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齐,这件事都怪我。”牧君缓缓躺在枕头上的时候,喃喃自语:“要是早点向大家公布咱们的关系,也许就不会让你为难,还和小卿闹出这样的误会,唉……”
“什么也别想,快睡吧。”冯齐道:“你要是睡不着,那我就唱个摇篮曲给你听。”
“呵呵。”牧君不由自主笑了笑:“不要,你唱歌难听死了,我还是赶紧睡了。”
到底是有些疲惫,颜牧君很快就进入了梦乡,冯齐看着对方娇媚的脸庞还有些泪痕未去,便摇了摇头,站起身来走出房门。
关于颜家姐妹的事情,其实他也没什么对策,可是钟情牧君,把小卿当成妹妹看待,这并没有互相抵触,冯齐打算以后也坚持这么做。
“估计小卿那里再怎么闹别扭,也会被时间冲淡一切,她会习惯我和牧君的关系的。”冯齐心里这样想着,便走到了二楼书房里。
冯齐的背包放在此处,里面有那柄古剑、在镇龙子藏宝洞找到的五个卷轴、铁盒里收藏的瓷瓶,以及线装古书和翻译文件,还有华教授的笔记本,趁着自己现在不困,冯齐打算研究一下这些东西之间的关联。
首先是看了那些古书译文,冯齐一边翻,一边皱起眉头:“这些东西,果然是颠三倒四,不成语句词汇,根本就看不懂,华教授没说错,不过……”
他取出那几张绘了脚印图案和文字标示的纸张,此时喃喃自语道:“为什么这几张关于古武步法的内容就能看清楚了?”
“对了,华教授还说过一件事,古武步法这几张纸,和线装古书的材质不同,明显是近代纸张产物,十有八、九,这是后人故意夹进去的。”
想到这里,冯齐又把古武步法那几页纸扔在了桌上,随即拿起五只卷轴其中一个,那上面写着几个古字,打开华教授送给自己的笔记一一对照,很快就辨认了出来。
说实在的,华教授这本笔记叙述详细、言简意赅,又能通俗易懂,远比书店里卖的什么古汉语大辞典有用,冯齐感叹自己遇上对方,算得上是走了一步大运,什么时候还得对老人家表达感激之情。
卷轴表面的字写的是:岐黄篇。
岐黄,岐伯与黄帝的合称,古代相传有黄帝令岐伯研究医药而创立经方之说,《黄帝内经》中有不少内容是以黄帝问、岐伯答的体裁写的,因而人们把岐黄作为华夏医学的代名词。
岐黄也和杏林、悬壶一样当作中医的别称在使用,所以,岐黄之术即指中医学术。
“看起来镇龙子也不是个普通的先天武者,还是国医圣手。”冯齐捧着这个卷轴,心中暗道:“对于此道我不是很精通,但这东西要是落入‘她’手里,必然会大放异彩,不如好好保存吧。”
又拿起另一个卷轴,翻了翻笔记寻找对照古文的意思,结果发现上面写的是“铸制篇”,里面的内容大概就是锻造金属器械、土石金玉之类的方法技巧,冯齐看了以后暗笑:“嘿嘿,镇龙子懂得还真多。”
可他转念一想,又不觉得奇怪了,因为也只有镇龙子这样的全才,才能铸造出那柄古剑般的利器,转眼间,冯齐拿起第三个卷轴,上面的字迹经过辨识以后,得知是“奇物篇”,对于这个,他倒是有几分好奇,便随手打开观瞧。
突然间,发现上面有个图案像是小小瓷瓶,旁边还有注释,他急忙打开教授的古文笔记翻译的对照,费了半天劲,终于通晓了上面的内容。
“南疆奇物,岩缝长成,六叶果实百载成熟,取之挤压白浆,书写于纸上了无痕迹,以散发异香之特殊药水涂抹,方能显现字迹。”
读着这几行字,冯齐脑中像是掠过一道闪电,灵光迭闪间,他突然拍案而起:“对呀,原来是这么回事!”
“哈哈哈,我明白了!”嘴角上翘,冯齐脸上泛起笑容,而后打开那个原先装有黑铁短刀、现在只有几只瓷瓶的铁盒。
“这瓷瓶,和卷轴上的图案一模一样。”顺手拈起瓷瓶,轻轻开启后,顿时有一股沁人心脾的异香飘了出来,冯齐微微颌首:“嗯,就是它了。”
另一只手拿过线装古书,他自言自语道:“上面的内容颠三倒四,词汇不同,而且空白书页如此之多,想必就是用了南疆奇物的白浆书写,原来是隐形字体,呵呵呵,镇龙子,你真是好缜密的心思,了不起。”
“但是我冯齐可以猜出此中端倪,应该也有两下子吧。”他微微一笑,立刻去找来了几只棉签。
带着几分小心翼翼,冯齐将瓷瓶内药水涂抹在第一张“空白”的书页上,果然如他所料,这些看似空无一物的纸张上,不多时便显现出了字迹。
大喜过望之下,冯齐开始继续在每张书页上涂抹药水,足足花了两个多小时,终于把线装古书所有的书页都弄了一遍。
看着每一页上面密密麻麻的文字,冯齐几乎忍不住想要哈哈大笑了,他用食指敲着桌面,心中思忖:“事不宜迟,我得赶紧利用华教授的笔记,把通篇古书的文字全部翻译过来,这些内容实在太重要了,一刻都不能耽误。”
打定了主意,冯齐毫不犹豫开始付诸实施,虽说他在古文方面基本上就是个门外汉,可是仗着有华教授的笔记本,一个字一个字的扣,而后比对把那些已经翻译过来的古文,冯齐竟然在几个小时内弄懂了不少内容。
而且这一看,让冯齐不由得凛然大惊,原来这线装古书内,隐藏着关于镇龙子生死的大秘密!
镇龙子是数百年前的先天武者,迈入先天之后更是罕逢敌手,但是他生前的师门来历、死后遗留宝藏的归属,俱都成谜,不被外人所知。
这本线装古书,在曾经得到过它的人眼中,也许只是镇龙子的笔记,其实不然,此人的笔记只是其中一部分,更多的却是记载镇龙子的来历。
数百年前,镇龙子不过是个粗鄙武夫,实力平平,却在而立之年得到了某个古代门派的传承之物,居然使他在短短数十年间突飞猛进,达到了先天之境。
这其中的原因,外人自然是无从知晓,只当镇龙子是盖世奇才,天赋异禀,其实只有他本人才知道,自己这一身能耐是如何得来的。
自古以来,华夏各种各样的宗派门人为了达到至高境界,都会钻研衍生出数量繁多的行功法门,虽然门派不同,但万变不离其本源,最终也会殊途同归。
好比说,道家的境界,从最初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向后延伸的还有炼神还虚,炼虚合道等等;佛门的四禅八定,甚至是世俗武者练出内劲内力,都属于自己宗门界定的至高之位。
不过要到这些境界,光是靠努力、恒心和天赋都不够,还需要大量摄取吸收天地间的灵气元力,倘若放在古代都不一定获得多少补充,更何况是灵气稀薄的近代,故此在镇龙子活着的时期,先天境界之人基本上就已经绝迹了。
不过镇龙子获得的古代宗门传承却有一种捷径,可以使用特殊方法帮助本门传人踏入先天之境。
凡是经过各种途径达到后天境之人,体内或多或少会衍生一丝极细微的力量,这个时候,普通人根本对此无从得知,更无法将其利用,那股力量的名字叫做“先天真炁”。
拥有先天真炁,是强者迈进先天境界的必备条件,但是真炁一旦形成,就会隐藏在体内脏腑经脉和血肉之间,每个人的都不尽相同。
后天境之人,根本无法调动一丝一毫真炁为自己所用,他们只能凭借着疯狂不懈的努力将自己推向后天巅峰之境。
【作者题外话】:新书上传,求收藏推荐打赏订阅,您的鼓励支持,是作者更新的最强动力~
最快更新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