巨大舞台的一角,自己也仅仅是在这个舞台角落里兜兜转转的人形,在一个宿命般的,仿佛可以改变,但结局什么都没有改变的剧本里,演绎着自己的角色,然而,角色自身却无法明白,自己在这个巨大舞台上的终极意义。自以为自己拥有的意义,在这个终极意义面前,是如此的苍白、局促又渺小。自以为自己在自我认知中驱动,但也许,这个自我认知也不过是剧本的一部分?
一种足以将自我摧毁,将个性摧毁,将自己看待世界,认知自身的角度摧毁的力量,伴随着这句话在席森神父脑海中的闪现而来,他坚持,却也如同乘坐一条小舟在暴风雨的惊涛骇浪中,随着波涛剧烈起伏,仿佛随时都会船毁人亡。
席森神父没有照镜子,不知道自己脸色苍白,他只是在自己快要被自己脑海中,自己的感受里,自己的思想和精神的彼端呈现出来的汹涌巨浪打翻自我的小舟前,惊厥地大叫一声,便陡然转醒过来。之后,那不知道是“恐惧”还是别的什么的情绪,如同退潮一样从他的体内消退,只有他自己才清楚,它并没有完全消失,它就在自己的体内,它随时都会出现,在这个充斥着神秘的世界里,在精神和思想的尽头,它暂且一动不动地注视着自己。
自己被它攻击了,不,不是这样,它只是轻轻地涌了出来,而自我就已经几乎无法将其容纳了。席森神父不想相信自己的这个判断,因为在这个判断中,那个“它”,那个阴影,那个不知不觉就出现在自己的意识之中,不,毋宁说,一直存在于自己的意识和思维中的“它”,是如此的庞大,可怖,让人无法理解,难以反抗——而如此巨大又可怕的东西,当然不应该是自己可以容纳的。
席森神父突然有一种顿悟的感觉,他觉得自己已经知晓那是什么东西了——正是末日真理教所说的,所期盼的,那个存在于人类集体潜意识中的怪物。只有在“全人类”这一个巨大规模的整体概念中,才存在足以容纳下这个怪物的空间,而之前,它仅仅是借由名为“席森神父”的个体为渠道,将一只触手伸了出来,即便如此,“席森神父”这个自我意识也差一点就被摧毁了。
席森神父十分清楚,自己并没有主观上想要去接触这个怪物,亦或者说,没有想要从自己的意识深处,从自我意识和人类集体潜意识的那晦涩莫名的联系中,去挖掘它的存在,但是,当自己开始思考,开始沉浸在那种感受性的世界里,开始下意识地探究自我的精神世界时,便不由自主地为它开启了一扇“门”。
它,便会从“门”后而来。
“怪物——”
怪物已经很接近了。
席森神父不敢再想下去,但同时他也无法肯定,自己主观地去拒绝想这些事情,拒绝从意识层面去挖掘真相时,是否存在某种自己无法自主的潜意识层面的主动性,在自己不经意的时候,持续地去探究这个隐藏得很深很深的怪物。人类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也许会因为生活的磨练,在主观意识中失去色彩和光泽,仿佛消失了一样,但是,或许这种好奇心和原动力,从来不曾从“人类”这个主体,和单独人类的个体中消失——人们只是在自我观测的时候,被消极心态所麻痹,看不到这种好奇心和原动力了而已,实际上,它一直存在,始终存在,并且,在这个充斥着神秘的末日的世界里,它就像是一把不受控制的钥匙,一直都插在每个人心底最深处的门锁上,轻轻地,悄然地,转动着。
人,会在不经意间,在自己也没能意识到的情况下,将那个隔绝着危险怪物的门打开了。
席森神父觉得,自己有可能会是同样的情况,在自己有意识注意,却实在无法意识到的情况下,亦或者是在自己不愿意,却被某种情况逼迫的情况下,将那隔离了恐怖怪物,保持自我的最后一扇门打开了却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