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此时,蒙古人还剩下十五个人,斥候们的数量已经占有了优势。

蒙古人也被杀红了眼,他们太憋屈了。本来是最优秀的骑兵,结果在接敌的过程中就被射杀了大半。他们最擅长的战斗方式完全没有机会发挥出来。

此时,到了格斗的时候,他们怒吼着冲杀而来。

骑兵操典起了作用,他们在训练中死记硬背,不同情况的处置方式。目前自己的人数是对方的二倍。而对方则队形松散。

斥候们自然而然的,就直接自动分成二人从两侧,夹击一名敌人的策略。这些都是平时背熟了的。

如果背不下来,就是一顿军棍伺候。

教官在对面提问,随机让下面的人回答对策,答不上来,就是军棍伺候。屁股的剧痛可以有效的提高记忆力。他们很快就能把五十多种对策背的滚瓜烂熟。

一个人是对付不了两个敌人,从左右两侧同时夹击的。因为你挡住一个兵器,挡不住另一个兵器。何况这两个兵器都是重兵器。勐地砸过来,弯刀不一定挡得住。如果对方力气大,兵器重,抡出了速度。很大可能会把弯刀砸断,甚至脱手飞出。

三眼铳,总长30cm,铳管长11cm,铳眼直径13mm,总重1588克。如果加上后面的木杆子,总重量超过五斤。这个重量拿来当钝器打人应该还是挺凶的。

而蒙古弯刀重量轻的多。阿鲁不花手里的蒙古弯刀是名师打制的好刀。全长:70cm左右,柄长:18,刃宽:6.5,重量:不带鞘1.4kg左右,带鞘2.4kg左右。

阿鲁不花的弯刀,也就是二斤八两多的重量。其他蒙古人的弯刀更轻。

同样重量下,弯刀必然比直刀短很多。直刀可以先刺死对方。而且刺杀是一个动作,弯刀砍人是举起和落下两个动作。

电石火光之间,双方交错而过。

一阵惨叫声,既有蒙古人的,也有斥候们的。

斥候倒下了十三个人。蒙古人则只剩下了五个人。

双方交错时,蒙古人的弯刀砍向斥候的脖子,胳膊,甚至是大腿。这些地方都是防护脆弱的地方。丝绸甲胃其实就是一个背心甲。没有袖子和护腿。因为丝绸的厚度到了这个程度,严重影响四肢的活动范围。

如果要战斗,就不能限制四肢。这是没有办法的取舍。

蒙古人经验老道,他们一照面时,弯刀就砍向了脖子等没有防护的地方。而三眼铳也砸在了他们的头部。

重兵器打砸,最大的效益就在头部,只要砸上了,不死也昏迷。一次性解决战斗。

双方交错时,有的斥候被砍掉了胳膊,有的被砍掉了脑袋。同时三眼铳也砸在了他们的头盔上。

蒙古人缺铁,他们的头盔多数都是皮甲,少数是八瓣铁盔。在五斤重量的打砸下,八瓣铁盔也没有什么卵用。直接脑浆崩裂。

两个骑兵对付一个蒙古人,都是奔着对手的脑袋去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有的蒙古人怂了,用刀去抵挡。结果挡住了一个三眼铳,没挡住另一个,自己脑袋开花,两个斥候平安无事冲了过去。

有的蒙古人看透了斥候们的意图,血性爆发,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瞬间下了必死的决心,不管不顾的砍杀斥候,结果砍倒一个,被另一个砸死。

只有经年的老手,才能扭动着身体闪过了两把三眼铳的打砸。

要知道,这些人练习三眼铳打砸,可是一天要砸一千次的。人都练的麻木了。他们打砸时,又快又准又狠,几乎都是条件反射一般的,对着对手的脸部砸出。毫不犹豫和思索。完全没得感情。

阿鲁不花不仅躲过了两个斥候打砸,还顺手卸掉了一个斥候的左臂。眼看着那个斥候惨呼一声,坠落下马。

双方一冲而过,拉开距离,各自跑到三十米处才停住了马匹,然后扭头回来。准备再次冲锋。

蒙古人尽管只剩下了五个人,但是他们都是精锐,悍不畏死。只要是格斗,他们不怕任何人。这些人都是能躲过对方两人的打砸生存下来的。再度格斗他们有把握再度躲过多方的打砸,同时砍死对方一个人。

对面的斥候,还剩下十六个人,因为又有一个人因为伤势过重坠马了。

一个对三个,蒙古人有信心,把这些斥候全部都砍死。就是对冲几轮的事情,没什么悬念。

然而,当阿鲁不花看到明军的斥候转过马头对着自己一方时,他震惊了,他看到对面的骑兵再次端起了那个银光闪闪的弩机。

此时,双方的距离已经拉开到了五六十米。对方显然没有再次对冲和格斗的意思。既然拉开了距离,此时双方都是静止状态,马跑起来需要时间,他们就没有必要再继续对冲。

能用弩机解决他们,何必要厮杀呢。这不是傻子才会干的事情吗。

蒙古人的脸色瞬间全白了。他们刚才冲锋时,已经见过了这种弩机的厉害。他们肉眼可见的的看到,对面的明军拉上了拉机柄。上好了弓弦。

尽管他们不懂这种弩机的原理,但是,经验会让他们领悟,这是在上弦。他们震惊的看到,居然有这么容易上弦的弩机。这个速度比弓箭还快些。

一瞬间,他们感觉天地间一片黑暗。如果弩机的上弦比拉弓还快。而弩机本来就比弓的力量大,准确度高,射程远。那花费十几年的艰苦训练还有什么意义。

赵永棠刚才对冲时,砸烂了一个十夫长的脑袋。但是他右边的斥候也被砍死了。此时,他胸中怒火中烧。他从来没有经历过一个对冲自己几乎伤亡了一半的人。

赵永棠一挥手,十五支弩机一阵密集的攒射。

随着弓弦的爆震声,对面的五个蒙古人全部栽倒倒下马去。

乌雅儿浑台吉此时坐在马车里,心里忽然升起了一阵不祥的感觉。这种感觉非常不好,他非常的不喜欢。

这时候,行进的队伍发出了一阵骚乱。外面一片大呼小叫的声音。紧接着,一阵金属质感的弓弦响声,随后十几支弩箭飞来。其中一支哚的一声钉在他的车窗窗灵上。

巨大的弓力,赋予了全钢短箭极大的穿透力。弩箭穿透了一侧硬木车壁板,在他面前飞过,哚的一声钉在了另一侧的壁板上。

乌雅儿浑台吉倒吸了口冷气。好厉害的弩机。因为箭失短而没有羽翼,他知道这是弩箭。

然后紧接着,窗外一阵惊呼,一个圆球被抛了过来。非常准确的扔进了他的车窗里。

赵永棠可是扔手榴弹的标兵。扔阿鲁不花的人头也不在话下。能把手榴弹扔进四楼的窗户,扔进车窗也没有任何难度。

随着外面一阵阵的骚乱声远去,乌雅儿浑台吉感觉到,敌人再一次践踏了他的脸面后,扬长而去。

而他怀里抱着怒目圆睁的心腹爱将阿鲁不花,第一次感觉到了恐惧。

也许这一仗并不好打。那些明人虽然都是步兵,可能他们并不像土默特诸台吉吹嘘的那么脆弱。

他随即又愤怒了起来,这些汉人简直是把他的脸面按在地上摩擦,这让他无法忍耐。

“停车,来人,把阿鲁不花的头,用银子镶了。我要让他看到我怎么杀死那些明狗。”

CC读书推荐阅读: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三国:乱世第一枭雄医妃惊世三国:开局被曹操封护国瑞兽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回到明末做枭雄主宰江山在异界开医院没有那么难吧十月战败,看我李景隆逆风翻盘美漫丧钟超神特种兵王大纨绔中兴之主水浒:从霸占林娘子开始当老大红楼之挽天倾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通古今:带国家队下场营救大将军啥!那小子竟然不想继承帝位?带着仓库去三国交锋越战的血龙腾中华带着基地回大唐小生真不是书呆子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红楼大官人开天鸿蒙诀亮剑:开局战俘营,我带和尚打鬼子全家殉国变痴傻,清醒后我权倾朝野!医妃惊世(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红楼:开局定亲秦可卿期待在异世界大唐混子点化野猪王,我在古代做最大地主谍海孤雁蝉动捡只英灵做妹妹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明骑穿越:重塑大唐如梦令:明朝三国:摊牌了,我真不是鬼才奉孝南北朝:季汉钢铁王朝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佛缘盛世耀明章兴唐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
CC读书搜藏榜: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水浒汉窝囊废因为他们缺个好哥哥超神全能兵王回到三国做强者贞观造盛世东晋:从谢道韫咏絮开始无敌赘婿:只想咸鱼的我被迫营业逍遥世子爷猛卒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李炎道魂最强特种兵之龙王小军阀神话三国:我的词条无限提升驻马太行侧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三国:我是曹操外孙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虚构三国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帝国之鹰大唐:爱卿,您就出山吧!乱世边城一小兵烽火之烈焰兵锋新书开局盘点十大武将大明万户侯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汉末新玄德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白泽府除妖记大秦从抽卡系统开始白衣钟离传半缘修道半缘君(GL)最强狼兵血脉撒满世界倾世桃花之凤凰劫【完结】萌宝:咱家狐仙是情兽我都快成仙了,你说让我当太子?重生之大鄫皇子重生水浒我是西门庆穿越之农家医媳明末最强走私犯无限电影世界掠夺隋唐:开局杀隋文帝祭天东铎王朝女尊之倾城王女乱天下三国之太史子义萌后不乖,帝要掀桌
CC读书最新小说:带着武库回明末爱情江山朕都要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大禹逍遥王爷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红楼之阅尽十二钗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拆现代快递玩转古代人生奋斗在嘉靖年间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开局夺嫡:从捡了个母老虎老婆开始乱世饥荒:开局发媳妇,打猎喂饱姐妹花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让你当赘婿,谁让你统治朝堂了?隋烽一品狂士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十国风华老爹入赘王府,郡主姐姐宠我如命穿越北荒,我靠打猎养活娇妻美妾堪破三千世相娘化三国双穿门:开局创飞刘备魂穿历代老祖宗,我打造了传奇世家!纨绔世子,以谋夺天下乱世郎中,开局领对千金小姐当媳妇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千古一帝,从九个老婆开始人在古代,开局送我七个老婆眼睛一闭一睁,继承七个杀手女仆和亲皇子: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特战队长穿越抗战之风云再起凤凰交错,逆命妖妃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大秦:开局暴揍胡亥,攮死赵高互穿才知道有人图谋我武松的嫂嫂汉水东流我,最牛毒士,群臣骂我太无耻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庶民崛起俄罗斯风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