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三则
形意拳术之道,练之极易,亦极难。易者,是拳术之形式至易至简而不繁乱。其拳术之始终,动作运用,皆人之所不虑而知,不学而能者也。周身动作运用,亦皆年常之理。惟人之未学时,手足动作运用无有规矩而不能整齐,所教授者,不过将人之不虑而知、不学而能、平常所运用之形式入于规矩之中,四肢动作而不散乱者也。果练之有恒而不间断可以至于至善矣。若到至善处,诸形之运用,无不合道矣。以他人观之,有一动一静,一言一默之运用,奥妙不测之神气。然而自己并不知其善于拳术也。因动作运用皆是平常之道理,无强人之所难,所以拳术练之极易也。中庸云:“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难者,是练者厌其拳之形式简单而不良于观,以致半途而废者有之,或是练者恶其道理平常而无有奇妙之法则,自己专好刚劲之气,身外又务奇异之形,故终身练之而不能得着形意拳术中和之道也。因此好高务远,看理偏僻,所以拳术之道理,得之甚难。中庸云:“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即此意义也。
(介绍)形意拳术之道,练之极易,亦极难。易者,是拳术之形式至易至简而不繁乱,仅仅用外三合打五行拳就能够习练出形意拳所有功夫。其拳术之始终,动作运用,皆人之所不虑而知,不学而能者也。周身动作运用,亦皆普通日常之理。惟人之未学时,手足动作运用无有规矩而不能整齐,所教授者,不过将人之不虑而知、不学而能、平常所运用之形式入于外三合的规矩之中,让四肢动作而不散乱者也。如果练之有恒而不间断则可以至于至善矣。若到至善处,拳的诸形之运用,无不合乎先天之道矣。从他人的观察来看,有一动一静,一言一默之运用,奥妙不测之神气。然而观察者并不知其善于拳术也。因动作运用皆是平常之道理,无强人之所难,所以拳术练之极易也。中庸云:“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难者,是练者厌其拳之形式简单还不好看,以致半途而废者有之,或是练者恶其道理平常而无有奇妙之法则,自己专好刚劲之气,又喜欢奇异之形,故终身练之而不能得着形意拳术中和之道也。因此好高务远,看理偏僻,所以拳术之道理,得之甚难。中庸云:“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即此意义也。道不远人而人自远之,就是说普通人认为道的平常,所以远离道,殊不知最平常的才是真正的道,道就孕育在平常之中。
练内家拳,只有先明白其道理,才能够坚定信心、坚持不懈地习练下去。这也是本书之目的,让大家先明白内家拳的道理。
(原文)四则
形意拳术之道无他,神气二者而已。丹道始终全仗呼吸。起初大小周天,以及还虚之功者,皆是呼吸之变化耳。拳术之道亦然,惟有锻炼形体与筋骨之功。丹道是静中求动、动极而复静也;拳术是动中求静,静桓而复动也。其初练之似异,以至还虚则同。形意拳经云:“固灵根而动心者,敌将也;养灵根而静心者,修道也”。所以形意拳之道,即丹道之学也。丹道有三易: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拳术亦有三易:易骨、易筋、洗髓。三易即拳中明劲、暗劲、化劲也。练至“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亦与丹道练虚合道相合也。丹道有最初还虚之功,以至虚极静笃之时,下元真阳发动,即速回光返照。凝神入气穴,息息归根。神气未交之时,存神用息,绵绵若存,意兹在兹,此武火之谓也。至神气已交,又当忘息,以致采取归炉、封固停息、沐浴起火、进退升降归根。俟动而复炼,炼至不动,为限数足满止火,谓之坎离交妒。此为小周天。以至大周天之功夫,无非自无而生有,由微而至着,由小而至大,由虚而积累,皆呼吸火候之变化。文武刚柔,随时消息,此皆是顺中用逆,逆中行顺,用其无过不及、中和之道也。此不过略言丹道之概耳。丹道与拳术并行不悖,故形意拳术,非粗率之武艺。余恐后来练形意拳术之人,只用其后天血气之力,不知有先天真阳之气,故发明形意拳术之道,只此神气二者而已。故此先言丹道之大概,后再论拳术之详情。
(介绍)形意拳术之道无他,神气二者而已。神即意也,气即呼吸之气,本质上是由呼吸之气调出的息,心力也。
丹道始终全仗呼吸,以呼吸之气调息,引带出心力后,心力与呼吸之气合一。起初气运行于大小周天,以及还虚之功者,皆是呼吸之变化耳。
拳术之道亦然,惟有锻炼形体之外三合与筋骨之易骨易筋之功。丹道是静中求动、动极而复静也;拳术是动中求静,静桓而复动也。丹道与拳术初练时有不同,但习练到还虚以后则相同。内家拳习练到炼神还虚的阶段,已经没有外形动作,无形无式,周身能量蓄发和运行全靠内里的心肾交合,所以与丹道无异。形意拳经云:“固灵根而动心者,敌将也;养灵根而静心者,修道也”。所以形意拳之道,即丹道之学也。
丹道有三易: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拳术亦有三易:易骨、易筋、洗髓。三易即拳中明劲、暗劲、化劲也。练至“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亦与丹道练虚合道相合也。丹道有最初还虚(心肾交合)之功,以至虚极静笃之时,下元真阳(肾力)发动,即速回光返照(心肾交合的能量在周天运行),凝神入气穴(经络),息息归根(心肾交合、呼吸以踵)。神气未交(心肾未交合)之时,存神用息(使用心力),绵绵若存,意兹在兹(以意引气),此武火之谓也。至神气已交(心肾交合),又当忘息(心肾时刻交合),以致采取归炉(心空空洞洞以养其根)、封固停息(心力不动)、沐浴起火(四肢百骸阳脉的纯阳之功)、进退升降归根(心力不动,心肾一直处于交合)。俟动而复炼,炼至不动,为限数足满止火,谓之坎离交妒,此为小周天。以至大周天之功夫,无非自无而生有,由微而至着,由小而至大,由虚而积累,皆呼吸火候之变化。文武刚柔,随时消息,此皆是顺中用逆,逆中行顺(心力下行为顺,肾力上行为逆),用其无过不及、中和之道也(水火相济)。此不过略言丹道之概耳。丹道与拳术并行不悖,故形意拳术,非粗率之武艺。余恐后来练形意拳术之人,只用其后天血气之力(用肌肉紧张收缩发力打拳,用蹬腿、扭胯、扣肩打拳),不知有先天真阳之气,故发明形意拳术之道,只此神气二者而已。故此先言丹道之大概,后再论拳术之详情。
以至大周天之功夫,无非自无而生有,由微而至着,由小而至大,由虚而积累,皆呼吸火候之变化。这句话指习练心力,从由呼吸调息开始,自无而生有,由微而至着,由小而至大,再到最后由虚而积累,此时心力强大,周身经络通畅,心力在经络中自由运行,心肾自动交合而形成一种能量蓄发状态,即还虚,不思而得不显而彰,无形中而生。
郭云深先生拳论中多次提到“拳无拳,意无意,有意无意是真意”这句话,大家一定要深刻理解。拳为形,练到化劲的无形无式即为“拳无拳”;意为周身内外三节(内里心肝脾肺肾的内三节以及周身外三节)折叠拧裹压缩旋转之意,习练到高层次而将意练成为身体的一部分而成神,也不向外显现,此为“意无意,有意无意是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