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近日设施,规模,究竟会大到什么程度,旧时代的科学家、乃至民众,都有过一些相当激进的设想,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
应该说还是“戴森球”。
一个文明,为完全、彻底利用恒星的资源,起初,应该会像今天的盖亚净土那样,在单位面积辐射更强的近恒星轨道,建立初始设施,在那之后,一步步将其扩建,形成环带,再到纵横交错的多环带,
最后则是一个彻底将恒星封闭在内的球体,这就是所谓的“戴森球”。
设想,天马行空,摹想起来的确很宏伟,不过,以人类今天掌握的科技,单太阳系内的物质资源,就并不支持这样一个堪称疯狂的计划。
设想盖亚净土,要建造一个完全封闭太阳的“球壳”,显而易见的是,这“球壳”并无法任意缩小,否则无法承受强烈的太阳辐射,而即便将其半径定为五百万公里,壳内承受的阳光辐射功率,也将高达每平方米一兆瓦。
这样的“球壳”,要想保持起码的稳定形态,壁厚十公里,已经是一个很夸张的数字。
但就算是这样薄,计算下来,构成“球壳”的物质体积也超过3,140,000,000,000,000立方公里,
这超过了盖亚体积的三千倍。
三千倍,一旦意识到这数字,方然马上就意识到“这根本无法实现”。
毕竟,以盖亚的体积和密度,在太阳系八大行星里并不垫底,排名第一的木星体积也不过才大上一千三百倍左右,质量更只大出三百多倍。
换言之,要建造这样的一个“戴森球”,人类即便穷竭太阳系所有行星、甚至再加上矮行星的质量,都没办法完成,何况不论木星、土星还是其他星体,显然并非每一点成分都能用作“球壳”的材料。
理性的分析,用在科幻场景中,当然并不是一种适当的行为,毕竟倘若有文明会发达到建造“戴森球”,必然会有先进科技作为支撑。
材料强度、耐温等特性,或许会取得突破,让球壳厚度降低到一公里、甚至更薄。
再考虑到发达的文明,譬如,未来的盖亚净土,掌控的能量、技术,允许在更大范围内充分调度太阳系的现有物质资料,
那么,建造“戴森球”并非绝对的不可能。
但是另一方面,对今天的盖亚净土而言,“戴森球”就太遥远,
且分明也没有尝试的必要。
要说明这一点,显然,阿达民有必要梳理思路,厘清人类文明的发展脉络。
说白了,就是要思考、并回答这样一个问题:
在没有其他掣肘时,人类,究竟需要怎样的生产力与物质水平。
人类,世世代代生活在盖亚表面,哪怕发展出了文明,直到旧时代覆灭的最后一刻,却似乎始终未能摆脱“生产力”与“物质资料”匮乏的困扰。
这种困扰,并不仅仅是每一个平凡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物质匮乏、条件不便,站在人类全体的立场上,不论什么时候,总归会感觉到“实力不济”,面对天灾人祸时,是如此,面对社会矛盾时,
似乎也仍然是如此。
人类,直到旧时代覆灭前夕,面对大自然,绝大多数情况下仍是弱势的一方。
各种大规模自然灾害,从火山爆发、到热带气旋,大自然的巨力令人类甘拜下风,望尘莫及,除逃避外几乎没有其他任何选择。
在冷战时代,人类曾一度为掌握核能而飘飘然,甚至用核弹来开挖水库、开掘运河,甚至认为自己以切实掌控了整个盖亚,更有人异想天开,问“是否可以用核弹驱散台风”,然后才惊愕的发现,哪怕一个中心风力十二级的弱小气旋,
其蕴含的能量,都相当于人类全部核武库当量的成千上万倍。
假如,仅仅是假如,人类丧心病狂的将全部核弹,在一热带气旋内引爆,充其量也只能对其造成一定程度的扰动,即便改变其路径、行为,
后果也完全不可控,并没有任何工程实践上的价值,而完全是在发疯。
当然,以人类的智慧,即便一时还无法在蛮力上胜过大自然,也可以想些别的办法。
相比之下,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匮乏感、无力感,则十分复杂,并无法用简单粗暴的“有”或者“没有”来下定论。
旧时代的人类社会,生产力,究竟是否足够发达,
这是一个仁者见仁的问题。
单纯观察人类社会的运转,以及,其中每一个体的诉求,很容易得出“生产力永远短缺”的结论,毕竟现实就摆在那里。
多少年来,不论社会如何变迁,生产力水平如何进步,人类中的大多数、乃至于绝大多数,仍然必须为每一天的面包而劳作,为住房、汽车、子女,为教育、养老、医疗而忙碌不休,否则,顷刻便会陷入困顿。
暂时撇开社会体制的因素,应该看到,即便存在某一外力,让彼时的人类世界,践行共生主义,也并无法完全解决这一问题。
人的需求,在诸如呼吸、饮水与进食这些方面,是有天然的上限。
毕竟,就算再富裕的人,每天需要的洁净饮水也不过一加仑上下,喝再多则会吐。
但,也有诸如医疗、养老与享受这些方面,需索似乎天生便是无穷无尽,任凭投入再多的资源,也没办法完全加以满足。
这一特质,同样无关乎社会体制,而取决于客观规律。
譬如“医疗”,一个人从生到老,血肉之躯难免会生病,年华老去,身体老朽,疾病与衰老等因素更会频繁出现,且越来越严重。
面对这种残酷的现实,人类的医疗手段,不论如何发达,最终结局,
则必然如跳高运动员那样,迎来彻底的失败。
一次成功的治疗,对接受者,意味着生命的(暂时)延续,这似乎必然是大好事;
但与此同时,也正因为这暂时的生命延续,埋下了今后更严重、更难缠之疾患、衰老状况出现的引子,
并在可预见的将来,一夕发难,消耗掉更多的医疗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