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作为盟主,是酸枣会盟时,遥推出来的,人都没来现场。这足以显示袁绍的厉害之处,我人虽不在,但江湖传颂着我的盛名,简单说就是袁绍早已声名远扬。
然而,仔细分析一下袁绍在这一时间段的表现,也能说明一个问题:袁绍作为一个世家公子哥,认清不了形势,也不知道自己要在当时做什么,说白了也不是个独挑大梁的主儿。董卓稍微给了好处,封他一个拨号太守的官,他就服服帖帖地远走天涯海角,远离中原腹地,去海边当官了。接着大家一顿忙活铺垫,终于把这个反董之势造起来。他才终于明白了自己要干点啥,连忙跟在后面起兵。
可就是这样一位不堪重任的家伙儿,优势也很明显。他善于交际,或者说因为四世三公的袁氏家族背景,与朝廷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有往来。很多地方要员,可能以前都是他们袁家出来的门生故吏。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冀州刺史韩馥,虽然名义上是冀州渤海郡太守袁绍的上司。然而因为原来是袁氏的门生,韩馥很多时候对袁绍抱有敬意。
所以,这次会盟他没有托大,支持袁绍当盟主。并且,之后韩馥对袁绍,由敬生怕,继而一直想限制袁绍的发展。终于,被袁绍用计,拉公孙瓒做幌子,将他赶出了冀州。韩馥逃到陈留张邈那,依旧惊魂未定。当得知袁绍前来陈留,找张邈密谋的时候,还以为是要商量杀自己,于是就躲在厕所里自杀了。
可以想象东汉末年,世家大族阶层是多么可怕的存在,它是中国特色的贵族阶层。它的存在,让当时候形成了一个非常怪的现象,那就是即便你官职再大,如果你不是我们贵族圈的,我同样可以骑在你头上骂你。即便我实力再小,只要我振臂一呼,江湖的兄弟们都会一呼百应,群起相随。袁绍从这一个维度来说,与《水浒传》里的宋江类似。
袁绍的能力,更多的体现在人脉资源上,对于自己经营起来的声望,看得很重,也天然的比别人有优越感。他是这方面的既得利益者,因此也不会像出生寒族阶层的曹操一样,能够做到任人唯贤,唯才是举。随着自己地位的提升,对于刘关张这类的平民小子,是打心眼里瞧不起的。只不过他的鄙夷之情还有所保留,不像他的同父异母的弟弟袁术表现得明显。
袁绍作为盟主,是非常失败的。对内他无法处理好各诸侯的利益,造成相互攻伐的事时有发生。整日高歌聚会,不思进取的消极派,也得不到动员和扼制。对外战事,也无法知人善任,抓住战机,造成战绩不佳,士气低落。渐渐地袁绍自己也早已没有当初的斗志,仿佛认清现实一般,借盟主之名,行龌龊之事,暗地里欺负盟友们,趁机扩充势力。身为盟主不以身作则,联盟的解散也就分分钟的事。
其实正史中有记载的在酸枣会盟的只有刘岱、张邈、张超、桥瑁、袁遗、鲍信等六位诸侯,并都将部队驻扎在酸枣。曹操只能算张邈的手下。此外,袁绍、王匡驻河内,韩馥驻邺城,孔伷驻颍川,袁术驻南阳。总共加起来提到了十一位诸侯。
其他几位,如公孙瓒、马腾、张杨根本没有参加讨董联盟活动中。陶谦、孔融因为忙于各自的黄巾军叛乱,错过了这次表现机会。但后来朱儁领导的第二次讨董联盟活动中,徐州刺史陶谦派了精兵三千助战。可惜这次联盟作战,还是败给了董卓的西凉铁骑。
再后来朱儁第三次讨伐董卓余部李傕、郭汜的时候,得到了孔融和陶谦的鼎力支持,公推朱儁为盟主,勠力讨贼。可惜李傕听贾诩的建议,派人用天子诏书将朱儁招入朝当官。朱儁过于愚忠,最终答应入朝。第三次联盟就此终结。
此外,孙坚在史书中,也是作为袁术的部将,出现在讨董的战场上的。那个时候,还无法自成诸侯,与其他人平起平坐。
说完了真真假假的十八路诸侯,其实史书记载里还有一些后来加入袁绍领导的反董卓联盟中的人物:
如颍川郡太守李旻,史书记载孙坚在河南尹梁县被董卓部将徐荣打败后,颍川太守李旻被生擒烹杀;
青州刺史焦和起兵西行,但青州郡内黄巾猖獗,焦和也没有来得及去会盟讨董,就在黄巾大军的袭扰中病死了;
荆州刺史王睿也是早期起兵讨董的主力,但与长沙太守孙坚不和,结果起兵的时候,被北上讨董的孙坚围困,逼得自杀了。之后,刘表单骑入荆州赴任,稳定荆州大局,这个时候也象征性地在襄阳屯兵,呼应反董卓联盟军;
最后,刘宠作为皇室后裔的身份,加入了联盟军。刘宠是汉末群雄中唯一一个以诸侯王脱颖而出的人物,而且其事迹不在当时刘备、刘虞、刘表、刘焉父子之下。陈愍王刘宠屯于陈国的阳夏县,自称辅汉大将军。可惜后来刘宠因为拒绝给袁术提供粮食,被袁术所杀,陈国也由此破败。
当时的联军也并非集结在一起,而是分别驻扎在不同的地方。当时袁绍、王匡在河内,袁术在南阳,韩馥在邺城,孔伷在颍川,张邈、刘岱、桥瑁、袁遗等人驻屯在酸枣。当时虽然这些人共同起兵讨董,但是其实都各怀鬼胎,结果在酸枣举行盟誓的时候,各路诸侯都互相推让,不肯上坛领誓。
于是共推臧洪上坛,臧洪为人雄气壮节,举孝廉出身,他本来是广陵太守张超的功曹,正是臧洪劝说张超和哥哥张邈一起起兵讨董。臧洪毫不推辞,升坛歃血盟誓,臧洪语气慷慨激扬,声情并茂、涕泪交流。盟誓首先声讨董卓的罪恶,然后说明讨董义士名单,最后正式盟誓。
盟誓:凡我同盟,齐心戮力……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这套说辞大家都不陌生,关键我们看看他们发下的毒誓“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意思是说如果违背了盟誓,不得好死,断子绝孙。这个绝对可以算得上是毒誓了,但是在各怀鬼胎的诸侯们看来,没什么大不了的,谁知最后这个誓言一一应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