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日的夜晚,春节即将要到来的前夕,江城却处于一种紧张的气氛之中,虽然他本人并不紧张。这个春节和往年不太一样,大概是他十九年来唯一没有在华夏度过的一次吧。
翘首以盼的众多科研者终于是等到了全球会议的召开,会议的主角江城在晚上七点抵达天文总院,经过短暂的休整之后,大家被告知八点正式开始。
这次总体的规格很高,但不能简单的以规格来判断,按照科研界约定俗成的规则,G10无疑是最大的盛事,可以参加的高层领导来判别,全球天文研究会那可厉害太多了,毕竟是商讨有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级别的事件。
两个核心主题--探测器、类脑计划。
江城从休闲装换上了正式的服装,从顾清婉的手里接过来那份文件,走出门,在宽阔的走廊中缓步前行,没人知道这一刻,作为科研领袖的江城脑海里在想些什么。
也许他在想用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那些大国的高层。
又或者他什么也没想,在看眼前的路。
外面是深夜,走到哪里都是一样的天空,今天更清朗一些,夜间没有那么多的云,繁星点缀着天空,整个天文院会议楼灯火通明。
耀眼如白昼。
在这样的灯光之下,全球会议开始了。
来来往往共同步入这层楼的人,他们在科研界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名气,没点成就也受不到官方的邀请。除了科研者以外,剩下的都是一些“高层人士”了,不用说也都了然。
可以这样说,如果一架飞机试图在此刻以自毁的方式冲进天文研究院的十四层楼,那么世界格局将会在几秒钟之内乱套,这就是今天这个场合的含金量。
江城作为压轴人物,自然不可能最先出场,研究院官方早在前几天就把场地安排妥当,现在只需要解决一些细节性的问题。此次会议的结构是环形,中间留出一个大展台,展台上方是吊柱,四个巨大的屏幕镶嵌在吊柱上,方便进行视频的演绎。
环形阶梯会议室有不同的国度分区,再往后的外围位置,就是不以国度为单位来旁听的科研者,江城自然隶属华夏分区,由于这次会议仓促,钟老和陈老都不能脱身,再加上他完全可以独当一面了。
所以,华夏出面的最高领袖,就是江城,他的随行人员是顾清婉还有一同在西北进行过研究的李鲤、万兴言几人,都和类脑计划有关系,官方人员自然不必详谈。
漂亮国这边的代表自然是布施教授,天文领域的大佬,还有负责探测器的戈林小组成员,遗憾的是艾锦程没有来参加,据说他的病又犯了。
当所有科研者和各个专区的人都进入了会议室,坐到指定的位置,江城在万众瞩目之中登场,所有人的视线一下子汇集在门口处。
和里面的气氛截然相反又极其明显的是江城这伙人,非常年轻!
他们平均年龄大概在二十几岁左右,将后起之秀四个字诠释的淋漓尽致,再看其他分区的科研者们,五十岁起步。其实岁月的沉淀确实很能证明一个研究者的水平,就像去医院看到地中海主治医生就会莫名的安心。
华夏分区很年轻,这对于其他人来说是个很不好的信号,年轻就意味着他们老一代的科研者已经有了继承人,也代表了现在华夏的科研生态是健康的,如雨后春笋一样的。
放在平时肯定会有很多人预感不妙,但如此危急关头,这个念头也就一闪而逝了。
江城落座,平静的望向前方,在他桌上摆着的是姓名牌,他的名字,已然成为了华夏科研的代号,这未尝不是一种荣光。
看到全部到场,天文院官方第一时间宣布了会议的开始,在这种肃穆的氛围之中,有人要把整个事件的背景以及里面的秘密都和盘托出,详细的介绍一下。
这个人当然是从h-012卫星失联到探测器进入死亡维度开始就全程参与的戈林。
其实他曾经也在国际上崭露头角,是个不折不扣的天才,因为性格原因最后泯然于众人,现在又颇让人唏嘘的再度回归担当大任。
很多时候,大家会发现,人的所作所为,在时间长河里是微不足道的,与其说我们在推动着历史的发展,倒不如说历史也在推动人。好像国与国的命运总是惊人般的相似,一直在重蹈覆辙;好像我们总是在打破宁静,寻求变革;好像文明一直在湮灭,之后获取新生。
大到星系宇宙,小到社会里的人,皆是如此。
一切的终焉,似乎只是因为我们总在追求更好的,所以一直在作茧自缚又破茧重生,应该是这样的吧······
戈林把视频文件准备好,深吸了一口气,用流利的语言开始介绍事件的整个经过,在所不知道的时间线中,在并存的事件点中,他的视角所阐述的,大概是这样的:
h-012卫星某天突然失联,在黑塔中值班负责二组观测卫星的两个年轻人见证了这一切,之后戈林进入了房间。
他们无法确定发生了什么事故,以为是地面出了问题,申报给了领导。
小会议召开,漂亮国非常重视这次事件,布施教授开始计划,点名让戈林担任组长。
制定计划,探测器研究,o1o2全部失联,之后飞翔袋鼠,樱花号,影子号全部失联,世界震动。
由此得出了并非太空垃圾撞击的定论,现在要做的是被捂住了眼睛的我们,如何判断在地球的赤道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戈林用平静的语气讲述了这惊悚的一切,接下来说到整个事件最重要的地方!
他的目光看向江城。
这是戈林第一次在公开场合亲眼看见华夏的科研领袖,之前他只在资讯网站上看到过江城的照片,当时他的感觉是:真年轻啊。
现在他的感受比之前还要强烈,江城的年纪对于他来说,应该用惊艳两个字来形容。
自己和他一样的年纪时候在干什么呢?好像在斯坦福大学参加学校里的小型科研会,还是个到处跟女孩子显摆自己研究成果的混小子。
戈林盯了一眼江城的脸颊,两人对视了一下。
江城同样看到了这个来自匹斯堡俄亥俄河流旁边黑塔的四十岁中年男人,对方的眼睛是蓝色的,身上带着一种寡淡的不求名利的随性气质。
戈林的声音响彻全场,虽然不大,但清晰的传到每个人的耳朵里。
“在各国卫星失联这些日子里,我们从没有放弃过寻找破局的方法,可很遗憾······”
“想要实现对赤道上情况的观测,唯有江教授的类脑配合探测器,方能做到,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