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庚没有媳妇,整个京城里的官家人,没有不知道的。
于是乎,这个五品小官,最近又成了婚恋市场的宠儿。
不是所有的官员后宅如此干净,干净到连个通房都没有的地步。
虽然家中还有二子尚未婚配,
可这两个儿子据说已经分了家,并且还是两个前途不可限量的举人。
就这条件,谁家姑娘嫁进来,都该是享福的。
最少不受后院莺莺燕燕的苦。
人不都是这样嘛,越是讨厌谁,就会越关注谁。
朝廷中是男人们明争暗斗,家眷们,则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可千万不能小瞧了这些后宅的高手们,这消息灵通得很呢。
最近,黄氏忙得很。
本来他一个没有品阶的老太太,也没接触过那么些人,
结果上门来的女眷们的品阶,一个比一个高。
即便黄氏再擅长交际,可也讨厌跟比自己身份高出许多的人相处。
说的每句话,都要小心谨慎。
不然,弄不好了,她老婆子还得给人家磕头下跪的,这就离谱了。
话里话外的要结亲,可是这结亲总得有个目标吧。
她家现在可是有三个光棍等着说媳妇呢。
不说儿子不说爹的,老婆子也没办法回应不是。
一个个的真是不痛快。
黄氏那么敞亮个人,都有些招架不住了。
找到孙女吐槽。
最终,赵青嫣实在是心疼奶奶,拽着胥东升进了一次宫。
花了不小的代价,请皇上赐黄氏一道圣旨。
免跪特权。
否则,真的担心老太太被人打搅后,出点什么毛病。
看在亲戚一场的份上,实际上是赵青嫣把玻璃,跟水泥的利润分了九成给皇上。
这才填满了皇上的深渊巨口。
赵青嫣早就有意无意地让利给皇上,甚至在逐渐压缩产业。
目的就是找退路。富可敌国早晚有一天会被国吃掉。
因此,逐渐地把荟萃阁的生意减少,荟萃阁的产业从明面上转变到暗地里经营。
大量购置土地,由商业转化到农业。
自然地契不在赵青嫣名下,更不在赵家任何人名下。
慈幼院养了那么多的孩子,一个个的早已经是可以独当一面的人了。
他们的成长,给赵青嫣的产业版图,增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回到京城将近有一年的时间。
赵明庚参加了好几场同僚家的喜宴。
“娶个小妾还要大摆宴席,这不是乱了纲常吗?”
赵明庚一边吐槽,一边换了常服,准备出去侯府吃酒。
赵青扬突然提醒,
“爹,你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己。
我们不反对你成亲,只是一定要找一个跟你情投意合的。
千万别着了人的道。
那样取回来的媳妇,别说你看着恶心,我们也是厌烦的。”
赵明庚回头瞪了儿子一眼,
“乌鸦嘴,你爹我又不是银子,人见人爱,年纪一大把了,放心吧。
倒是你小子,啥时候给爹娶个儿媳妇回来?”
赵青扬一扭头,
“说你呢,正经点,我掐指一算,这场婚宴定然有猫腻,小心呀。”
赵明庚虽然对大儿子的忠告并不相信,可是做为一个好男人,他懂得保护自己的重要性。
赵明庚去了过去的时候,宾客已经去了大半了。
赵明庚拎了一个礼品盒子,里面装的是一天瓷器。
从红岭县带回来的,
是当初生产的时候,花色调配的时候出了点问题,烧出来后的效果却是异常的漂亮。
虽然看不出来什么固定的图案,但是那种晕染的效果,加之质地轻盈,釉面细腻,摸起来有玉器的润感、出油感。
这批瓷器可以说是十分出彩的,只是不太符合主流审美,
因此,这批“残次品”就被县令大人给收了。
当然,他是付了钱的,人工费赵明庚是给了的。
他可不是随便占便宜的主儿。
这批瓷器,便由赵青嫣帮忙给带了回来。
赵明庚虽然回来的时间不久,起初的时候,还被排挤,
后面又因为免税田的事情,闹了好一阵子。
这会儿口碑稍微好了些,口碑好的结果就是这家有娶媳妇给他请帖,那家孙子满月宴给请帖还得去。
老太太寿诞还发请帖,这不,更离谱的娶小妾还发请帖。
娘的,一束梨花压海棠,臭不要脸的居然还敢拿出来显摆。
对于各种宴会,赵明庚敬谢不敏。
可也不能不露面。去了就得送礼,于是乎,赵明庚就开始了瓷器大赠送。
但凡谁家有喜事儿,官职跟他差不多的,可能就是一对好看的观赏性的盘子。
若是比他品级高的,那就是一套茶具,再高的就是一套六人餐具。
送皇上的,也不过是一整套好看的功夫茶具而已。
当然,还带了个茶几,这个赵明庚也没当回事儿,
毕竟那木头也不是啥名贵的木头,胜在天然,外加上雕工。
排水口的那根管子倒是花了些钱,是黄金的。
毕竟只有黄金它不生锈呀。可那也没花上三两金。
倒是,那一套功夫茶具换回了不少的赏赐,粗略计算,怎么也能有个五六千两银子了。
赵明庚就是这么朴实无华,就是这么有品位。
送的瓷器都是那么耀眼。
今儿,赵明庚就是送了一套六人餐具。
因为包装够漂亮,里面用上等的棉花加锦缎打底,那一套餐具拿出来,美轮美奂。
门口写礼账的,收到东西后都会现场拆开来看后做登记,避免未来回礼的时候,出了错处。
管事的,这些年专门干这收礼的活计,看到的好东西多了去了,
可是打开这套瓷器的时候,还是心中暗暗惊叹。
这些年,就没见过质量这么好,颜色还这么好看的瓷器。
这哪里是用来吃饭的,纯粹就是用来欣赏的。
管事的心里给这套瓷器定了价格,800两银子。
给了礼物,赵明庚提步进了昌义侯府的院子。
还真是宾客云集,打眼一看,一品二品大员到了不少。
这昌义候也是有意思,年过50了,府里一房妾室接着一房妾室的纳,可只有侯夫人生了两个闺女。
小妾们,别说生孩子了,就是一个蛋都没下。
这可把侯爷给困扰不已,都说人丁兴旺才是旺家之相。
可他家千亩良田两根苗,还是泼出去的水,没人继承诺达的家业,侯爷岂能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