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阀士族,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从东汉末年到唐朝末年的中坚力量,是皇权和普通百姓的纽带和桥梁。
在当时那种世界大环境下,是没有技术条件来维持一个以自耕农为基础的大一统帝国的。知识太昂贵,不可避免地集中到了一小部分人手中,皇帝要想挑选官吏,就只能从这个群体中选择。这个趋势到了西汉末年其实已经不可阻挡了,刘秀起家就是靠的这个群体,于是,这批人就成了此后大部分朝代的主角。
作为皇帝来说,当然不满意这个现状,所以他们就尝试用各种方法来制衡他们,比如东汉时期的宦官、西晋时期的王族等等,以维持国家的统一,但无一例外,他们都失败了。士族政治在东晋时期,达到了巅峰。
然而,到了南北朝的中后期,伴随着技术的发展,另外一个群体开始崛起了,那便是庶族地主阶层。皇权有了其他的选择,士族便开始逐渐变成了花瓶,尽管他们依然为世人所倚重。
再后来,伴随着造纸术和印刷术的普及,到了唐宋时期,士族就彻底离开了历史舞台。
作为一个群体,他们有功劳,我们民族的灿烂文明有他们的贡献。但同时,他们也有罪恶,三世纪到六世纪可以说是中国最为黑暗的时代。
他们在汉末的强大,是建立在皇权衰弱的基础上的,皇帝不是不想管,而是根本管不了。
他们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经济背景,是东汉中期以来的庄园主经济,朝廷很难直接从农民那里收税,只能通过这些人。
他们在汉末、曹魏、西晋继续走向强大,虽有几次挫折,但都不致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西晋时期的士族政治极度不成熟,和皇权互相敌视,整个阶层都处于过度膨胀状态,完全高估了占田制带来的收益,他们干脆没有对未来的预估,于是玩爆了。
西晋垮台后,经历了血与火洗礼的北方士族这才最终走向成熟,南方士族由于缺乏这种惨烈的洗牌,继续沿着西晋的畸形轨道模式走向了变态和完蛋。
士族也称为世族,是指世代做官的大家族,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士族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士族的形成却是在两汉,发展是在三国,辉煌时期就是两晋,直到唐朝实行科举制,士族才真正的没落,那么士族从何而来?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士阶层有何不同?
秦始皇统一天下前,整个天下实行的是贵族政治和分封制,周天子靠分封制这个基本国策,将整个天下分封成若干个诸侯国,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建立起“国”,诸侯王就是一国之主,诸侯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建立家,卿大夫就是一家之主,
卿大夫分封士,士就是最低一级的贵族,算是卿大夫的家臣。
春秋战国时期的贵族政治等级森严,从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四个贵族阶层构成了封建奴隶制社会的统治阶层,
作为最低等级的士阶层是没有封地的,从属并依附于卿大夫阶层,以俸禄为生,在贵族阶层中的地位也是最低的,影响力也非常有限
。
春秋战国的士阶层实行的世卿世制,所有的官职和爵位都是可以世袭的,一日为士,万世为士,只要祖先是贵族的,他的后世子孙即使什么也不做,照样还是贵族,可以继承先辈的官职和爵位,除非犯法或在政治斗争失败,会被削除官职和爵位外,极少有官职和爵位不能世袭的。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之前的贵族政治完全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封建官僚制度,由皇帝任命所有地方长官,皇帝牢牢控制着所有重要的人事任命权,中国历史开始走向中央集权制。
刘邦建立汉朝后,基本上继承了秦朝的制度,但又有所区别,刘邦在成功统一天下之后,为了安抚天下人心,对于在战争中有功劳的人进行大肆封赏,刘邦一口气分封了8个异姓王和145个列侯,异姓王大多后来被刘邦消灭了,刘邦转而分封同姓王,除了同姓王之外,
刘邦分封的145个列侯则基本上沿袭了下来,这些列侯就是士族的前身,也是士族的来源之
刘邦所分封的145个列侯爵位是可以世袭的,除非犯法或者没有男性后代,才会取消爵位,注意列侯也许有官职,也许没有,而爵位是一定有的,有官职的列侯的官职不能世袭,而爵位可以世袭,列侯作为西汉时期的特殊阶层,也可以称为功勋阶层,在西汉两百年的历史上逐渐发展成了为一个全新的阶层,就是士族。
因为刘邦所分封的列侯,在当时的社会地位较高,因此他们也有较好的条件享受教育、医疗、进入官场的资源,他们的后世子孙也多在政府当官,再加上西汉时期的家族一般即使是分家,也是关系较为亲密的家族,因此逐渐形成了一个个大家族。
这些大家族经过两百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世代为官,世袭爵位,又在地方上占据了大量的土地,因此也被称为门阀,到了西汉末年,天下大乱,刘秀在部分大家族的支持之下脱颖而出建立了东汉王朝,刘秀本人也是出自西汉皇族,刘秀的政治基础就是门阀士族,因为他们既当官,也当地方,也称为地主豪强。
经过东汉近两百年的发展,士族到了东汉末年时非常强大了,强大到可以左右地方势力,但是东汉末年的乱世之中,有兵才是王,当时的士族只有依附于军阀才能生存,三国建立后,以司马家为代表的门阀士族联合其他受曹爽排挤的士族,夺取了政治权力,最终建立了晋朝,晋朝其实就是皇族与士族共天下的朝代,也是士族的黄金期。
士族的来源就是从刘邦分封列侯开始的,所以士族的形成就是因为分封制,