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张仪初到秦国时,公孙衍担任大良造。公孙衍是魏国阴晋人(今陕西华阴县东),人称犀首。大改革家商鞅曾经担任大良造,秦惠王让公孙衍担任,可见对公孙衍十分倚重。

但是公孙衍主张合纵,而张仪宣扬连横,他们在政治上存在不同见解。张仪入秦后,他的学说获得了秦王的认可,公孙衍则遭到排斥。

被排斥的公孙衍十分痛恨张仪,开始找机会报复他。

其实张仪的一生是孤独的,他除了身边的几个随从外,没有真正的知交,每次做事都是孤军奋战,而他的政敌们却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甚至不惜利用合纵策略,只求排挤他。

世上英雄惺惺相惜,那样的感情很珍贵。但是,如果没有英雄般豁达,两个人在同一个舞台上相逢,等待他们的只有战斗。陈轸与张仪同朝为官,都为秦国的利益奔波,可是他们的关系却不好,互不相容。如果他俩是文人,就有些文人相轻的意味。

然而,他俩只能算是半个文人,真正身份是同行,他们相斗就是同行相轻。张仪使公孙衍赋闲在家喝闷酒,又倾轧陈轸,可见他们之间的政治斗争很激烈。

初入官场的张仪,凭着年轻人的激情,想打拼一片自己的天地。但是要开创新天地,只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做事,一种是排除阻碍自己做事的人。

商鞅的改革破坏了现存秩序,老臣自然反对商鞅。老臣维护现存秩序的目的就是维护自身的利益。作为新人,张仪明目张胆地抢老臣的饭碗,老臣自然不能容忍。因此,张仪整治老臣,老臣也要反过来整治张仪。

张仪对他人的攻击也是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

入秦后,张仪发现陈轸的才干不比自己差,担心时日一久,秦王会冷落他而偏爱陈轸,于是他就找机会在秦王面前进谗言。

有一天,张仪对秦惠王说道:“您时常让陈轸在秦国和楚国之间往来,现今,秦楚关系已今非昔比,楚对秦已不如以前友好,但对陈轸却一如既往的好。可见陈轸的所作所为并不是诚心为秦国谋利益,而是为他自己。我听说陈轸已经将秦国的机密泄露给楚国。作为大王的臣子,他这样做完全损害了您及秦国的利益。与此人一起共事是我所不愿的。最近我又听说,他打算去楚国。要是果真这样,大王还不如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秦王听后很是生气,接着马上将陈轸叫来。一见面,他就对着陈轸直说:“听说你想离开这儿,告诉我你准备去哪儿,我好为你准备好车马。”

陈轸听秦王问得突兀,很是莫名其妙,于是不知所措地盯着秦王。但他很快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于是镇定地回答:“我打算去楚国。”

听到陈轸的回答,秦王对张仪的话更加深信不疑,“这么说来,张仪的话是真的”

陈轸立刻明白原来是张仪在背后进了谗言,他不慌不忙地解释说:“此事不仅张仪知道,过路者人人知道。我正是忠于您,楚王才要我做他的臣子。”

“那你也不应该将秦国的机密告诉楚国啊”

陈轸接着对秦王说:“我之所以这样做,正是为了迎合张仪之计,以证明我并非楚国的同党呀。”秦王听得很糊涂。

陈轸接着说:“我听说,有个楚国人有两个妾,一个年纪大些,一个年轻些。一天,一个人去勾引那个年纪大一些的妾,结果遭到一顿大骂。不甘心的他又去勾引那个年轻的妾,结果得逞。那个楚国人死后,好事者就问那个勾引者:‘如果从那两个妾中选一个做妻子,你会选哪一个呢’他回答说:‘当然是那个年纪大些的。’好事者不解地问道:‘年纪大的骂你,年纪轻的喜欢你,你为何要娶一个曾经骂你的人’他说:‘当时我当然希望她答应我。但处在她那个位置,她骂我说明她忠于丈夫。我当然也希望我娶到的妻子对勾引她的人破口大骂,对我忠贞不二。’大王,您仔细想想,身为秦国臣子的我如果常把本国的机密泄露给他国,楚国真的会信任和重用我吗我会不会去楚国,大王您该想清楚了吧”

秦惠王听陈轸说后,消除了疑虑,更加信任他。

即使所有人都说姜还是老的辣,张仪仍然不同意,因为他不怕陈轸。张仪拜的是名师,他受过地狱般的磨炼,办事果断坚决,总的来看,张仪确实略胜陈轸一筹。两人较上劲儿一年多后,秦惠王封张仪为相。

劳累大半生,陈轸一无所获,好处全被张仪享受了。心怀愤恨的陈轸决定联合公孙衍,与张仪大斗一场。

张仪在秦国掌权后,公孙衍自知不是张仪的对手,所以退而求其次,请求出使魏国。

这些年公孙衍的日子并不好过。他在魏国仍旧被冷落,整天窝在家喝闷酒。由于仕途失意,公孙衍闭门谢客,连陈轸都不见。陈轸命人告诉公孙衍,说他有要事,如果公孙衍不见他,他不会等到第二天。

英雄虽然老了,宝刀还是锋利的。公孙衍曾与陈轸共事,他知道陈轸精明能干。一听陈轸说有要事,公孙衍立刻接见他。陈轸看见公孙衍的身边堆着无数酒坛,想到是张仪将公孙衍害成这个样子,十分伤心。

为了激发公孙衍的雄心,陈轸明明知道其中原因,却故意问公孙衍为什么在家喝闷酒。面对陈轸的询问,公孙衍有冤无处诉,他只能推说因为无事可做。

公孙衍怒气勃勃,很合陈轸的心意。陈轸保证只要公孙衍按他的计策行事,公孙衍能立刻腾飞,身居高位。

在楚国的这些年,陈轸探听到不少楚国的机密,其中一件就是合纵。陈轸告诉公孙衍,魏相田需约集各国合纵共同抗击秦国,可惜楚国犹豫不决,致使大事不成。

如果公孙衍肯出力促使各国合纵,张仪必然被秦惠王责备。张仪失宠,公孙衍不但可以身居高位,还能报仇。

赋闲在家的公孙衍正愁没事干,陈轸为他指出一条明路,公孙衍欣然接受。

获得陈轸的计策后,公孙衍开始全力以赴地执行。公孙衍告诉魏王说他与燕国和赵国的国君交好。这两位国君见他没事干,曾多次派人接他去玩,所以希望魏王能够派他出使燕、赵两国。

魏王心想既然魏相田需游说楚国那么长的时间,只是空自浪费时间、人力和金钱,并没有谈成合纵之事,为什么不让公孙衍尝试一下。说不定凭借公孙衍与燕国和赵国国君的关系,无心插柳真能柳成荫。

没想到更好办法的魏王只能死马当成活马医。他派公孙衍出使燕、赵,借此机会增进与几国的感情。被秦国打怕了的魏国,最希望实现合纵,联合其他国家的力量,共同抵御秦国。

魏国此刻的局势,早被孟子无心地预言说中了。孟子曾经说,如果国君只求对国家有利的事,大夫也只会寻求对自己有利的事,那么百姓也只会寻求对自己有利的事。

现在的魏国就是这样的,国君只求保全国家,大夫只顾自己的利益,百姓只盯住自己的油米柴盐。

人心不齐致使魏国陷入四分五裂的困境。公孙衍向魏王要了30辆马车招摇过市,最后他又大张旗鼓地将马车陈列在自家的院子里。仔细想想,如果公孙衍真想为魏国谋利,他早就走了,不会再在魏国浪费时间。

那时的局势很紧张,各国都如绷紧的弦,听到哪个国家风吹草动,马上就有反应。燕、赵的使臣听说公孙衍将要出使自己的国家,火速通知国君,让他们做好迎接工作。

几个国家一起运动,声势浩大,消息很快传到楚国。

楚王听说公孙衍将代表魏国出使燕、赵,嫉妒之心大作。楚王说魏相田需表面和他结交,实际上魏国却另有打算,对此他十分愤怒,他决定彻底拒绝田需的合纵计划。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陈轸的计谋已经实现了。陈轸用计精明,连楚王都不知道自己中计,田需更不明白公孙衍声称要出使燕、赵,却迟迟不行的原因。

下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下雨之前的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公孙衍光打雷不下雨,目的只有一个——大造声势。

声势,用正面的政治术语讲是舆论,用反面的政治术语说就是谣言。谣言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人相信它,甚至甘愿为它而献身。

在公孙衍大造声势下,为了自己利益的齐国抓住第一时间行动,将相印交给公孙衍。历史之所以没有理性,因为人都不相信自己,而是以他人的行为为准则办事。中国有一句成语,叫做“趋之若鹜”,就用来形容这种现象。齐国当了第一只野鸭子,燕国和赵国不服气,也赶紧送相印给公孙衍。

都说“有名自然有利”,公孙衍坐在家里什么都没做,最后却身居高位,这一切恰好印证了这句话。陈轸略施一计,就让公孙衍拿到齐、燕、赵三国的相印,又被魏国重用,这一招实在是高明。

大造声势下,公孙衍重新位高权重,见多了一个外援的陈轸安心回去秦国。

魏国已经和齐、燕、赵这三个国家联盟了,可以不在乎楚国。楚国孤立无援,陈轸就可以从中获利,游说楚国依附秦国。

陈轸由楚国返回秦国这一年,正值韩、魏大战。这两个小国家虽然国力不强,但求胜心切。两国打了一年多,互有死伤,但为了决出最终的胜负,两国继续再战。

都说合纵难是因为人心诡诈,各国都只为自己存活,韩、魏交战的例子就很明显。韩、魏大战,互相削弱对方,秦国窥伺间隙,必然趁火打劫。然而,朝臣意见不统一,有的提议出兵,有的不同意。秦惠王委决不下,陈轸恰好回到秦国。

如果是往常,秦惠王会咨询陈轸的意见,现在却有些犹豫,因为他不知道陈轸的心向着谁。

俗语言,长久不见感情必疏,秦惠王也是这么想。秦惠王召见陈轸,脱口就问陈轸:“你在楚国待了那么久,想念过秦国吗”(《史记张仪列传》)秦惠王的言外之意是,你陈轸还是秦国的臣子吗

最大的怀疑莫过于秦惠王这句话,最大的试探也莫过于这句话。这句话很灵活,秦惠王为自己留了退路。秦惠王用一句很棘手的话试探,陈轸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一个小小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越人庄舄。

故事是这样的,庄舄是越国一个地位卑微的人,却很有能力,他辅助楚国做官做到执珪的爵位。庄舄生病了,楚王想知道他是否想念家乡。中谢说,大凡思念家乡的人,如果生病了,他一定会操家乡的口音。只要派人前往探听,看庄舄说话是什么口音就行了。借这个小故事,陈轸想说他操秦国的口音,对秦国忠心不二。

唐人贺知章说:“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陈轸已经说了一个故事,乡音变没变,秦惠王自然知道。

排除疑虑的秦惠王于是向陈轸咨询韩、魏的战事,陈轸接着又说了一个卞庄子刺虎的故事。

有两只大老虎,一大一小,正在吃一头牛。卞庄子看到后,操起大刀要杀老虎。旅馆里一个小子阻止卞庄子说:两只老虎正在吃牛,吃出滋味后,为了独占牛肉,一定会争斗。两只老虎打架,十分残忍,凶的会被打伤,弱的会被打死。等到它们一死一伤的时候,你抓住时机,很容易就能刺死受伤的老虎。两只老虎都死了,外人不知道其中的过程,一定会夸赞你,说你杀死两只老虎。

老虎是假的,老虎所代表的象征意义才是真的。秦惠王问国家大事,陈轸所指的这两只老虎,一只代表韩国,另一只代表魏国。陈轸以两只老虎的争斗影射韩、魏之战,借此告诉秦惠王应该等韩、魏两败俱伤,甚至一死一伤时才插手干预,此时的利益才最大。

诸侯国自相残杀,秦国正需要这样的“好事”。凡是敌人的坏事,对秦国来说就是好事。秦惠王欣然采纳了陈轸的建议,静静地看着两只老虎相斗,他也因此而厚遇陈轸。

CC读书推荐阅读:工厂通古今,开局女帝抢我拼好饭全能后勤兵镇国小公爷叶尘:重生在赘婿逆袭之路寒门帝路:从采花大盗开始谍海孤雁三国:摊牌了,我真不是鬼才奉孝亮剑:李云龙拿我的无人机打鬼子大明之五好青年李辰安钟离若水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镜子通古今,我靠亿万物资养扶苏灭宋新妖孽兵王护国公学霸养成小甜妻交锋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爆强宠妃:野火娘子不准逃春回大明朝全职穿越者【完结】废柴夫君很禽兽:强吻午夜情人工业帝国志药罐贵妃娇又作,病娇暴君乖乖认怂新婚夜,大佬调戏娇妻上瘾了大清之祸害大明:超神永乐时代皇帝互换开局:阿斗开局半壁江山抗战之铁血兵锋影视剧中的王牌特工大明官南宋第一密探从士兵突击开始的影视剧特种兵诸葛会物理孟德挡不住皇族贵妻水浒西门庆江山争雄穿越之农家小憨娃大志向大唐贞观第一纨绔开局一座玉门关恶姐当家:只要脸皮厚顿顿都吃肉改革大唐重生西班牙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豆一与媚灵军古穿今之娘娘不好惹从放牛娃开始的古代生活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红楼大官人三国处处开外挂
CC读书搜藏榜: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水浒汉窝囊废因为他们缺个好哥哥超神全能兵王回到三国做强者贞观造盛世东晋:从谢道韫咏絮开始无敌赘婿:只想咸鱼的我被迫营业逍遥世子爷猛卒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李炎道魂最强特种兵之龙王小军阀神话三国:我的词条无限提升驻马太行侧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三国:我是曹操外孙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虚构三国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帝国之鹰大唐:爱卿,您就出山吧!乱世边城一小兵烽火之烈焰兵锋新书开局盘点十大武将大明万户侯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汉末新玄德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白泽府除妖记大秦从抽卡系统开始白衣钟离传半缘修道半缘君(GL)最强狼兵血脉撒满世界倾世桃花之凤凰劫【完结】萌宝:咱家狐仙是情兽我都快成仙了,你说让我当太子?重生之大鄫皇子重生水浒我是西门庆穿越之农家医媳明末最强走私犯无限电影世界掠夺隋唐:开局杀隋文帝祭天东铎王朝女尊之倾城王女乱天下三国之太史子义萌后不乖,帝要掀桌塞音老仙闹大明
CC读书最新小说: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戏说嬴政凯旋回朝背叛我,我转头迎娶公主穿越梁山成霸业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宋终:一拳镇关西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秦始皇锦绣商途:权色逆袭之风华再世我的女皇老婆我这等人,也能称帝古今名人记一统大宋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清末:拥有具现系统争霸全世界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探索未知:科学与神秘的交界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情牵盛世恋歌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史记白话文版秦朝历险记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朝皇帝往事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